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的共识。农业作为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基础性产业,在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影响和依赖最大的产业,其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整个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循环经济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范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股潮流和趋势,也是宁夏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研究根据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的特征,将循环经济引入经济落后与生态环境脆弱并存的宁夏的农业发展中,在对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理论阐述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宁夏各地区自然环境、气候、资源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提出各具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对之进行结构、功能和效益分析,进而提出促进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最终目的在于使宁夏农业发展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和环境容量,促进农业生产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推动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统一,实现宁夏农业可持续发展。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对可能创新之处作了说明。第二章循环经济与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本章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对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内涵、实施原则和运行模式、主要特征、发展层次、与传统农业经济的区别等基本内容进行理论探讨和阐述,形成研究工作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宁夏农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分析。采用SWOT分析法对宁夏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识别,定性分析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结果表明: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地理区位优势、农业资源优势、农产品质量品质优势和区域特色农业优势等四大优势;劣势是经济实力和科技力量较弱、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资源严重短缺、科学管理基础薄弱;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机遇是,传统农业中的循环思想和实践为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业的自然属性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具有天然的适应性,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所处历史阶段的特点,为宁夏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威胁是,农业循环经济存在外部性与市场机制失灵问题,缺乏利益驱动机制,存在成本、价格障碍和认识障碍,法律法规政策及规划、标准建设比较滞后,农业投入不足、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对宁夏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定量化界定表明,宁夏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偏前阶段;运用克拉森分类方法,对宁夏在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定位定量研究表明,宁夏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处于扩张过程中的欠发达区。从而对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现实背景做出了比较完整的分析。第四章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提出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原则和构建方法,建立了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对障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7年10年间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2007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是1998年的1.5倍,年均增长速度为4.61%。从各分类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来看,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循环利用和人口系统3类指标的评价值均高于1998年的水平,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环境安全指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2006年起评价值高于1998年的水平。而资源减量投入指标的评价值呈现出先下降后平稳的趋势,所有评价值均低于1998年的水平,2007年的评价值是1998年的58%。说明1998年至2007年间,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经济社会因素和资源循环利用因素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动作用明显,而资源减量投入和环境安全成为制约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障碍度分析表明,2007年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集中于资源减量投入和环境安全方面,与前面的分析正好吻合。第五章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提出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思路、构建内容、构建方法与步骤。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宁夏22个县(市、区、开发区)进行聚类分析,分为山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沙化地农业区、黄河水灌溉农业区和盐碱地农业区5大分区。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分区自然、气候、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农业产业结构的差异,构建出经济作物综合开发模式、“种植业—沼气—畜牧业”模式、“温棚—畜舍—沼气”三位一体模式、稻田养殖立体模式、“粮—薯—菌—畜—沼”模式、荒漠牧业和生态沙产业模式及“粮—菜—瓜果—牧”模式等宁夏应当重点推广的农业循环经济具体模式。第六章宁夏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试验定量分析。以“温棚—畜舍—沼气”三位一体模式为例,对构建的模式进行结构分析、功能分析和综合效益预分析,验证所拟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通过温室内小气候测量、土壤肥力测定、猪生长及饲料、排泄物调查、沼气量及蔬菜产量和营养测定,结果表明:与露天猪舍相比,生态大棚中的猪生长快而粮食饲料消耗少;与户用沼气池相比,生态大棚中的沼气池可运转更长天数,生产更多沼气,尤其是在冬季;与普通大棚蔬菜相比,生态大棚中的黄瓜和番茄不仅产量显著提高,而且其维生素C含量也增加了。结构分析表明,这是一种形式上三位一体(沼气池、畜舍、生态大棚),内容上五结合(种植、养殖、生态、环保和能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新型生产模式。家畜的粪尿及时为沼气池填料,沼气池随时提供沼气、沼渣和沼液,沼气用于生活能源和为温室增温,沼渣和沼液为蔬菜提供优质肥料,沼气池上面建畜舍为家畜保温退湿,家畜呼出的二氧化碳为蔬菜光合作用提供物质条件,蔬菜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又清新了畜舍内的空气。功能分析表明,在由种菜、养猪和沼气生产连接而成的良性循环系统中,各种营养物质、生物能和太阳能都得到了有效利用。全系统辅助能产投比为0.51:1;种植亚系统能量投入的产投比为6.30:1,光能利用率为2.15%;饲养亚系统的能量产投比为0.55:1;沼气亚系统能量产投比为0.42:1。综合效益分析表明,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七章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从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领导、建立政策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运行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科技支撑、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载体培植力度、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以保证农业循环经济系统能够按预期目标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关于循环经济
