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儿童行为的研究是儿童发展心理学所关注的重要的研究领域,在相关的研究中,从社会化的性别角色角度研究儿童行为则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新崛起的研究领域,是跨学科且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的研究领域。本研究从社会化的性别角度横跨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对儿童音乐行为进行研究。有关研究表明:儿童的音乐行为的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不是由于人们直观所能感知的两性间显而易见的、先天性的生理差异造成的,而是由于社会化的性别模式对儿童音乐行为的性别差异造成了潜在的、决定性的影响。社会化的性别模式就是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受社会各因素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从社会性别和性别角色社会化角度切入对儿童音乐行为的研究,将研究的焦点锁定在:(1)从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不同性别儿童的音乐行为的差异进行探讨。(2)不同性别儿童,在家庭、学校教育、同伴群体以及大众媒体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其音乐行为的性别差异性。(3)社会各因素对儿童音乐行为性别差异的影响程度。在具体的研究中,本研究先采用“文献综述”法从跨学科的角度对性别角色社会化进行综合分析与整合,以了解性别角色社会化对儿童音乐行为的重要性。然后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影响儿童音乐行为形成的性别差异的社会因素进行量化研究,并根据所得出的数据加以分析与讨论,得出结论。两种研究方法互为补充。希望本命题的研究有助于音乐学界运用社会性别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来审视人的音乐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机制;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在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以便引导父母、以及学校老师突破传统僵化的性别角色刻板模式,指引男孩与女孩音乐行为发展的多种可能性。通过本研究表明:(1)、形成男女儿童的心理与行为上的差异,生理因素的影响是基本前提,而社会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则起到关键作用。(2)、不同性别的儿童,其音乐行为都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这是儿童音乐行为性别社会化的要求。(3)、在家庭、学校教育、同伴群体以及大众媒体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不同性别的儿童的音乐行为都存在着性别差异性。其中家庭中的父母因素和学校教育因素,对儿童音乐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性,而同伴群体和大众媒体对儿童音乐行为的影响则没有表现出前两项因素那么显著的性别差异。(4)、不同年级的男生与女生都要受到四个社会因素的影响,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而且在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儿童的音乐行为都有其影响因素的偏向性,即每个年级的不同性别的儿童,其音乐行为有可能会受到一种或两种社会因素的重点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