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银行建筑作为一种古老的建筑形式,以自身的发展变化验证了社会制度、建筑技术的历史变迁。对建筑形态的研究是历来的热门话题,但针对银行这一特定功能的建筑形态进行研究的尚少,本文以历史发展为脉络,立足国内外的代表性建筑实例,总结归纳了银行建筑历史传承及其发展脉络、形态的类型,进而对银行建筑形态的创作给以设计对策,提供设计理论及其实践的研究和探讨。本文首先考察了银行建筑的根源,以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引发的建筑功能空间的变化为线索,从银行建筑的庙宇、广场、链拱、围廊等历史演进形态中总结出银行建筑形态的发展模式,并分析了古典形态银行建筑的形成因素和变化规律。其次,针对现代银行建筑形态的表现手法,以现代建筑形式美构成规律为依据,在形体塑造、立面处理、细部推敲等方面发掘优秀案例的表现手法,并进行建筑形态设计引导。第三,以区域文化的传承为线索,从符号、文脉、隐喻、象征、风水等多个角度分析建筑形态的影响因素及表现效果,总结文化渗透下的银行建筑形态的内涵与外延的呼应关系。第四,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的建筑形态变化中,从材料、结构、生态、仿生、智能等多个方向分析当前科技形态银行建筑的技术内涵和表现形式。最后,总结出古典形态、文脉形态、科技形态三种现代银行建筑的形态类型及其相应的适用范围;针对现代银行建筑形态的不同创作方向提出时代形态地域化、文脉形态形象化、科技形态创新化的创作理念及相应的设计对策。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时代背景1.1.2 银行的起源1.2 研究的内容1.3 研究的方法1.4 研究的意义2 银行建筑形态的历史发展2.1 欧洲银行建筑的历史发展2.1.1 中世纪的敞廊和府邸形态2.1.2 16世纪的广场形态2.1.3 18世纪的链拱和围廊形态2.1.4 19世纪的集仿形态2.2 美国银行建筑的历史发展2.2.1 大中城市的古典复兴形态2.2.2 边远城市的地域文化形态2.3 我国银行建筑的历史发展2.3.1 封建时期的商铺形态2.3.2 殖民时期的银行形态2.4 本章小结3 银行建筑形态的构成分析3.1 建筑形态的型体塑造3.1.1 几何型体3.1.2 均衡稳定3.1.3 加与减的手法3.1.4 体量组合手法3.2 建筑形态的立面处理3.2.1 虚实与光影3.2.2 色彩与肌理3.2.3 比例与尺度3.3 建筑形态的细部设计3.3.1 门窗3.3.2 幕墙3.3.3 屋顶3.4 本章小结4 银行建筑形态的文化内涵4.1 符号与文脉的表达4.1.1 符号的运用4.1.2 文脉的继承和表达4.2 隐喻与象征的手法运用4.2.1 隐喻的手法4.2.2 象征的手法4.3 风水与环境理念的注重4.4 本章小结5 银行建筑形态的技术表象5.1 材料和结构对银行特征的表达5.1.1 材料语汇形态5.1.2 结构语汇形态5.2 生态理念与仿生学的启示5.2.1 生态理念的运用5.2.2 仿生学的启示5.3 智能技术与使用功能的关联5.4 本章小结6 银行建筑形态的类型及设计对策6.1 银行建筑形态类型6.1.1 后化扬弃的古典形态6.1.2 批判继承的文脉形态6.1.3 突破创新的科技形态6.2 设计对策6.2.1 时代形态地域化6.2.2 文脉形态形象化6.2.3 科技形态创新化6.3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银行建筑论文; 建筑形态论文; 表现手法论文; 设计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