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管病变论文-王西朋,马志勇

外周血管病变论文-王西朋,马志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周血管病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糖尿病,外周血管病,MRI

外周血管病变论文文献综述

王西朋,马志勇[1](2019)在《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MRI血管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血管造影表现和MRI血管成像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临床疑似外周动脉病变的糖尿病足患者19例,对膝关节至踝关节区域中的下肢外周动脉采用叁维动态增强MRI血管成像(MRA)检查,观察小腿外周动脉累及状况,分析其窄小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MRA目标动脉呈现较佳,下肢各级血管均清楚呈现,血管解剖状态清楚,病变呈现清楚,无运动伪影和静脉重迭现象。小腿各血管段可见不同程度的窄小,腘动脉Ⅰ级38个,胫前动脉Ⅰ级26个,Ⅱ级和Ⅲ级各5个,Ⅳ级2个;胫后动脉Ⅰ级29个,Ⅱ级5个,Ⅲ级和Ⅳ级各2个;腓动脉Ⅰ级28个,Ⅱ级6个,Ⅲ级和Ⅳ级各2个。121个节段完好或轻微窄小,16个节段中度窄小,9个节段重度窄小,6个节段堵塞,窄小程度与临床表现呈正相关(r=0.0441,P<0.001)。结论叁维动态增强MRI血管成像技术能清楚显示糖尿病外周血管的异常状况,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足患者外周血管损坏MRA表现不尽相同。(本文来源于《医药论坛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张明,刘红斌[2](2019)在《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保守治疗联合介入治疗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血糖水平、血清胆红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行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清胆红素及脂联素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胆红素及脂联素水平比较,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较好,血清胆红素及脂联素水平较高,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结论与单纯保守治疗相比,联合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脂联素水平,同时较好的控制血糖,利于溃疡面或病足的恢复。(本文来源于《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梁兵[3](2019)在《介入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属于无传染性的代谢类疾病,以胰岛素分泌缺陷或生物作用受损引起的高血糖为特征,导致人体各组织慢性损害,出现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递增,危害逐渐扩大。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致死率极高,还易诱发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发病原理是由于患者体内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脂类代谢紊乱等,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影响。患者并发症发作后,血管动脉内膜出现损伤,渐有血栓形成,并有不同程度(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15期)

王华敏[4](2019)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对照组,参与研究者均行彩超检查,分析两组的斑块性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情况、IMT及颈动脉狭窄情况和。结果:观察组颈动脉斑块、纤维性斑块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复合性斑块占比(28.26%)低于对照组(50.00%),颈动脉狭窄闭塞发生率高于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率(86.96%)高于对照组(21.74%),IMT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IMT显着高于健康群体,斑块类型多为复合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医用影像学》期刊2019年06期)

刘娟,楚艳贞,牛锁成[5](2019)在《外周血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外周血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以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STEMI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记为研究组。另取同期于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60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并将研究组患者按照SYNTAX评分的不同分为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及重度病变组,分别比较叁组患者外周血vWF水平,并分析外周血vWF与STE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病变组外周血vWF水平高于轻度病变组与中度病变组,且中度病变组高于轻度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外周血vWF、CRP、WBC水平与STE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STEMI患者外周血vWF水平存在明显高表达,且与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存在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上早期诊断及评估STEMI患者的有效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刘要先,宋太民[6](2019)在《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应用介入治疗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应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漯河市中心医院2010年7月至2017年1月接收并行常规治疗的30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同期接收并行介入治疗的30例同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1)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3.33%,显着低于观察组的93.33%;(2)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0.0%,高于观察组的6.67%,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提升,但是观察组提升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积极采取介入治疗,不仅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任妍,张京玲[7](2019)在《外周血miR-26a与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浆微小核糖核酸(miR)-26a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收治且诊断明确的T2DM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分为两组,即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T2DM+CVD)组(患有脑梗死、心肌梗死或超声证实颈动脉或下肢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形成)42例,与T2DM未合并大血管病变(T2DM)组39例。另选择同期32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NC)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血糖、血脂等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血浆miR-26a表达水平,比较miR-26a在叁组间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叁组对象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NC组比,T2DM组及T2DM+CVD组血清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FC-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增高(P<0.05)。血浆miR-26a相对表达量叁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F=34.81,P<0.01),且依NC组、T2DM组、T2DM+CVD组之序递升。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iR-26a与HbA1c、LDL-C、TC及FPG呈正相关(r=0.469、0.276、0.244、0.304,P<0.05),与FC-P及病程呈负相关(r=-0.473、-0.264,P<0.05),与年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甘油叁酯无相关。结论 miR-26a在NC、T2DM、T2DM+CVD组呈梯度升高,提示miR-26a与T2DM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并且miR-26a表达水平可能受糖代谢调控。(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郭海宁[8](2019)在《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方法 :对我院放射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患者进行组研究,予以所有患者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分析,通过观察其图像表达内容,探讨针对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应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价值。结果:PWV,ABI,IMT及内皮功能(FMD)检测效果明显,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结论:MRI检测方式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活体检测中效果显着,具有重复性好,软组织分辨率高、辐射低等优势,有利于早期预防诊断,可有效避免心、脑、肾等脏器动脉血管硬化,值得推荐。(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06期)

