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黄注射液及若干药材质量分析方法研究

苦黄注射液及若干药材质量分析方法研究

论文题目: 苦黄注射液及若干药材质量分析方法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药物分析学

作者: 吴永江

导师: 程翼宇

关键词: 中药质量分析与控制,指纹图谱,中药物质基础,活性成分测定,农药残留分析,苦黄注射液,肿节风

文献来源: 浙江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药已经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工具,其应用越来越广。但由于化学组成复杂,药效成分不明确,长期以来其质量控制是中药研究领域的难题之一。本文以苦黄注射液及若干药材为研究对象,进行质量分析方法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中药指纹图谱已经成为中药质量分析方法研究的热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其中的若干问题开展研究:(1) 运用仿真实验考察了整体相似度对谱峰个数、面积等参数改变的检测敏感度,所得结果对指纹图谱获取过程中的条件选择具有指导意义。(2)以苦黄注射液为对象,在对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进行一般性考察的同时,重点针对检测波长的选择和复核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利用信息理论指导检测波长的选择以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3) 在多个实验室之间进行了指纹图谱复核试验,结果表明,仪器的差异是影响复核的主要因素。 2.为建立科学的苦黄注射液质量分析方法,对苦黄注射液所含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黄注射液中不含柴胡皂苷、游离靛蓝和靛玉红、绿原酸等化学成分,游离大黄蒽醌也较少。利用HPLC-DAD-MS联用技术探索苦黄注射液化学物质基础,从中鉴别出17中主要化学成分。 针对苦黄注射液的主要活性成分大黄蒽醌和苦参生物碱,建立了多种含量测定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应用于苦黄注射液及相关药材的质量评价分析和苦参生物碱的体内药动学研究。 3.以苦黄注射液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分别反映其中生物碱以及黄酮、蒽醌类化学成分的色谱指纹图谱,其中指纹图谱Ⅰ主要表征大黄蒽醌类和黄酮类等化学成分的组成特征,指纹图谱Ⅱ主要反映苦参生物碱的特征。对实际生产的多批次产品检测表明,苦黄注射液的质量基本上达到稳定均一。 建立了制备苦黄注射液的五种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对注射剂与药材指纹图谱的相关性分析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 4.为从整体上控制肿节风药材质量,将指纹图谱分析技术应用于肿节风药材的质量分析研究,建立了分别表征水溶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比较了不同来源肿节风HPLC指纹图谱的差异,表明不同产地、不同采收季节、人工栽培和野生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肿节风挥发油分析表明,挥发油主要存在于叶中,根次之,茎中含量极少。不同部位的挥发油指纹图谱差异明显,来源于不同产地的肿节风挥发油也存在明显区别。采用GC-MS分析表明,肿节风根挥发油中主要含有:Cycloisolongifolene,8.9-dehydro-9-vinyl-(9.42%),Cadina-3.9-diene(7.71%),β-Elemene(6.82%),Spathulenol(6.63%),Terpineolacetate(4.98%),n-Hexadecanoic acid(4.86%),Acetic acid 1.7.7-trimethyl-bicyclol[2.2.1]hept-2-yl ester(4.84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中药质量分析技术的发展

