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由Magnaporthe grisea(Hebert)Barr引起的稻瘟病是世界性水稻病害,对世界粮食产量有着重要影响。实践证明,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开展稻瘟病持久抗源抗性特征的分析研究,将为持久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从而获得稳定持久的抗瘟性品种。本文对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保存的抗源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对其中重要抗源进行田间抗病性、抗谱测定,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背景分析,为稻瘟病抗源的改造与利用及抗病育种提供参考。其结果如下:1从770份水稻抗源材料中选出80份抗性较好的抗源材料进行田间数据统计和室内拷种。并对这80份抗源的叶瘟、颈瘟病级调查结果结合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可见叶瘟、颈瘟病级与这六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相关系数均较低。这说明不能单单靠农艺性状来判断材料的抗病性强弱。2在不同生态区对选出的20份材料进行抗性调查,据结果可以看出20份抗源材料抗性差异不大,其中R710和R707的叶瘟、颈瘟发病相对于其它材料较轻,是抗性较好的抗源材料。3通过抗病频率测定,发现抗瘟丝苗1号、IR60937-40-3-1-3(89)的抗病频率达到了100%,91947-3的抗病频率达到94.87%,抗菌较宽。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于1982年育成的抗源姊妹系,谷梅1号、谷梅2号、谷梅3号、谷梅4号、谷梅5号的抗菌谱分别为92.31%、89.74%、84.62%、94.87%、89.74%。相关性分析得到叶、颈瘟与抗谱的均呈负相关,即叶、颈瘟病级越高抗菌谱越窄,叶、颈瘟病级越低抗菌谱越宽。4利用5对RGA引物,分别对20份抗源材料和17单基因系材料进行PCR扩增。聚类分析表明,在0.72的遗传相似水平,可以将其划分为6个宗谱,其中第Ⅲ宗谱为优势宗谱,有6份材料,所占比例为30.00%。通过单基因材料电泳图谱的分析,可看到在引物RGA2的图谱的600bp、150bp、400bp、320bp位上有特异性条带出现;引物RGA1电泳图上300bp左右有特异性带,将这5个特意带回收,重新扩增,从电泳图上可看到清晰条带。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种新型阻抗源AC/AC变换器[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23)
- [2].单相电压型准阻抗源AC-AC变换器[J]. 现代电子技术 2016(14)
- [3].单相准阻抗源AC-AC变换器[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4].辣椒品种益都红苗期抗源筛选技术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09(07)
- [5].杂交稻亲本和抗源的稻瘟病抗性表现与联合抗病性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05)
- [6].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性鉴定方法及抗源筛选的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05)
- [7].杂交水稻主要亲本和抗源及其相互双列杂交组合的抗性评价[J]. 福建稻麦科技 2008(04)
- [8].基于阻抗源的单相光伏并网系统研究[J]. 四川电力技术 2010(06)
- [9].红麻抗炭疽病鉴定的影响因素及抗源种质筛选[J]. 福建农业学报 2011(02)
- [10].广西稻瘿蚊生物型监测及广谱抗源发掘[J]. 江西农业学报 2020(09)
- [11].广谱抗源H4中2个主效抗病基因的单基因系构建及评价[J]. 江苏农业学报 2017(01)
- [12].水稻新抗源海选E32的纹枯病抗性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0(11)
- [13].电动汽车双向阻抗源逆变器分析与控制[J]. 电力电子技术 2009(11)
- [14].阻抗源电流型变流器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J].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16(08)
- [15].三相电压型准阻抗源AC~AC变换器[J]. 电子器件 2018(03)
- [16].小麦叶锈病新抗源筛选[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05)
- [17].普通野生稻抗源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遗传分析[J]. 植物病理学报 2010(02)
- [18].大豆广谱抗源对SMV优势株系的抗性遗传和等位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6(S1)
- [19].安徽省SMV株系的鉴定及其抗源筛选[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4(03)
- [20].大功率变流技术与应用(四)——升-降压逆变器[J]. 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 2008(02)
- [21].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赤霉病抗源筛选及其利用[J]. 分子植物育种 2010(05)
- [22].抗源西科麦2028抗条锈病遗传的初步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 2016(05)
- [23].小麦新抗源贵农775抗条锈性特征与遗传分析[J]. 遗传 2012(12)
- [24].电动汽车双向阻抗源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36)
- [25].小麦条锈病抗源S2199抗病基因分子标记及其与Yr5的关系[J]. 作物学报 2008(03)
- [26].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抗源筛选及关联SNP位点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20(07)
- [27].赤星病抗源叶片衰老期丙二醛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变化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5(02)
- [28].玉米优异抗源的引进与创新利用研究[J]. 玉米科学 2011(03)
- [29].基于阻抗源逆变器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变流系统综述[J].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19(06)
- [30].贵州小麦品种(抗源)苗期抗条锈性鉴定[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