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兴起的校本教研由于针对性强、持续发展、效果明显等特点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并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在这项教学研究制度重建的过程中,城区教研室的工作如何创新,如何引领学校校本教研的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需要在实践中研究和探索。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个案研究等方法,试图通过对城区教研室在校本教研中的角色之研究,了解校本教研对城区教研室传统角色的挑战及现实问题;通过对校本教研概念的理解及主要实施途径的探讨,提出促进城区实现角色转换的策略,为城区教研室在中小学推行校本教研,提高学校教研工作的进程与效率提供可供操作的建议和对策。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前言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及思路,校本教研的界定及实施途径。长期以来,承担着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质量等传统角色的城区教研室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学科组建设、教师培养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深受学校和教师的欢迎和尊敬。但是,在倡导办学个性、主体性的今天,传统的区域性、集中式教研或面上教研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求了。在实践中,校本教研强调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学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通过解决现实问题为学校发展服务。校本教研是城区教研室适应新时期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一部分从城区教研室的历史沿革入手,阐述了城区教研室的历史沿革及传统角色。教研室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组织机构,它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作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设置的承担中小学教学研究和学科教学业务管理的事业机构,承担中小学教学研究和学科教学业务管理的,负责对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水平教师具体帮助、分类指导,一般设立在省、地(市)、县(市、区)三级,城区教研室工作重心在于做“研究”的成果转化到应用工作。第二部分通过调查阐述校本教研对传统教研的教研意图、教研方式、教研内容、教研员角色的挑战,分析了现在的城区教研室工作存在着观念滞后、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缺乏群众性、研究例行公式化等现实问题;第三部分指出校本教研中城区教研室的新角色-研究者、指导者、服务者、评价者。第四部分提出实现角色转换的策略:1)重心下移,注重田野研究。随着新课程实验的展开,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对于问题的解决,光靠自上而下的教研机制是根本不行的,它更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需要教师群体的智慧,需要一种自下而上,上下交流的教研运行机制。教研室城区只有在亲身参与,对于校本教研中的实践问题,才有可能同教师共同解决2)专业引领,有效指导。要充分发挥城区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要为学校组织高层次的专业引领,要构建城区级的骨干引领队伍。3)建立教研联合体,实现校际联动。要调查摸底,促进同类学校或同区域学校互动交流,开展联片教研活动;要建立示范基地,建立学习校典型;要帮助学校结对子确保强弱学校的有效联动;成立学区中心组和学科组,开展好连片和连环的校本教研活动,解决资源不均衡问题。4)科学评价,以评促研。第五部分阐述必须为城区教研室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供必要的保证措施:确保必要的经费或物质到位;建立一只稳定的、学科结构合理的、数量足够的教研员队伍;因地制宜出台校本教研的制度;构建奖优罚懒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