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官商合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官商合办,浙江银行,官商,官股,地方银行,总分行制,浙江实业银行,股本,华资银行,商业银行
官商合办论文文献综述
林振荣[1](2020)在《从官商合办到官商分股》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银行采取总分行制,不久即增设上海分行。除总办朱晓南驻杭州外,会办樊时勋与朱衡斋均常驻上海,钞票发行也是杭沪两行各半。杭行址杭州扇子巷,经理丁以成;沪行在上海北京路39号,经理孙衡甫(1911年孙离职出任四明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接替者高宝坤)。1911(本文来源于《中国银行保险报》期刊2020-01-10)
林振荣[2](2020)在《从官商合办到官商分股》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12月17日,在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2015秋季古籍艺术品专场拍卖”中,有一份“官商合办浙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永远花红执照”悄然亮相(图1),因与古籍碑帖及连环画混杂一起上拍(揣度系隐身于善本夹层里才劫后余生幸存下来),其时艺术品拍卖尚(本文来源于《中国银行保险报》期刊2020-01-03)
陈爱兰[3](2016)在《论贻谷筹办东西路垦务公司的“官商合办”》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清廷为充盈国库在蒙地进行"移民实边"政策。光绪二十八年(1902)派贻谷为督办蒙务大臣,负责全面开垦西盟垦务。贻谷在任六年间设立东西路垦务公司,创设"官商合办"经营模式。但随后不久贻谷便以各种理由提出撤还官商各股,光绪叁十年(1904)垦务公司股份基本上已经逐渐转成了由贻谷等垦务大臣们所掌控的"私股",已无"官商合办"性质。故,东西路垦务公司,前期虽有"官商合办"性质,但到中后期已无"官商合办"性质,只不过成为贻谷等各垦员牟利工具而已。(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6年17期)
经沁言[4](2012)在《青溪铁厂为何昙花一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贵州省镇远县青溪镇的北岸,有一座古老苍凉的寺庙,名叫万寿宫。古寺左侧沿河伫立着一道数百米长的石堤围栏,堤内是长满庄稼的绿色原野。在沧桑的历史岁月中,这片广袤肥沃的土地上曾经闪耀过短暂的辉煌。晚清时期,这里兴建了中国近代最早、最大的官商合办钢铁企业——青(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报》期刊2012-12-15)
蔡礼强,左玉河[5](2011)在《从废约自办到官商合办:杨度与清末粤汉铁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粤汉铁路废约自办运动中,杨度以留学生总代表的身份奔走呼吁,为收回粤汉铁路起了重要作用。在废约自办之初,杨度倡导湘、鄂、粤叁省合力商办,反对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但清政府并没有采纳其建议,而是采用了叁省各筹各款、各修各路的修路方针。当清政府这种方案遇到困难后,杨度转而赞成借款修路和官商合办,主张按照"分而不分,合而不合"原则,商股由湘、鄂、粤叁省商人筹集;官股则由政府想办法,将用人、路工和资本统一起来。这种"官商合办"方式既有利于早日完成铁路工程,又有利于解决当时存在的矛盾。杨度明确反对将铁路收归国有,劝说邮传部采用官商合办的方式,准许商民附股,俯恤商艰、体谅民情,与人民共享铁路之利,国家单独承担各种损害。但杨度的建议仍然未被采用。清政府顽固地坚持"铁路国有"政策,从而引起声势浩大的保路风潮并最终导致了覆灭。(本文来源于《湖南社会科学》期刊2011年04期)
高新伟[6](2009)在《近代官商合办公司的治理问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官商合办公司作为官方与民间妥协、合作形成的一种企业形式,由于特殊的股权结构而在治理方面首先表现为不同性质的股东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博弈的结果往往是政府及其官员利用行政权取得公司的控制权,并由此决定了公司的治理走向。行政权凌驾于股权之上并不符合公司治理的要求,因而必然会产生严重问题。但是,由于传统权力格局的原因,官商合办公司尽管存在诸多弊端,却仍在近代中国成为主流的一种公司形式。(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郑会欣[7](2007)在《从官商合办到国家垄断:中国茶叶公司的成立及经营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茶叶公司是战前实业部联合地方政府和茶叶界商人共同出资成立的一家官商合办公司。抗战爆发后,中国政府为了保证易货产品的收购和销售,决定对茶叶等重要农矿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同时决定对中国茶叶公司进行增资改组,即国家以强制性的手段将商股及地方官股退还,再全数注入并增加资本,使之承担对全国茶叶的收购、储存、运输及销售的任务,并成为战时国家实施统购统销、垄断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工具。(本文来源于《历史研究》期刊2007年06期)