1.2 中药质量分析技术现状

1.3 中药化学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1.3.1 指纹图谱获取技术

1.3.1.1 光谱法

1.3.1.2 色谱法

1.3.2 指纹图谱鉴别分析

1.3.3 指纹图谱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1.3.3.1 产地鉴别

1.3.3.2 等级鉴别

1.3.3.3 真伪鉴别

1.3.3.4 批次间稳定性评价

1.4 中药质量控制技术领域有待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

1.4.1 加快中药材GAP规范的实施

1.4.2 加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1.4.3 建立现代中药质控标准

1.4.4 控制中药制造过程

1.4.5 建立中药农药残留标准

1.5 本文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分析若干问题研究

2.1 指纹图谱整体相似度评价方法研究

2.1.1 研究方法

2.1.2 相似度对谱峰缺失的检测敏感度

2.1.2.1 缺失单个色谱峰

2.1.2.2 缺失多个色谱峰

2.1.3 相似度对峰面积改变的检测敏感度

2.1.3.1 小峰面积变化

2.1.3.2.大峰面积改变

2.2 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学研究

2.2.1 指纹图谱分析影响因素考察

2.2.1.1 仪器与试剂

2.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1.3 流动相体系的选择

2.2.1.4 检测波长的选择

2.2.1.5 流动相梯度的选择

2.2.1.6 流动相中乙酸浓度的影响

2.2.1.7 柱温的选择

2.2.1.8 色谱柱的选择

2.2.1.9 不同仪器的影响

2.2.1.10 不同类型检测器的选择

2.2.2 参照物

2.3 实验室内方法验证

2.3.1 指纹图谱精密度与稳定性

2.3.2 重现性

2.3.3 专属性

2.3.4 准确度

2.3.5 方法稳健性

2.4 实验室间的验证(复核)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苦黄注射液物质基础与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3.1 苦黄注射液概述

3.2 苦黄注射液物质基础研究

3.2.1 注射液中指标成分的鉴别

3.2.2 生物碱的鉴别

3.2.2.1 样品处理

3.2.2.2 色谱-质谱条件

3.2.2.3 结果与讨论

3.2.3 其它成分的鉴别

3.2.3.1 样品预处理

3.2.3.2 HPLC-DAD-MS分析条件

3.2.3.3 结果与讨论

3.3 苦黄注射液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3.3.1 苦黄注射液中大黄蒽醌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3.3.1.1 仪器、试剂及分析条件

3.3.1.2 供试溶液制备

3.3.1.3 对照品溶液配制

3.3.1.4 方法学考察

3.3.1.5 苦黄注射液中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3.3.1.6 讨论

3.3.2 苦黄注射液中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3.3.2.1 HPCE法

3.3.2.2 GC-MS分析

3.3.2.3 各分析方法的比较

3.4 苦参生物碱的体内分析与药动学研究

3.4.1 材料与方法

3.4.1.1 试剂与药品

3.4.1.2 仪器

3.4.1.3 实验方法

3.4.2 结果与讨论

3.4.2.1 分析条件的选择

3.4.2.2 分析方法的验证

3.4.2.3 苦参生物碱药动学研究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苦黄注射液多元指纹图谱研究

