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Q治疗小鼠逆转录病毒感染作用及机制研究

MDQ治疗小鼠逆转录病毒感染作用及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1.研究目的: 1.1 建立小鼠FLV感染模型,以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ZT作为对照药,通过对该小鼠模型的脾指数,脾脏病理切片等指标分析,初步探讨毛冬青对逆转录病感染的治疗作用,并评价其对FLV所致脾大症的保护作用。 1.2 建立小鼠FLV感染模型,以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ZT作为对照,通过对该小鼠模型的CD4T、CD8T、CD4T/CD8T等指标分析,初步探讨毛冬青对逆转录病感染后机体的CD4T,CD8T,以及CD4T/CD8T的影响作用,并评价其效果,并初步分析其作用的机制。 1.3 建立小鼠FLV感染模型,以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ZT作为对照,通过对小鼠血清IL-1β,IL-2,IL-6及INF-γ的测量,探讨毛冬青对逆转录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及其对免疫系统的调控机制,评价其效果,为进一步认识和发掘该药,并将来应用治疗逆转录病毒感染提供实验依据和可靠数据。 1.4 以合适浓度FLV脂质体感染PA317(鼠胚肾成纤维细胞-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传代5次后获得稳定的表达FLV的PA317-FLV株。并以RT-PCR法鉴定该细胞株的表达。以NIH3T3细胞作为效应细胞检验MDQ作用后PA317-FLV细胞所产生的病毒的效价。以MDQ作用于PA317-FLV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MDQ作用前后PA317-FLV钙离子通道的变化情况,探讨MDQ作用于PA317-FLV的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 2.研究方法: 2.1 实验动物造模及指标检测: 小鼠适应性喂养1目后,腹腔注射0.4ml×10-1FLV病毒原液攻毒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简称KB组)、MDQ高剂量组(简称MG组)、MDQ中剂量组(简称MZ组)、MDQ低剂量组(简称MD组)、AZT组每组10只。常规喂养。攻毒当日开始灌胃口服给药。正常对照组口服灌胃生理盐水0.4ml/只/日。MDQ组分别给予相当于60kg体重的成人每日每公斤用药量的5倍(含生药2.166g/kg)、10倍(含生药4.33g/kg)和20倍(含生药8.67g/kg)剂量灌胃;模型组灌以等量生理盐水;AZT组按100mg/kg体重灌胃,每天按时喂药,连续21天。每组小鼠按0.4ml/只/日进行给药。所有体内实验小鼠于21天时摘眼球取血处死。 2.2 脾指数的测定: 小鼠摘眼球处死前称体重,以眼科剪,沿腹部正中线剪开腹腔,在横隔左侧可见脾脏,钝性分离脾脏,清除脂肪结缔组织,鼠脾称湿重,按以下公式计算脾指数脾指数=脾重/体重×100%。称重完成后将脾脏剪成5mm厚度的小块放入

