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深入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一系列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对重庆市1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编制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大学生网络疏离感量表》,同时对大学生网络疏离感与自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1.自编的《大学生网络疏离感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到大学生网络疏离感具有4个维度,分别是茫然无目的感、陌生异化感、无价值感和被控制感。2.重庆市大学生网络疏离感的整体情况。重庆市大学生网络疏离感总均分为3.65,这表明大学生网络疏离感在整体上处于中等程度水平;网络疏离感各维度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无价值感(4.25)>茫然无目的感(3.71)>陌生异化感(3.48)>被控制感(2.90)。3.重庆市大学生网络疏离感及其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研究。重庆市大学生的男生和女生在无价值感和被控制感上差异显著,而在网络疏离感总分及其他两个维度(茫然无目的感和陌生异化感)上无显著差异。4.重庆市大学生的网络疏离感及其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研究。研究发现年级差异中除了陌生异化感不显著之外,其余均有显著差异。通过绘制曲线图,发现大二年级的网络疏离感总分及其三个维度(被控制感除外)均显著高于其余三个年级。5.重庆市大学生网络疏离感及其各维度在生源地上的差异研究。研究发现重庆市大学生网络疏离感及其各维度在生源地上的差异为:农村生源的学生在陌生异化感、无价值感和网络疏离感总分上显著地高于乡镇和县城及以上的学生。6.重庆市大学生网络疏离感及其各维度在专业上的差异研究。研究发现重庆市大学生网络疏离感及其各维度在专业上的差异为:自然学科的学生在陌生异化感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人文学科类和其他类的学生(主要是指艺术类的学生)7.重庆市大学生网络疏离感与自尊的关系研究。研究表明大学生自尊与网络疏离感总分及其各个维度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同时自尊可以对网络疏离感及其四个子维度即茫然无目的感、陌生异化感、无价值感和被控制感进行显著预测。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谦卑型领导对员工工作疏离感的影响:基于个体心理和组织结构的视角[J]. 领导科学 2020(04)
-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负性情绪影响心理健康的条件过程模型:人际疏离感的调节作用[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3].论教师教学的信息技术疏离感[J]. 中国电化教育 2020(05)
- [4].召回产品与心理宽恕——基于心理所有权与心理疏离感的双中介模型[J]. 开发研究 2020(01)
- [5].老年人一般疏离感和关爱需求的相关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13)
- [6].三种领导风格对工作疏离感的影响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23)
- [7].农业企业知识型员工基本心理需要对工作疏离感的影响——基于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实证[J]. 农业技术经济 2020(09)
- [8].护士工作疏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J]. 护理研究 2020(18)
- [9].工作卑微感为何会导致工作退缩行为?消极情绪与工作疏离感的中介作用[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9(06)
- [10].大学生疏离感实证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14)
- [11].云南汉区苗族中学生文化疏离感的研究[J]. 昭通学院学报 2019(03)
- [12].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手机成瘾的关系:人际疏离感的中介作用[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3].组织认同对网络怠工的影响:组织自尊和工作疏离感的不同作用[J]. 心理研究 2019(05)
- [14].农村初中寄宿生感知的学校气氛与疏离感的关系[J]. 吕梁学院学报 2019(05)
- [15].国内大学生疏离感研究述评[J]. 教育现代化 2018(01)
- [16].篮球运动培训对改善运城市青少年疏离感影响的实验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 2018(03)
- [17].政策疏离感及其对公务员政策执行意愿的影响[J]. 南京社会科学 2018(11)
- [18].社会资本与职业获益感对护士工作疏离感的影响[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04)
- [19].医院组织氛围与护士工作疏离感关系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6(34)
- [20].组织员工的工作疏离感:人格特质与工作特征的交互效应[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03)
- [21].护士沉默行为与工作疏离感、组织氛围的关系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 2016(04)
- [22].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疏离感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14)
- [23].组织自尊对员工工作疏离感影响的实证研究——消极情绪和传统性的作用[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24].大学生网络疏离感与自尊、人际关系的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05)
- [25].大学生“微阅读”习惯与社会疏离感的现状分析[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09)
- [26].资质过剩对员工工作形塑行为关系的研究——工作疏离感与心理弹性的作用[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02)
- [27].工作疏离感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以中国人传统性为调节变量[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28].长沙市残障青少年疏离感现状[J]. 中国学校卫生 2015(07)
- [29].人-组织匹配如何抑制工作疏离感:角色冲突与传统性的作用[J]. 经济科学 2015(04)
- [30].小学阶段学习困难学生学校疏离感特点分析[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