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37000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在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8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乳腺区段切除术,研究组行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切口疼痛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49%(P<0.05)。研究组患者对乳房外形的满意度评分为(8.56±1.37)分,对照组为(6.25±2.04)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并且对乳房外形影响小,。
【关键词】乳腺;区段切除术;良性肿块;改良
乳腺肿块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近年来本病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给广大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1]。乳腺肿块以良性居多,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症状以乳房内肿块、胀痛为主,治疗通常采用外科手术以切除病灶达到治愈目的[2]。临床多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但是传统乳腺区段切除术后容易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并且还会影响乳房外形。我院对乳腺区段切除术进行了改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8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女性;经钼靶X线及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了解,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肝肾、心脏等重要脏器疾病者;乳腺恶性病变者;伴有其他严重急慢性疾病者;手术禁忌证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乳腺区段切除术,年龄25~51岁,平均年龄(43.51±4.38)岁,已婚30例,未婚19例,其中乳头溢液15例、乳房胀痛18例、乳房包块16例;研究组行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年龄24~53岁,平均年龄(44.43±4.29)岁,已婚28例,未婚21例,其中乳头溢液19例,乳房胀痛17例,乳房包块1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患者取侧卧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对于触诊不太理想或肿块位置较深者,可在其肩下放置小枕头,垫高肩部。对患侧乳房进行常规消毒,然后使用利多卡因(1%)进行局部麻醉,麻醉后切开乳房腺体组织使肿块完全暴露出来,然后对肿块周围进行游离、切除。对照组患者选择在肿瘤部位做手术切口,研究组在乳晕边缘内2mm的位置做一弧形切口(长2.0~3.4mm)。若肿块体积较大,或者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并且没有包膜覆盖,需要在切除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切口,以免肿块残留。对照组在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清除残腔,然后对切口进行常规缝合,加压包扎。研究组在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后使用电凝刀对创面进行电凝止血,保留残腔,以免发生淋巴漏。术后置管引流,常规缝合,但不加压包扎。
1.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疼痛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2)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如感染、积液、血肿等)发生情况;(3)患者出院前,要求患者对患侧乳房外形的满意度进行评价,评分0~10分,评分越高说明乳房外形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20.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情况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切口疼痛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乳房外形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对乳房外形的满意度评分为(8.56±1.37)分,对照组为(6.25±2.04)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乳腺彩超、穿刺活检、钼靶X线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乳腺肿块的诊断率,同时也让大部分的乳腺肿块能够在术前得以鉴别出良恶性[3]。大多数的乳腺肿块都为良性,但是部分的良性乳腺肿块若不及时地进行治疗干预,仍其发展也会有恶变的风险,所以临床对乳腺良性肿块主张尽早治疗。乳腺增生类疾病多采用药物治疗,但是该治疗对局限性乳腺增生的疗效十分有限,所以临床往往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来彻底清除病灶,治愈疾病。
乳腺区段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病灶切除彻底的优点,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常用手段。传统的乳腺区段切除术是在将乳腺肿块充分暴露以后将其切除,然后将遗留的残腔完全封闭以免发生感染、血肿、淋巴漏,但是该术式会造成较长时间的创面疼痛,创面愈合延迟,并且封闭残腔引起的组织牵拉还会造成乳头歪斜、乳房塌陷等乳房变形问题,从而影响患者的外在美感[4]。为更好地保留患者的乳房形态,缩短术后疼痛时间,我科对传统乳腺区段切除术进行了改良。改良后的术式在将肿块切除后,进行电凝止血,而不进行严密缝合,保留残腔。由于改良手术未进行残腔缝合,乳房组织未受到牵拉,所以乳房形态不会受到明显影响。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研究组患者对乳房外形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5]相符。结果还显示研究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切口疼痛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说明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对机体的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安全性好。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不进行残腔缝合的改良术式并不会增加出血量,也不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6]。
综上所述,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对乳房外形影响小,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理想手段。
【参考文献】
[1]高金亮.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5):123-124.
[2]王公明.乳腺区段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乳癌的远期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812-4813.
[3]马小斌,惠文涛,林帅等.乳腺区段切除术残端腺体改良缝合与传统术式对比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5,(7):862-863.
[4]黄晖.分析应用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J].中国伤残医学,2014,(11):68-69.
[5]董成哲.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8):121-121,123.
[6]安丽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