浅析信息化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析信息化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毕初本于翠萍山东省昌邑市北孟一中261300

所谓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信息化教学”也颇得各科老师的青睐:多媒体常常走进课堂,问题提示,“准确”答案,会像放电影一样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殊不知,这样做使得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少,课堂中,孩子也变得越来越“内秀”,严重地束缚了孩子创新思维的发展。从这一方面看,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待于老师的悉心培养。

那么在现代信息化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转变角色,营造宽松氛围,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1.转变教师角色。传统观念认为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课堂中,教师的知识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学习时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学生便不敢问。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平等”方式进行的,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从“权威教学”转变到“共同探讨”。只有这样,学生才不致于产生畏惧的心理,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问题意识才能够得以激发和培养。

2.营造宽松环境。著名教育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时,才能获得最优的表现和发展。可见,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养探索未知的信念和品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才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一般心理学认为,学生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就愈大,也就愈能在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改造自身的知识和心理状态。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主动找米吃。”课堂教学也是这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能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并发问。

2.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师经常诱导和启发学生重组他们的经验和知识,便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杨振宁教授曾经讲过,他的老师泰勒上课奇谈怪论多,错误也不少。常常是就多种多样的问题和学生讨论,启迪学生思维,有时争得面红耳赤,常常无法做出最后结论。就是这种看似无序的不规范的教学,使学生得到了发展,获得了真传。课堂中,教师须巧妙设计问题情境,注重“存疑”,把问号装进学生的脑子里,进而让思想在学生脑袋中产生出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经常表现出疑惑、惊奇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的思维之中。

三、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转变了,教学方式转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也必须随之转变。学习不再是过去那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可以借助多种渠道去主动地去寻找问题,如网络,电视,报刊等等。虽然如此,由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都不足,又靠这些信息的传递可能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不容易提出切中知识关键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1.引导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该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主动建构。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先生就提出,最好的阅读方法是猜读法,特级教师魏书生也喜欢在课堂上教学生运用猜测、尝试的方法解决不会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自己在实践、阅读、想象中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学会学习。比如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探讨:生活中很多的建筑都选择了三角形,为什么?学生可以通过折纸这种手工实践探究发现问题。

2.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杜威认为:“知识决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它是作为探究过程的一部分,既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同时又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它始终有待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如同人们始终会遇到新的、不明确的、困难的情境一样。”可见,探究赋予学习者以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发现一个问题到解决一个问题,再到发现另外一个问题,整个学习过程在探究中获得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自然得到了培养。

3.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由于受年龄、思维水平的限制,在认知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的自我评价能力较差,但对别人的行为却比较容易发现毛病。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不要越俎代庖。如图形的认识中,只有三角形有稳定性吗?学生进行探究交流,很多学生会从质疑中捕捉到思想火花,从与同学的讨论中吸收新的思想,提出自己新的判断。有的学生认为四边形等图形不具备稳定形,如果用它建筑高楼等会倒塌,从而得出结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共同获得提高。

当然,要使学生“善问”,教师也要很“能问”,教师之“问”,要讲究方法,先易后难,循循善诱,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标签:;  ;  ;  

浅析信息化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