郑会欣[8](2007)在《从官商合办到国家垄断——中国茶叶公司的成立及经营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即于军事委员会之下设立贸易调整委员会(后易名贸易委员会,改隶财政部),首先对某些重要的出口农矿产品实施统制,其后并在贸易委员会之下相继成立(或改组)复兴商业公司、中国茶叶公司和富华贸易公司,负责桐油、茶叶、猪鬃、生丝、羊毛等农产品(本文来源于《一九四○年代的中国(上卷)》期刊2007-08-01)
何品[9](2006)在《从官办、官商合办到商办:浙江实业银行及其前身的制度变迁(1908-1937)》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实业银行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华资私营商业银行。其最早的前身是浙江官钱局,开办于1908年,系官办地方金融机构。1909—1910年间,浙江官钱局改组为浙江银行。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浙江银行改组为中华民国浙江银行。至1915年,中华民国浙江银行改组为浙江地方实业银行。上述叁家银行均系官商合办的股份制银行,具有地方银行职能,并兼营商业银行业务。在浙江地方实业银行时期,官商股东间长期存在矛盾,1921年为了银行增加资本并修改章程,官商股东矛盾升级,关系进一步恶化,并从银行内部股东矛盾上升为银行与省政府、省议会的外部矛盾。经过长时间对峙僵持后,由于分歧无法消除,官商股东最终于1923年达成协议,取消官商合作,拆分股本。官商合办的浙江地方实业银行被分割为官办的浙江地方银行和商办的浙江实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成立以后,制度日渐完善,管理趋于正常,业务连续发展,实力不断加强,不求规模经营,赢利相当可观,与另二家总行同样设在上海的私营商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关系密切,被银行业界合称“南叁行”。从1908年至1937年,浙江实业银行及其前身在30年左右时间内发生的历史变迁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本文从制度的层面考察浙江实业银行及其前身的历史变迁,探究从官办的浙江官钱局,到官商合办的浙江银行、中华民国浙江银行、浙江地方实业银行,再到商办的浙江实业银行,在这段复杂的历史变迁过程中,银行制度在章程规则、资本结构、组织机构、人事、业务、会计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和传承,以期较为全面而深入地揭示浙江实业银行及其前身的历史发展面貌。(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6-10-20)
周军[10](1991)在《晚清“官商合办”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清朝政府与民间合力举办的近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一个显着变化,就是“宫督商办”的衰落和“官商合办”的兴起。关于官督商办,学术界论述已多;至于官商合办,有关着述或语焉不详,或将其与官督商办等量齐观。实际上,无论是在投资形式还是在经营机制上,官商合办较之官督商办均有较大区别。作为一种政府(本文来源于《云南财贸学院学报》期刊1991年03期)
官商合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5年12月17日,在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2015秋季古籍艺术品专场拍卖”中,有一份“官商合办浙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永远花红执照”悄然亮相(图1),因与古籍碑帖及连环画混杂一起上拍(揣度系隐身于善本夹层里才劫后余生幸存下来),其时艺术品拍卖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官商合办论文参考文献
[1].林振荣.从官商合办到官商分股[N].中国银行保险报.2020
[2].林振荣.从官商合办到官商分股[N].中国银行保险报.2020
[3].陈爱兰.论贻谷筹办东西路垦务公司的“官商合办”[J].兰台世界.2016
[4].经沁言.青溪铁厂为何昙花一现[N].中国冶金报.2012
[5].蔡礼强,左玉河.从废约自办到官商合办:杨度与清末粤汉铁路[J].湖南社会科学.2011
[6].高新伟.近代官商合办公司的治理问题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7].郑会欣.从官商合办到国家垄断:中国茶叶公司的成立及经营活动[J].历史研究.2007
[8].郑会欣.从官商合办到国家垄断——中国茶叶公司的成立及经营活动[C].一九四○年代的中国(上卷).2007
[9].何品.从官办、官商合办到商办:浙江实业银行及其前身的制度变迁(1908-1937)[D].复旦大学.2006
[10].周军.晚清“官商合办”论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