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陕北地区农村中小学发展路径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陕北地区农村中小学发展路径研究

论文摘要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农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主体,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和素质将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这项伟大工程的成败。农村中小学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为社会提供最基础的劳动者,它是农村教育的基础,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是我国整体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保障。因而,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就成为了重点问题。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育该如何发展,有待学界探讨。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着农村的经济、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教育在其中承担着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艰巨使命,教育对于农村城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在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中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依然保持着发展的单一模式,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实践证明,中小学教育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互动可以实现互利“双赢”的效果。陕北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缓慢,无法适应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一是陕北地区农村中小学整体教育质量不高,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期望和需求。二是以“升学”为追求的发展模式严重浪费了农村的人力与教育资源。三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性差,使两者的发展都受到了阻碍。四是陕北地区农村中小学发展模式缺乏特色,缺乏发展潜力。因此,本文立足陕北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实证性的调查数据,以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济、社会的发展诉求,提出了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保障农村中小学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及农村学校整合教育、课程资源等陕北农村地区中小学发展的路径,以期对陕北地区农村中小学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研究
  • (二)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
  • (三) 关于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的研究
  • 五、研究假设、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一) 研究假设
  • (二)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第二章 陕北新农村建设透析
  • 一、农村和新农村
  • (一) 农村
  • (二) 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三)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
  • 二、陕北新农村建设的成绩
  • (一) 样本县发展推行新农村建设的情况
  • (二)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共性
  • 三、陕北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 (一)新农村建设流于形式
  • (二) 新农村建设主体错位
  • (三) 新农村建设缺乏整体统筹
  • (四)农民教育缺失
  • 第三章 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内涵与发展趋势
  •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
  • (一) 农村教育
  • (二) 农村中小学教育
  • (三) 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
  • 二、陕北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和诉求
  • (一) 陕北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 (二) 陕北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问题
  • (三) 陕北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诉求
  • 三、陕北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诉求
  • (一) 新农村建设不仅要解放生产力,更是要促进人的发展
  • (二) 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全面发展的人
  • (三) 农村劳动力转移要求有文化有素质的农民
  • (四) 城镇化发展需要有技术的农民
  • 第四章 陕北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与新农村建设互动状况及问题分析
  •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与新农村建设互动状况
  • (一) 政策“不清不楚”
  • (二) 学校“不冷不热”
  • 二、农村中小学教育脱离新农村建设的原因
  • (一) 来自人民群众意识的阻力
  • (二) 来自教育管理机制的阻力
  • (三) 来自学校传统秩序的阻力
  • 第五章 陕北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路径
  • 一、以“双赢”为目的,重新定位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关系
  • (一) 以人为本,贴近农村学生发展的需求
  • (二) 着眼农村实际,增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 (三) 以农村中小学为文化中心,带动、辐射新农村建设
  • 二、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为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营造健康环境
  • (一) 加强干部培训,提高对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科学认识水平
  • (二) 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群众落后的认知观念
  • 三、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政策保障
  • (一)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 (二) 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实现学生县域内无障碍流动
  • (三) 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
  • (四) 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师资配置
  • 四、在课程体系中纳入职业教育课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 (一) 农村中小学教育开设职业课程的必要性
  • (二) 农村中小学教育“职业渗透”的意义
  • (三) 农村中小学教育“职业渗透”的方式
  • (四) 适时引导学生选择职业教育
  • (五) 以农村中小学为主阵地,开展农村成人职业技能培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陕北地区客流分析及营销工作建议[J]. 西铁科技 2012(04)
    • [2].“五四”新文化运动在陕北地区的传播研究[J]. 榆林学院学报 2020(03)
    • [3].陕北地区湖羊的舍饲技术要点[J]. 现代畜牧科技 2020(10)
    • [4].近代以来陕北婚俗之嬗变研究[J]. 职大学报 2020(04)
    • [5].陕北地区沉积相特征分析及地质情况研究[J]. 石化技术 2017(10)
    • [6].浅谈陕北地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以延安大学为例[J]. 河北企业 2015(12)
    • [7].陕北地区附加阳光间优化设计[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8].汉代陕北地区女娲崇拜的形成及其原因探析[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 [9].陕北地区户外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知音励志 2016(11)
    • [10].北宋时期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J]. 丝绸之路 2009(04)
    • [11].陕北 一块神奇的土地——《陕北历史文化散论》读后[J]. 榆林科技 2020(01)
    • [12].陕北地区产业结构转变动态分析[J]. 榆林学院学报 2019(05)
    • [13].陕北地区几种常见野菜中微量元素的测定[J]. 化学教学 2008(05)
    • [14].陕北地区圆锁礼俗的语言崇拜[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5)
    • [15].陕北地区山野菜资源开发利用及对策[J]. 新西部(理论版) 2016(06)
    • [16].陕北地区石油开采技术应用与现状研究[J]. 电子制作 2015(09)
    • [17].陕北地区实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可行性研究[J]. 山西建筑 2014(14)
    • [18].试论陕北地区明长城周边环境整治对策[J]. 黑龙江史志 2014(09)
    • [19].陕北地区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及治理策略[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4(07)
    • [20].陕北地区用水指标变化趋势及节水指标探讨[J]. 陕西水利 2013(04)
    • [21].特色体育旅游在陕北地区发展的优劣势分析[J].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S2)
    • [22].陕北地区气温突变及其对旱涝灾害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12)
    • [23].陕北地区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 陕西农业科学 2011(05)
    • [24].陕北地区菌草温室越冬栽培技术研究[J]. 农家参谋 2019(09)
    • [25].初论陕北地区龙山前期遗存[J]. 考古与文物 2019(04)
    • [26].陕北地区滨河景观设计探析[J]. 建材与装饰 2018(03)
    • [27].习惯法与制定法的冲突——以陕北地区的冥婚现象为视角[J]. 中国市场 2016(06)
    • [28].1644—1949年陕北地区旱灾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03)
    • [29].灾荒与近代社会变迁——以陕北地区为中心的讨论[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30].少震弱震区地震灾害宏观人口脆弱性评估——以陕北地区为例[J]. 河南科学 2016(11)

    标签:;  ;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陕北地区农村中小学发展路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