论文目录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逆转录病毒与人类疾病
  • 逆转录病毒的发现
  • HIV
  • 1. HIV的发现
  • 2. HIV的分型及流行区域
  • 3. HIV的形态和结构
  • 4. HIV的致病机制
  • 5. HIV的治疗
  • HTLV
  • 1. HTLV的发现
  • 2. HTLV的流行趋势和传染途径
  • 3. HTLV的基因
  • 4. HTLV所致疾病
  • 5. HTLV的治疗及预后
  • 逆转录病毒疾病的中医认识
  • 1. 对HIV感染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认识
  • 2. 对HTLV感染的认识
  • 逆转录疾病的治疗
  • 1. 辩证论治
  • 2. 专方专药的临床研究
  • 治疗逆转录病毒感染的出路在中西医结合
  • 1. 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的需要
  • 2. 中西医结合的可行性
  • 3. 中西医结合目前已取得的疗效与进展
  • 第二部分 MDQ对小鼠逆转录病毒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思路
  • 1. FLV所诱导小鼠产生红白血病的机制研究进展
  • 2. 鼠AIDS研究进展
  • 3. 中药毛冬青的药理学研究
  • 4. 技术路线
  • 二、体内实验
  • 1. 脾指数、脾脏病理平片
  • 1.1 实验目的
  • 1.2 材料和试剂
  • 1.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1.4 结果
  • 2. CD4T、CD8T、CD4T/ CD8T
  • 2.1 实验目的:
  • 2.2 材料和试剂
  • 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4 结果
  • 2.5 讨论
  • 3. ELISA法检测FLV小鼠血清IL-1β,IL-2,IL-6及INF-γ含量
  • 3.1 实验目的:
  • 3.2 材料和试剂
  • 3.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3.4 实验方法
  • 3.5 结果
  • 4. 结论
  • 三、体外实验
  • 1. 实验目的
  • 2. 细胞株、主要试剂及仪器
  • 3. 实验步骤
  • 3.1 PA317细胞培养:
  • 3.2 脂质体转染PA317细胞株
  • 3.3 鉴定PA317-FLV细胞株
  • 3.4 空斑形成实验
  • 3.5 MDQ作用于RA317-FLV细胞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实验:
  • 3.6 激光共聚焦实验:
  • 4. 结论
  • 5. 讨论
  • 全文讨论
  • 全文结语
  • 主要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S)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病毒如何与人类共进化——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秘密[J]. 科学 2020(03)
    • [2].泡沫逆转录病毒分类和命名的最新进展[J]. 病毒学报 2019(05)
    • [3].猴逆转录病毒RT-PCR和Real-time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 动物医学进展 2013(12)
    • [4].免疫调节治疗鼠逆转录病毒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4(04)
    • [5].逆转录病毒感染小鼠原代巨噬细胞的方法[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6(04)
    • [6].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在异种移植中的感染风险[J].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009(02)
    • [7].异种器官移植中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检测[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21)
    • [8].姜曲海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及亚型的检测与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04)
    • [9].HIV-1 Vpu拮抗Tetherin抑制逆转录病毒的释放[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8(03)
    • [10].猴D型逆转录病毒的研究进展[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2(06)
    • [11].中医药对抗艾滋病高效逆转录病毒疗法毒副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 2009(20)
    • [12].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在五指山小型猪体内存在状况的分子微生物学调查[J]. 中国兽医学报 2008(01)
    • [13].MIG7-sh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包装细胞株的建立[J]. 现代肿瘤医学 2019(10)
    • [14].限制逆转录病毒感染的细胞内蛋白TRIM5α研究进展[J]. 病毒学报 2009(01)
    • [15].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的研究进展[J]. 中国输血杂志 2019(06)
    • [16].生殖道菌群影响逆转录病毒阻断药物药效[J]. 微创医学 2017(03)
    • [17].反义bcl-2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12)
    • [18].逆转录病毒表达系统及其在外源蛋白高效表达中的应用[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8(05)
    • [19].IRF4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2(07)
    • [20].猴D型逆转录病毒P27基因的表达、纯化及重组蛋白的鉴定[J]. 中国动物检疫 2010(05)
    • [21].逆转录病毒介导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9(04)
    • [22].上海梅山猪封闭群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检测及亚型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4)
    • [23].小鼠Aire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1(04)
    • [24].bcr-abl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小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样模型的建立[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8(15)
    • [25].英国最新研究表明 哺乳动物体形越大患癌症几率越小[J]. 技术与市场 2014(10)
    • [26].小菜蛾基因组中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元件PxERV的发现与特征分析[J]. 昆虫学报 2020(07)
    • [27].哺乳动物的缔造者[J]. 新世纪智能 2020(26)
    • [28].BRD7逆转录病毒稳定系的构建及其功能评价[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04)
    • [29].人BclG_L基因siRNA逆转录病毒的制备及其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J].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9(03)
    • [30].逆转录病毒介导的稳定表达E4orf1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胎肝窦内皮细胞株的建立[J]. 生物技术通讯 2018(04)

    标签:;  ;  ;  ;  

    MDQ治疗小鼠逆转录病毒感染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