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近年来研究显示肾间质病变与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关系密切,比肾小球病变更能预测预后,肾间质纤维化几乎是各种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和主要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其过程涉及细胞、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有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及各型胶原( collagen)等。中医药治疗肾脏疾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益气活血降浊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肾康注射液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复方中药,目前对其延缓肾小球硬化方面的研究较多,但与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研究较少。本课题通过研究CTGF、HGF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的表达及肾康注射液与苯那普利应用对其表达的影响,来探讨肾间质纤维化发生的可能机制并为临床进行肾间质纤维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均购自河北医科大学试验动物中心,体重180~220克,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肾康注射液治疗组(C组)、苯那普利治疗组(D组),每组各18只。所有大鼠按清洁级动物分笼喂养,饮用洁净水,饲养环境为每笼6只,温度(23±2)。C,相对湿度为(55±2)%。将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行左侧输尿管梗阻术,而假手术组大鼠只打开腹腔并游离左侧输尿管不予结扎。C组大鼠在手术前24h开始给予肾康注射液5g/kg/d腹腔注射, A组及B组以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D组将苯那普利研细后溶于生理盐水中灌胃10mg/kg/d。在术后第3、7和14天分别处死各组中的6只大鼠,取出左侧肾脏,行HE和MASSON染色,动态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比较肾间质基质含量和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间质中CTGF、HGF和Col III的表达情况,并对以上实验结果通过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上进行。结果:在2周期间,模型组肾小管间质区域可见CTGF和Col III的表达均呈进行性升高,而治疗组则能明显降低CTGF和Col III的表达,且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但两治疗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肾小管间质区域可见HGF的表达均呈进行性降低,而治疗组则能明显升高HGF的表达,且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但两治疗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左侧肾脏病理学改变:假手术组大鼠肾脏外观正常,大小如黄豆。梗阻大鼠的梗阻肾体积随梗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增大的肾脏内可见明显积水,积液清亮透明,肾实质随梗阻时间延长而逐渐变薄,肾盂扩张,肾盏乳头受压,穹隆部乳头变平钝,部分成凹形,乳头萎缩。模型组术后第3天,可见肾间质水肿,肾小管扩张,小管间质区域出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术后第7天上述变化更加明显,发现扩张的肾小管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和坏死,术后第14天可见肾间质区域炎细胞浸润有所缓解,而肾间质纤维化进行性加重;治疗组可明显减轻炎细胞浸润,肾间质纤维化,且两治疗组间无明显差异;正常组则无上述变化。结论: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中CTGF和Col III的表达明显升高,且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其表达数量也逐渐增加,出现肾间质纤维化;而HGF的表达在早期迅速增加,后期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其表达数量也逐渐降低,出现肾间质纤维化。肾康注射液与苯那普利均能有效抑制肾间质中CTGF和Col III的过度表达,促进肾间质中HGF表达,从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有潜在的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作用,且两者效果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