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能仅靠简单的传授、反复的背诵及规范的训练,更多地应该是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学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参与、合作、交流、实践与体验,才能帮助他们实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应是第一线教师努力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四条基本理念中,第三条中有这样一段话:“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创设自主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教师建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教学时语言要有感染力,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地学习;对学生的评价要以表扬为主,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严,要让学生有继续学习的动力和渴望。同时,要注重与学生沟通,了解其认知规律和兴趣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主动与学生交朋友、谈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使课堂气氛和谐民主,给学生创造创新的环境,使其具备创新的品质。如在分析《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时,我列举了几个世界之谜,提出话题:“死海也是一个世界之谜,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提高,死海之谜已被解开。”这是在教学中通过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急于知道死海是怎样一个谜,谜底是什么,强烈的求知欲就会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学习。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有赖于他的心理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的教学氛围,能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轻松愉快的氛围能使学生感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心理自由。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激发内在需要,实现有他主向自主转变
无论是从教育发展的规律,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规律来看,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人的基本素质。柳斌同志曾说过:“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社会日益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对中学教育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语文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又要求学生适应未来的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与方法。由学生的“学会”变为学生“会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例如,在教何其芳的现代诗《秋天》时,如果仅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老师反复讲解,把学生当作接纳知识的容器,老师的语言再美,学生也无法搜略其中的意境,感受不到那由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等组成的流动又整合的优美画面,领会不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由衷的热爱之情。如果所教学生是开门见山、出门见水的农村孩子,他们的生活环境与本课所描绘的乡村图景很吻合,学生对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如果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他们可能对课文内容理解起来就有一些困难了。教学这首诗歌,重点是引领学生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教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激发学生表达美好感受的欲望。课堂上采用诵读法和品味法,让学生在朗读与品味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
艾青曾说:“生活是海洋,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带着学生寻找快乐和宝藏。在这个基础上拓展延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开展“走近秋天,亲近自然”的活动。学生返校后,创作了很多以赞美秋天为题材的作品,它们包括摄影、散文、诗歌等。例如,谭海青同学的《雅韶的秋天》写得情文并茂,热爱家乡之情溢于言表。然后将学生的作品整理归类,举办一次“走近秋天,亲近自然”成果展。这样,既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又满足了学生求知欲的心理需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达到向“我要学”的过渡。
四、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
为了更好地贯彻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念,教师要注重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其在活动开展中获得更多、更全面的语文知识。教师在转换教学思维、灵活运用教学模式的同时,要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语文知识,从而更好地完善自主学习过程。例如,在讲解曹操的《龟虽寿》时,提前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在教学前进行预习。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堂时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让学生在教师布置任务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背景及作者,了解全文意思并记录好词好句,对不懂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第二部分是师生互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第三部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此时间段进行自主阅读、问题探讨、预习后续文章等,为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在于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与自主探索形成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对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对策分析,发现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学专业水平以及教学经验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此,学校在贯彻落实初中语文新课标理念的同时,更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增加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保证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芹.导学案对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调查与研究[J].文教资料,2010(34).
[2]孙晓鸿.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自学能力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
[3]樊淑荣.C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