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与民法关系之探讨

宪法与民法关系之探讨

论文摘要

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这个概念是每一个法学学生在学习宪法课程开始的时候就学习到的。宪法如何作为一国的根本大法,在那些方面体现了它“根本”的地位,这些问题对于法学学者来说似乎并不是个问题。民法作为一国之重要部门法,且地位低于宪法的概念似乎也已经是一种常规的存在。但是,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民法学家通过各种途径,发表了民法根本说的观点,力图将民法立于同宪法并列的地位,而宪法学者在这两次争论中都扮演了配角的角色。究竟民法学家提出的这个论点应不应该支持呢,本文以这两次争论为起点,以自组织理论的层次论为方法,首先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立进行批判,然后得出结论,在历史上民法确实相对于宪法具有基础作用,民法有许多规定对宪法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宪法却相对于民法具有优位的层次,宪法应该居于一国法律体系的最高层次。本文除引言外共分三部分,约三万五千字。第一部分主要是谈关于宪法与民法的地位问题在我国产生的两次争论。介绍了在两次交锋中学者提出的各种观点,民法学界抛出了“民法优位论”和“民法与宪法同为基本法”的理论。而宪法学家也从第一次争论的沉默后也开始了反击,童之伟教授与相续对民法学家提出的论点进行了评论,笔者对童教授的论述持赞同态度。这部分文字主要是介绍性的提及二次争论,表述笔者选题的思路源泉。第二部分笔者大胆的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区分这种观点进行批判,并且陈述宪法作为高级法的论据。这里的批判并不是对市民社会-政治国家这种学说进行否认,认为这种分立方法不应该是平行产生,而应该是一种层次化,既政治国家应该是相对市民社会而言更高级的层次,是一个国家之所以成为国家的根本。在第四章中,笔者从历史上、学理上以及实践上,对宪法作为高级法的定位给予了较为充分的论述。通过第二部分,笔者想要展现给读者的就是这种上、下层次的分类方式。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是运用全新的自组织的等级层次原理来分析法律的整体性以及宪法与民法的关系。论文中笔者首先粗略介绍了等级层次原理,以及前辈学者运用此原理分析的社会学模型。然后将此种模型运用到法理中,首先运用到分析法律的历史,将古代与近代社会中的法律进行层次论的描述;然后对宪法高层次性及民法的相对低层次性给予分析,以求得一个更加准确的定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宪法与民法地位之争概述
  • 第一节 首次交锋
  • 一、来自民法学界的“春雷”
  • 二、宪法学界的相对沉默
  • 第二节 再次交手
  • 一、围绕《物权法》(草案)而引发的违宪与合宪之争
  • 二、民法学界的大造声势
  • 三、宪法学界的对话
  • 第二章 “民法与宪法”二元说的理论基础批判
  • 第一节 西方市民社会学说及评析
  • 一、西方市民社会学说
  • 二、西方市民社会理论评析
  • 第二节 市民社会的实证分析
  • 一、西方现实的市民社会离不开政治国家的保护
  • 二、“市民社会”离不开“政治国家”的支持与保护
  • 第三节 “二元”论的思维模式批判
  • 第三章 宪法是高级法的法学论证
  • 第一节 有关宪法是高级法的经典论证
  • 一、来自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经典表述
  • 二、有关宪法是高级法的经典论证
  • 三、凯尔森的规范等级体系说及启示
  • 第二节 宪法是高级法的理论与实践
  • 一、法理学“法的效力层次”原理
  • 二、宪法是高级法的实证分析
  • 第四章 重述历史中的法律及宪法与民法的关系
  • 第一节 自组织的等级层次原理
  • 第二节 人类社会关系的进化及层次
  • 第三节 从等级层次原理看传统法律
  • 一、传统社会中的法律层次
  • 二、近代社会中的法律层次
  • 第四节 用等级层次原理重述宪法与民法的关系
  • 一、民法是宪法产生的基础层次
  • 二、民法有其独立的价值
  • 三、宪法是高于民法的优位法或高级法
  • 四、宪法上的财产权利不同于民法上的财产权
  • 五、宪法对民法的制约(或指导)作用
  • 六、宪法往往要导致民法方面的某些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民法总则中的民事责任制度[J]. 法制博览 2019(36)
    • [2].新时期高职院校民法实例研习课程改革与创新[J]. 法制博览 2020(02)
    • [3].论民法规则与原则关系[J]. 法制与社会 2020(02)
    • [4].《民法总则》人文关怀的三维再考量[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0(02)
    • [5].在民法座谈会上的讲话[J]. 新湘评论 2020(14)
    • [6].关于民法教学的理念与民法精神的培养方法[J]. 法制与社会 2020(22)
    • [7].做一个有担当有作为的“民法人”——记第二届“重庆市十大法治人物”谭启平[J]. 当代党员 2020(17)
    • [8].价值论视角的民法总则立法与实践审视[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 [9].做民法科学的坚定推动者和守望者[J]. 中国人大 2018(03)
    • [10].浅析民法与市场经济[J]. 中国市场 2018(06)
    • [11].民法依据的独特性——兼论民法与宪法的关系[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6(06)
    • [12].浅谈我国民法立法的体系化与科学化问题[J]. 法制博览 2016(35)
    • [13].民法总则框架建构[J]. 法制与社会 2016(36)
    • [14].民法教育教学理念与民法精神培养方法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24)
    • [15].民法典与民法总则编纂专题 主持人语[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6].论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之间的关系[J]. 教育现代化 2016(39)
    • [17].传统观念与民法结构:再论中国古代民法的价值[J]. 法制博览 2017(02)
    • [18].民法总则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典范[J]. 中国人大 2017(07)
    • [19].亮点扫描:民法总则将如何影响你我[J]. 中国人大 2017(07)
    • [20].民法总则是伟大时代的产物[J]. 中国人大 2017(07)
    • [21].律师代表谈《民法总则》:亮点纷呈 期待“好用”、“管用”[J]. 中国律师 2017(04)
    • [22].依法治国背景下立法报道的创新——从两会民法总则相关报道说起[J]. 中国记者 2017(04)
    • [23].我国高校民法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知与行 2017(04)
    • [24].民法总则,争议声中是怎样炼成的[J]. 群言 2017(04)
    • [25].论我国《民法总则》的创新与时代特征[J]. 法治研究 2017(03)
    • [26].我国民法总则制定中的四个问题[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 [27].《民法总则》的历史意义[J]. 人民政坛 2017(06)
    • [28].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嬗变与体系化意义——关于《民法总则》第一章第3-9条的重点解读[J].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7(02)
    • [29].《民法总则》立法纵览与适用前瞻[J]. 中国法律评论 2017(03)
    • [30].回应社会热点 体现时代特征——《民法总则》亮点解读[J].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7(03)

    标签:;  ;  ;  ;  

    宪法与民法关系之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