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靠性框图的配电网接线模式薄弱环节研究

基于可靠性框图的配电网接线模式薄弱环节研究

论文摘要

配电网处于电力系统的末端,而且直接与用户相连,整个电力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最终都必须通过它来实现和保障。在城市中压配电网的规划和改造中,网架结构非常重要,而接线模式则是网架结构的反映。因此,配电网接线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负荷点可靠度的高低是接线模式优劣的反映。为了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有必要研究分析各种接线模式所带负荷点的可靠度变化规律及其薄弱环节,以及在满足可靠度要求条件下能带的最大负荷点数,以便为电网的规划、运行、维护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针对常用的接线模式,对其进行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并依据可靠性框图理论,建立了常用接线模式的可靠性框图,为更复杂接线模式的可靠性框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本文给出了一种分析电网薄弱环节的方法,即利用可靠性重要度分析法确定网络的薄弱环节,并定义了可靠性重要度参数的计算公式,为分析电网的薄弱环节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上述方法,对常用接线模式的各个负荷点进行静态薄弱环节分析,找出各个负荷点的薄弱环节,并计算得出常用接线模式所带负荷点的可靠度变化规律,为电网的规划和实施提供参考。同时,本文对常用接线模式所带负荷点的数量进行了研究分析,在符合规划地区实际参数要求的条件下就能够计算得出各种接线模式能带的最大负荷点数量。并针对线路可靠度对常用接线模式所带负荷点可靠度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得出线路可靠度影响负荷点可靠度的规律,为电网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常用接线模式的动态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在时间变化条件下研究线路对各负荷点可靠度影响的规律,为线路的维护提供参考。通过对实际电网的计算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和分析方法能有效地分析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力系统可靠性研究概述
  • 1.1.1 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 1.1.2 电力系统可靠性研究发展状况
  • 1.2 配电系统可靠性研究概述
  • 1.2.1 配电系统研究的特点
  • 1.2.2 配电系统可靠性研究的任务
  • 1.2.3 配电系统可靠性研究的意义
  • 1.3 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基本知识
  • 2.1 设备可靠性的基础知识
  • 2.2 可靠性框图的基础知识
  • 2.2.1 可靠性框图的概念
  • 2.2.2 常见的可靠性逻辑关系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配电网常用接线模式及其可靠性框图
  • 3.1 10kV 配电网几种常用接线模式简介
  • 3.1.1 单辐射接线
  • 3.1.2 手拉手接线
  • 3.1.3 三供一备接线
  • 3.2 各种接线模式的可靠性评估
  • 3.2.1 单辐射接线模式可靠性评估
  • 3.2.2 手拉手接线模式可靠性评估
  • 3.2.3 三供一备接线模式可靠性评估
  • 3.2.4 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可靠性评估的缺点
  • 3.3 各种接线模式的可靠性框图
  • 3.3.1 单辐射接线可靠性框图
  • 3.3.2 手拉手接线可靠性框图
  • 3.3.3 三供一备接线可靠性框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配电网接线模式的可靠性薄弱环节研究
  • 4.1 元件的可靠性重要度的计算公式
  • 4.2 本研究中的假设条件
  • 4.3 典型接线模式的静态薄弱环节分析
  • 4.3.1 单辐射接线模式静态薄弱环节分析
  • 4.3.2 手拉手接线模式静态薄弱环节分析
  • 4.3.3 三供一备接线模式静态薄弱环节分析
  • 4.3.4 三种接线模式静态条件下的对比分析
  • 4.4 各种接线模式的动态薄弱环节分析
  • 4.4.1 单辐射接线模式动态薄弱环节分析
  • 4.4.2 手拉手接线模式动态薄弱环节分析
  • 4.4.3 三供一备接线模式动态薄弱环节分析
  • 4.4.4 三种接线模式动态薄弱环节对比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算例分析
  • 5.1 边界条件
  • 5.2 配电网络中负荷点可靠度计算结果
  • 5.3 配电网络薄弱环节计算结果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LTE-M系统综合承载组网可靠性研究[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0(01)
    • [2].可维修航天器的可靠性度量与建模方法[J].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6(06)
    • [3].基于马尔科夫模型与可靠性框图模型的硬件失效评估研究[J]. 电子设计工程 2019(18)
    • [4].基于可靠性框图的轨道客车司机操作台可靠性分析[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18(06)
    • [5].油井压力测试系统可靠性框图分析[J]. 传感技术学报 2016(01)
    • [6].浅析输气管道SCADA系统安全评估方法[J]. 无线互联科技 2015(16)
    • [7].基于可靠性框图的SIL验证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 2019(08)
    • [8].基于故障树的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与预测[J]. 微计算机信息 2009(34)
    • [9].航天器精度测量系统可靠性探讨[J].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8(02)
    • [10].基于可靠性框图的舰船电力系统可靠性建模[J]. 船电技术 2019(S1)
    • [11].基于高层建筑火灾特点的防火设计应用与研究[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0(05)
    • [12].基于可靠性框图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15)
    • [13].光纤通信传输典型设备可靠性模型研究[J]. 半导体光电 2015(05)
    • [14].弹道修正弹系统可靠性分析[J]. 舰船电子工程 2011(09)
    • [15].掘进机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建模与分析[J]. 煤矿机械 2015(05)
    • [16].基于可靠性框图法的安全功能失效概率定量分析[J].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08(02)
    • [17].考虑多阶段任务的舰船任务可靠性分配方法[J].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2014(03)
    • [18].一种可靠性框图的异构系统可用性评价模型[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6(03)
    • [19].某复杂热力系统任务可靠性研究[J]. 装备制造技术 2015(01)
    • [20].港铁探伤车RAMS项目的特点及分析[J]. 铁道机车与动车 2014(01)
    • [21].22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研究[J]. 河北工业科技 2018(02)
    • [22].某新型船舶气象仪可靠性指标的计算与验证[J]. 中国修船 2011(06)
    • [23].反应堆高阶冗余系统的相关-动态可靠性分析[J]. 核动力工程 2011(01)
    • [24].基于可靠性框图的可靠性建模研究[J]. 工程设计学报 2011(06)
    • [25].末敏弹系统可靠性研究[J]. 兵工自动化 2009(09)
    • [26].多电飞机飞行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8(32)
    • [27].直流输电换流阀主电路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S1)
    • [28].大规模复杂网络的电力通信可靠性评估算法研究[J]. 陕西电力 2014(07)
    • [29].系统可靠性结构识别方法[J]. 计算机应用 2014(11)
    • [30].基于事件的系统可靠性参数仿真算法[J].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2(04)

    标签:;  ;  ;  ;  ;  

    基于可靠性框图的配电网接线模式薄弱环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