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试验以高产油菜新品种HRS-1为材料,以播期、密度和施肥作为三因素,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找出适合该品种的栽培措施。结果表明:1油菜品种“HRS-1”,决策变量农艺措施为:29/8-2/9期间播种即生育期天数为244-248天,密度为26123-31230株/hm2,施肥681.23-836.40kg//hm2时,平均产量可达3750 kg/hm2以上。2在单因素对产量的效应分析中,密度对其的影响最大,播期和施肥次之。互作效应的影响为:施肥在零水平即312.5 kg/hm2时,播期越早,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增加;当播期推迟,随着密度的增大,产量反而有下降的趋势。密度在零水平即22500株/hm2时,早播,增加施肥量,产量增加,迟播,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反而呈减少趋势。播期在零水平即9/6时,施肥一定时,密度增加,产量增加,密度一定时,施肥增加,产量无明显变化,且高密度产量总体比低密度产量高,而施肥在不同密度水平下对产量的影响都不大。最后,通过边际产量效应分析得出该品种在实际栽培上,种植播期应取较迟的时期,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应取较高的水平。3播期对生育期有明显的影响,密度和施肥量对生育期影响不显著。播期、密度和施肥对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同播期、密度和施肥对株高,茎粗、累计单株绿叶片数、根颈粗都有影响:随着播期的提前、密度的减小和施肥量的增多,单株株高,茎粗、累计绿叶片数、根颈粗都增大。这三个因素中,播期对它们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密度和施肥对其有影响,但不如播期的明显。在适宜的密度范围内,上述农艺性状与产量呈正相关,产量随着农艺性状值的增大而提高。干物重分配随着生长中心的转移而转移,叶片干物重在蕾苔期达到最大值。随着后期叶片的衰退,重量转移至角果和茎枝等部位,各处理的单株干重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在本实验范围内,随着播期的提前、密度的减小和施肥量的增多,单株干物重增大;这三个因素中,播期对其的影响最为显著,大于密度和施肥对它的影响。另外,稀植可使单株干物重增加,但由于株数的减小,使得总产量没有明显优势外,随着单株干物重的增加,总体产量也呈增长趋势,在一定范围内,干物重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在整个生育期内,叶面积指数呈先增后减趋势,到蕾苔期达到最大值。随着播期的提前和密度的增大,叶面积指数增大,施肥量对叶面积指数影响不大。随着施量的增加,植物各器官含氮量呈增加趋势,播期和密度对其影响不显著;同时含磷量也受施肥量的影响,播期和密度对其影响不大;油菜各器官钾素含量随着生育进程变化不是很大,播期、密度和施肥这三个因素都对其影响不大。播期、密度和施肥对一枝分枝数有显著影响,除了密度影响,一次分枝数与群体产量呈正相关。在对单株有效角果数影响方面,播期、密度和施肥对其都有影响,且密度的作用明显大于播期和施肥。这三个因素对角粒数没有明显的影响,说明角粒数主要由品种遗传特性决定。而施肥对千粒重有显著影响,播期和密度对其影响不显著。4通过对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与通径分析得出:株数、角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成正相关,相关程度大小为株数(0.570)>角粒数(0.431)>千粒重(0.084),单株有效角果数与产量呈负相关(-0.028)。同时根据通径系数可知,在提高产量主面,株数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其次为角粒数和千粒重。单株有效角果数由于受密度的影响对产量起负相关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播期和密度对陇春33号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 2019(03)
- [2].玉米不同播期灌浆速度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16(20)
- [3].不同播期对马铃薯“丽薯6号”产量与产值的影响[J]. 云南农业科技 2015(02)
- [4].播期推迟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及应变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01)
- [5].播期对泛麦7030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 2019(06)
- [6].不同播期对漯花4087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19(07)
- [7].典型高温年不同播期一季稻产量差异及其原因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7(02)
- [8].播期和密度对苏玉29产量的影响[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10)
- [9].播期对冬小麦成穗能力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 2016(03)
- [10].播期对浚单20夏玉米生长状况及产量影响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3(03)
- [11].不同播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 现代化农业 2010(07)
- [12].连麦6号产量对播期和施氮比例互作的响应[J]. 江苏农业学报 2017(06)
- [13].播期对不同感温性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 2018(06)
- [14].播期对四川盆地宜栽杂交稻结实性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2)
- [15].播期对调控菜用大豆籽粒蔗糖形成关键酶活力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15(04)
- [16].不同播期对新冬32号植株生长的影响[J]. 新疆农垦科技 2014(04)
- [17].间套作中作物播期配置研究综述[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3(04)
- [18].播期对藜麦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05)
- [19].夏播不同播期对襄玉1317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种子科技 2019(03)
- [20].播期与砍收期对茎瘤芥瘤茎产量和菜形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2(22)
- [21].冬小麦不同播期最佳基本苗研究[J]. 天津农林科技 2011(04)
- [22].播期和密度对华麦1028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04)
- [23].播期和秧龄对杂交稻‘九优六号’产量的影响[J]. 作物研究 2017(03)
- [24].气候变暖对石家庄冬小麦最迟播期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 2015(08)
- [25].玉米不同播期与玉米粗缩病发生及产量的关系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26].节水条件下不同播期密度设计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7)
- [27].不同播期对大豆品质影响的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1(05)
- [28].不同播期对春播红小豆产量性状的影响[J]. 辽宁农业科学 2010(03)
- [29].优质专用马铃薯不同播期、免耕与翻耕栽培效果分析[J]. 耕作与栽培 2008(03)
- [30].不同播期对红小豆珍珠红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现代化农业 2020(09)
标签:油菜论文; 稀植论文; 回归正交旋转设计论文; 互作效应论文; 通径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