  • 1.3.2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循环经济与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 2.1 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 2.1.1 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
  • 2.1.2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2.1.3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
  • 2.1.4 循环经济的实施原则及运行模式
  • 2.1.5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 2.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 2.2.1 农业循环经济的涵义及与传统农业经济的区别
  • 2.2.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基础
  • 2.2.3 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 2.2.4 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 2.2.5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层次
  • 2.2.6 物质流分析与农业循环经济
  • 第三章 宁夏农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分析
  • 3.1 宁夏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基本情况
  • 3.1.1 自然环境特征
  • 3.1.2 经济发展水平
  • 3.1.3 资源禀赋
  • 3.2 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 3.2.1 宁夏农业特色产业布局情况
  • 3.2.2 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进展
  • 3.2.3 宁夏农业发展趋势
  • 3.3 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
  • 3.3.1 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优势(Strengths)
  • 3.3.2 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劣势(Weaknesses)
  • 3.3.3 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机遇(Opportunities)
  • 3.3.4 宁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威胁(Threats)
  • 第四章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4.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目标
  • 4.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 4.2.1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4.2.2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3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 4.2.4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确定与说明
  • 4.2.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6 对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3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诊断方法
  • 4.4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4.5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因素分析
  • 4.5.1 单项指标障碍度分析
  • 4.5.2 分类指标障碍度分析
  • 第五章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 5.1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5.1.1 模式应遵循农业自身发展规律,发挥农业自身优势
  • 5.1.2 模式应因地制宜,具备良好的区域适宜性
  • 5.1.3 模式应坚持技术驱动,以市场为导向
  • 5.1.4 模式应坚持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 5.1.5 模式应注重整体性、稳定性,实现"三效统一"
  • 5.2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的内容
  • 5.2.1 时空结构构建
  • 5.2.2 食物链构建
  • 5.2.3 环境与生态形象构建
  • 5.2.4 物质与资金投放和输入输出构建
  • 5.2.5 技术体系构建
  • 5.2.6 面向对象(农民)的构建
  • 5.2.7 系统集成与优化
  • 5.3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的方法与步骤
  • 5.3.1 系统环境辨识
  • 5.3.2 系统诊断
  • 5.3.3 系统综合分析
  • 5.3.4 系统优化设计
  • 5.3.5 系统决策、方案实施与反馈
  • 5.4 宁夏可供借鉴的主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述评
  • 5.4.1 以沼气发酵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 5.4.2 以食物链组装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 5.4.3 以农林牧复合为特征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 5.4.4 以生态位立体开发利用为重点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 5.5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分区
  • 5.5.1 分区原则
  • 5.5.2 聚类分析
  • 5.6 宁夏各分区主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与设计
  • 5.6.1 山地农业区(分区Ⅰ)
  • 5.6.2 旱作农业区(分区Ⅱ)
  • 5.6.3 沙化地农业区(分区Ⅲ)
  • 5.6.4 黄河水灌溉农业区(分区Ⅳ)
  • 5.6.5 盐碱地农业区(分区Ⅴ)
  • 第六章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试验定量分析—以"温棚-畜舍-沼气"模式为例
  • 6.1 试验设计
  • 6.2 试验结果
  • 6.2.1 种植亚系统结果
  • 6.2.2 饲养亚系统结果
  • 6.2.3 沼气亚系统结果
  • 6.3 结构分析
  • 6.4 功能分析
  • 6.4.1 种植亚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
  • 6.4.2 饲养亚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
  • 6.4.3 沼气亚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
  • 6.4.4 全系统的能量输入与输出
  • 6.5 综合效益预分析
  • 6.5.1 经济效益预分析
  • 6.5.2 生态效益预分析
  • 6.5.3 社会效益预分析
  • 第七章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
  • 7.1 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
  • 7.2 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领导
  • 7.3 建立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 7.4 健全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 7.5 完善农业循环经济运行机制
  • 7.6 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 7.7 强化科技支撑
  • 7.8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 7.9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载体培植力度
  • 7.10 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建设
  • 7.11 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
  • 7.12 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