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EH)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除了心脏和血管本身的疾患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体液调节的失常在高血压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体液因素在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不容忽视。脑钠素(BNP)是人体分泌的一种内源性利钠肽,是多种病理因素导致心功能受损时,心室产生的一种代偿性保护因子。随着高血压的进展,持续升高的血压可导致心肌肥厚,研究证实左室肥厚(LVH)是影响预后的重要标志,因其可加速冠脉血管粥样硬化的发展,加重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梗死、猝死、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本实验通过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以该指标判定EH患者左室的肥厚程度,旨在研究EH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MI的相互关系,从而进一步探讨BNP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中的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在观测降压疗效的同时检测体液因子的变化,进而研究体液因素在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本实验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药物(苯那普利、缬沙坦、缬沙坦+小剂量利尿剂)干预,观察降压过程中血浆BNP水平的变化,并对比三种治疗的异同。方法选择2005年11月至2006年6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5mmHg≤坐位舒张压≤110mmHg,140mm Hg≤坐位收缩压≤180 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其他器质性心脏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经2周药物洗脱期,分别服用缬沙坦80 m g,每日1次或苯那普利10 m g,每日1次或缬沙坦80 m g +双氢克尿噻12.5 m g,每日1次。患者每日7∶00~9∶00服药,共服4周,治疗前后空腹留取血液标本,试验期间禁用其它一切影响血压的药物。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程、家族史、心率、血压等一般情况,研究对象均行三大常规、生化、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全部标本的脑钠素值,记录超声心动图学指标(LVDd、IVS、LVPW、EF及E /A)。通过超声心动图(UCG)判定所有研究对象的左室肥厚情况(LVMI:男≥122 g/m2 ,女≥115g/m2),对比左室肥厚者与非肥厚者的血浆脑钠素水平,将超声心动图学的有关指标与脑钠素水平做相关性分析。比较三组药物降压前后脑钠素水平的变化,并对比三组治疗的异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血浆脑钠素水平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检验用直线回归和相关分析,降压治疗前后自身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三组药物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认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在本研究中,1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其中男性62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53.28±12.14)岁。苯那普利组38例,平均年龄(54.57±11.49)岁;缬沙坦组39例,平均年龄(53.16±12.23)岁;缬沙坦+双氢克尿噻组39例,平均年龄(52.05±12.86)岁。三组患者性别比及年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其余如血压水平、心率、体重指数、病程等指标的比较亦无显著差异均(P > 0.05)。根据超声心动图学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诊断标准:共检测出左室肥厚(LVH组)者38例,其BNP水平较无左室肥厚者(无LVH组)明显升高,而E/A比值和EF(%)较无左室肥厚者明显降低。血浆脑钠素与LVM I呈显著正相关( r = 0. 595,P < 0. 01),与E /A比值呈显著负相关( r = - 0. 376,P < 0. 01),与EF呈显著负相关(r = - 0. 628,P < 0. 01)。与用药前相比,三组都取得了明显的降压疗效(均P <0.05);与单用苯那普利和缬沙坦相比,缬沙坦+小剂量双氢克尿噻组对收缩压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 >0.05),而降低舒张压的效果较显著(P <0.05)。用药前后平均BNP水平:苯那普利组降低2.985±6.460 pg/ml、缬沙坦组降低2.949±8.908 pg/ml、缬沙坦+双克组降低6.827±8.181 pg/ml,各组自身的脑钠素水平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组间比较:缬沙坦+双克组较其他两组脑钠素水平变化明显(均P < 0.05),而苯那普利组与缬沙坦组之间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1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LVH)者的BNP水平较无肥厚者明显升高,左室质量指数(LVMI)与BNP水平呈明显负相关,表明BNP在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发生发展过程有重要作用。同时,E/A比值、EF(%)与BNP水平呈明显负相关。2苯那普利和缬沙坦两种药物具有很好的降压疗效,同时能显著降低EH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但对BNP的影响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3与单用苯那普利或缬沙坦相比,缬沙坦+小量利尿剂降低舒张压效果较显著,同时对BNP的影响也较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节律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探讨[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6(06)
- [2].生活方式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效果观察[J]. 柳州医学 2008(03)
- [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 2020(02)
- [4].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抑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03)
- [5].原发性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模式对预防并发症的作用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01)
- [6].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危险因素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 2020(01)
- [7].原发性高血压社区防治中健康管理的应用作用[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02)
- [8].血红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舒张压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01)
- [9].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与血糖血脂水平关系[J]. 华南预防医学 2020(02)
- [10].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06)
- [11].药师参与原发性高血压慢病管理中的作用[J]. 江西医药 2020(06)
- [12].护理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院外生活方式的影响[J]. 西藏医药 2020(02)
- [13].半夏白术天麻汤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世界中医药 2020(16)
- [14].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05)
- [15].观察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价值[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9(05)
- [16].青年人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06)
- [17].原发性高血压防治研究[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05)
- [18].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12)
- [19].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26)
- [20].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 2019(04)
- [21].无创心排在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应用价值[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18)
- [2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20)
- [23].新疆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相关遗传基因分析及与易感相关性研究[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9(10)
- [24].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对比[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22)
- [25].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管理与效果研究[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8(01)
- [26].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分析[J]. 预防医学 2018(02)
- [27].心理情绪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8(06)
- [28].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与护理[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09)
- [29].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与临床意义[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15)
- [30].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功能损害相关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8(12)
标签:原发性高血压论文; 脑钠素论文; 左室肥厚论文; 左室质量指数论文; 缬沙坦论文; 苯那普利论文; 双氢克尿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