董玉红,祝艳妮[9](2019)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1b和CD200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1b、CD200的表达水平并探究其与PCV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PCV患者86例(103眼)为研究对象(PCV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受试者外周血中CD11b+、CD200+、CD11b+CD200+单核细胞比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PCV患者玻璃体积血情况,眼底彩色照相检查PCV患者眼底病变情况,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PCV患者眼中血管病变情况,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PCV患者病变位置并进行比较。结果 PVC患者外周血中CD11b+、CD200+、CD11b+CD200+单核细胞百分比均显着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PVC患者外周血中CD11b+单核细胞百分比与患者视网膜下出血情况、病变区域大小、息肉状病灶数及疾病分型有关(P <0. 05),与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病变眼数目及病变位置无关(P> 0. 05)。PVC患者外周血中CD200+、CD11b+CD200+单核细胞百分比与患者视网膜下出血情况、病变区域大小、息肉状病灶数及疾病分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病变眼数目及病变位置均无关(P> 0. 05)。CD11b+单核细胞比例与CD200+、CD11b+CD200+单核细胞比例无明显相关性(P> 0. 05); CD200+单核细胞比例与CD11b+CD200+单核细胞比例无明显相关性(P> 0. 05)。结论 PCV患者外周血中CD11b+单核细胞比例显着增加,与患者视网膜下出血情况、病变区域大小、息肉状病灶数及疾病分型有关,可能作为评估PCV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生物指标。(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9年03期)

王辉,冯莉[10](2019)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的价值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共62例,时间段为2017年5月12日至2018年5月12日,对所有患者分别给予单纯二维超声与二维超声结合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方式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率。结果二维超声+CDFI组对腹主动脉、肾动脉、肱动脉、股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的诊断率均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组,P<0.05。结论对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式的效果显着,利于提高疾病诊断率,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11期)

外周血管病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保守治疗联合介入治疗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血糖水平、血清胆红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行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清胆红素及脂联素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胆红素及脂联素水平比较,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较好,血清胆红素及脂联素水平较高,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结论与单纯保守治疗相比,联合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脂联素水平,同时较好的控制血糖,利于溃疡面或病足的恢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周血管病变论文参考文献

[1].王西朋,马志勇.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MRI血管成像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9

[2].张明,刘红斌.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9

[3].梁兵.介入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效果[J].人人健康.2019

[4].王华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

[5].刘娟,楚艳贞,牛锁成.外周血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

[6].刘要先,宋太民.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应用介入治疗的效果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7].任妍,张京玲.外周血miR-26a与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研究.2019

[8].郭海宁.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9].董玉红,祝艳妮.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1b和CD200的表达及意义[J].河北医药.2019

[10].王辉,冯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大动脉炎外周血管病变的价值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标签:;  ;  ;  ;  

外周血管病变论文-王西朋,马志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