4.1 苦黄注射液指纹图谱Ⅰ研究

4.1.1 仪器与试剂

4.1.2 指纹图谱Ⅰ检测

4.1.3 药材指纹图谱Ⅰ研究

4.1.3.1 药材的收集

4.1.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和指纹图谱分析条件

4.1.3.3 茵陈指纹图谱分析

4.1.3.4 大黄指纹图谱分析

4.1.3.5 大青叶指纹图谱分析

4.1.3.6 春柴胡指纹图谱分析

4.1.3.7 苦参指纹图谱分析

4.1.4 苦黄半成品指纹图谱Ⅰ

4.1.4.1 样品

4.1.4.2 指纹图谱分析

4.1.4.3 苦黄注射液半成品指纹图谱评价

4.1.5 苦黄注射液指纹图谱Ⅰ的认证

4.1.5.1 药材、半成品与制剂的相关性

4.1.5.2 用阴性对照考察谱峰特征

4.1.6 不同批次苦黄注射液指纹图谱Ⅰ的测定及对照指纹图谱的建立

4.2 苦黄注射液指纹图谱Ⅱ研究

4.2.1 苦黄注射液指纹图谱Ⅱ分析方法的建立

4.2.1.1 仪器与试剂

4.2.1.2 供试品溶液制备

4.2.1.3 HPLC分析方法的确定

4.2.2 苦黄注射液指纹图谱Ⅱ的认证

4.2.2.1 对照品定性实验

4.2.2.2 苦参药材阴性对照实验

4.2.3 苦黄注射液指纹图谱Ⅱ的验证方法研究

4.2.3.1 仪器精密度考察

4.2.3.2 方法重复性试验

4.2.3.3 方法稳定性试验

4.2.3.4 方法耐用性试验

4.2.4 苦参药材指纹图谱Ⅱ分析

4.2.4.1 苦参药材指纹图谱Ⅱ的获取

4.2.4.2 苦参药材指纹图谱Ⅱ的认证

4.2.4.3 不同产地苦参药材指纹图谱Ⅱ分析

4.2.5 苦黄注射液半成品指纹图谱Ⅱ分析

4.2.6 苦黄注射液指纹图谱Ⅱ分析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肿节风指纹图谱研究

5.1 肿节风HPLC指纹图谱研究

5.1.1 仪器与试剂

5.1.2 实验方法

5.1.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5.1.2.2 参照物溶液的配制

5.1.2.3 色谱条件的优化

5.1.2.4 方法学验证

5.1.3 结果与讨论

5.1.3.1 指纹图谱及共有峰的标记

5.1.3.2 不同来源药材指纹图谱比较

5.1.3.3 肿节风药材不同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

5.2 肿节风挥发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实验方法

5.2.2.1 挥发油的提取

5.2.2.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5.2.2.3 色谱条件

5.2.3 结果与讨论

5.2.3.1 不同产地、部位挥发油含量

5.2.3.2 GC指纹图谱方法学验证

5.2.3.3 不同部位挥发油GC指纹图谱比较

5.2.3.4 广东(龙潭,帽峰山)、江西两产地肿节风地上部分指纹图谱比较

5.2.3.5 同一产地不同季节比较

5.3 GC-MS研究肿节风挥发油化学成分

5.3.1 仪器与条件

5.3.2 样品处理

5.3.3 分析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中药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6.1 中药中有机氯、有机磷、菊酯类农药多残留筛选检测平台的建立

6.1.1 方法原理

6.1.2 实验部分

6.1.2.1 仪器与试剂

6.1.2.2 标准溶液制备

6.1.2.3 样品提取与净化

6.1.2.4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6.1.2.5 GC-MS测定

6.1.3 结果与讨论

6.1.3.1 样品提取净化

6.1.3.2 质谱检测模式的选择

6.1.3.3 特征离子的选择

6.1.3.4 GC-MS分析

6.1.3.5 方法学验证

6.1.3.6 方法应用

6.2 中药中多菌灵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以及工艺相关性研究

6.2.1 概述

6.2.2 实验部分

6.2.2.1 仪器与材料

6.2.2.2 标准溶液配制

6.2.2.3 样品处理

6.2.2.4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条件

6.2.3 结果与讨论

6.2.3.1 样品预处理方法

6.2.3.2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6.2.3.3 标准曲线

6.2.3.4 方法精密度

6.2.3.5 方法准确度

6.2.3.6 方法重现性

6.2.3.7 方法应用

6.2.4 中药多菌灵残留量与提取工艺的相关性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在读期间获得的成果和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6-02

相关论文

  • [1].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中药化学成分鉴定方法学研究[D]. 张玉峰.浙江大学2008
  • [2].现代化中药SFPA注射液及其HPLC指纹图谱法质量控制的研究[D]. 张煊.沈阳药科大学2003
  • [3].中药质量控制多维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研究[D]. 邹华彬.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
  • [4].基于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的中药物质基础辨识方法研究[D]. 张海江.浙江大学2004
  • [5].中药质量控制规范化及光谱相关色谱分析系统研究[D]. 王建军.第二军医大学2005
  • [6].茵栀黄注射液的化学指纹图谱与质量控制研究[D]. 靳守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
  • [7].中药的近红外光谱计算分析方法学研究[D]. 刘雪松.浙江大学2005
  • [8].中药鱼腥草及其注射液指纹图谱和谱效学研究[D]. 卢红梅.中南大学2006

标签:;  ;  ;  ;  ;  ;  ;  

苦黄注射液及若干药材质量分析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