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低温储存容器机械环境试验研究

空间低温储存容器机械环境试验研究

一、空间低温贮存容器力学环境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亮亮[1](2020)在《百吨级球墨铸铁核乏燃料容器铸造工艺优化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核电发展迅速,对乏燃料贮运容器需求快速增加。与其他材质的贮运容器相比,球墨铸铁核乏燃料容器具有高完整性、优良的辐射屏蔽性能、明显的经济性等优势。本课题所研究百吨级球墨铸铁核乏燃料容器(以下简称球铁核乏燃料容器)壁厚520mm,重约135t,属于超大断面球墨铸铁件。具有凝固时间长、偏析严重、缩孔和缩松产生倾向大等特点,生产技术难度大。本课题通过对百吨级球铁核乏燃料容器铸造工艺进行模拟、设计45°扇形试块并测量其凝固温度场、解剖45°扇形试块并分析其组织和性能,得出结论如下:(1)砂型铸造工艺凝固时间长达50.64h,明显不能满足球铁核乏燃料容器的要求;砂型冷铁铸造工艺虽然加快了容器铸件的凝固速度,但是凝固时间依然长达25.88h,也不适合;采取金属型铸造工艺,球铁核乏燃料容器的凝固时间缩短至3.49h,缺陷数量和分布也最少,所以球铁核乏燃料容器采用金属型铸造工艺;(2)利用自主研制的16通道测温系统成功的测得45°扇形试块的温度场与铸型温度曲线,模拟结果与实际测温结果基本一致(误差为2%),现行的模拟软件可以用来优化大型球铁核乏燃料容器的铸造工艺;(3)45°扇形试块实验中,最后凝固位置是内1/4处,并不是试块中心,冲击性能薄弱环节出现在内1/4位置;研究还发现大断面球墨铸铁件凝固温度并不是1147℃,而是在1147℃~1080℃区间内进行凝固;(4)在45°扇形试块实验研究中,通过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45°扇形试块最长凝固时间为 3.42h、球化率≥85.1%、基体为全铁素体,Rm≥371MPa、RP0.2≥233MPa、A≥19.5%、-40℃ax≥5.4J/cm2,组织与性能均达到球铁核乏燃料容器的要求,表明在国内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以达到国外球铁核乏燃料容器性能指标;(5)石墨球个数对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常规力学性能指标影响不大,但对冲击性能影响较大,尤其是-40℃低温冲击性能;为保证球铁核乏燃料容器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要求,除了采取优选原材料、严格控制微量元素含量、合适的球化和孕育处理工艺等措施外,还应该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快铸件的冷却速度,使其在在3.5h内凝固,保证石墨球个数≥50/mm2;(6)对球铁核乏燃料容器的铸造工艺进行优化后,在球铁核乏燃料容器的器身部位采用300mm金属型+300mm冷铁工艺,顶部热节部位采用450mm金属型+450mm全冷铁工艺,不仅可以保证球铁核乏燃料容器在3.5h内凝固,还能使器身部位与热节部位的凝固温度场相协调,保证球铁核乏燃料容器的组织和性能一致性;(7)45°扇形试块测温与解剖分析结果应用在百吨级球铁核乏燃料容器的铸造工艺优化与方案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百吨级球铁核乏燃料容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凝固热量更多、凝固条件更为复杂,要保证获得的百吨级球铁核乏燃料容器各项指标达到国外容器要求,还需要大量深入的研究。

王阳[2](2020)在《现场混装乳胶基质远程配送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乳胶基质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其内相液滴是硝酸铵等无机盐的过饱和水溶液。在现场混装乳胶基质的远程配送过程中,自然储存和道路运输振动是影响乳胶基质稳定的主要因素。对于稳定性差的乳胶基质,长时间自然储存和长途运输的剧烈振动会造成乳胶基质的失稳。乳胶基质一旦发生失稳,会造成乳胶基质的储存时间缩短和爆炸性能降低。这不仅会影响爆破工程的安全和施工进度,并且降低了乳胶基质的“本质安全”。因此需要对现场混装乳胶基质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探寻自然储存和道路运输振动引起乳胶基质失稳的原因,对推广远程配送技术和研发适宜远程配送的高稳定性乳胶基质起指导作用。乳胶基质的制备是研究乳胶基质稳定性的基础。本文首先对乳胶基质内相液滴粒径的测试分析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从而制备出具有特定粒径的乳胶基质。然后分别研究了乳胶基质的自然储存稳定性和运输振动稳定性。1、乳胶基质的制备和内相液滴粒径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激光粒度仪测试乳胶基质平均粒径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了剪切线速度、乳化温度和油相动力黏度三个因素对乳胶基质内相液滴平均粒径的影响规律。依据一般乳液的乳化理论,对乳胶基质的乳化剪切破碎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深入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乳化过程中的作用。2、乳胶基质自然储存稳定性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乳胶基质自然储存失稳的可能机理。通过测试乳胶基质内相液滴平均粒径的变化,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进一步使用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已经析晶的乳胶基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分析论证了乳胶基质自然储存失稳机理。最后研究了内相液滴平均直径、表面活性剂种类、表面活性剂浓度和油相材料动力黏度对乳胶基质自然储存稳定性的影响规律。3、乳胶基质运输振动稳定性研究:使用模拟运输振动台对乳胶基质进行振动失稳实验。通过乳胶基质老化过程中的内相液滴粒径变化和振动析晶行为,分析出运输振动造成乳胶基质失稳的原因。最后研究了内相平均粒径、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油相动力黏度对乳胶基质运输振动稳定性的影响规律。4、乳胶基质液面晃动行为研究:使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研究了乳胶基质在运输过程中的晃动行为。以乳胶基质各项物理性质的实际测试结果作为建模基础参数,并通过振动台实验验证了仿真计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然后分别研究了汽车的加减速运动、拐弯时的向心运动和路面不平导致的颠簸运动对乳胶基质液面晃动的影响。最后综合分析了降低乳胶基质在运输中液面晃动的方法。

庞晓轩[3](2019)在《高温强化型铝基碳化硼材料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到2020年我国年产生乏燃料将近1000吨,为缓解日益增多的乏燃料给贮存水池容量带来的压力,干式贮存是目前国际上乏燃料贮存方式的主要发展方向。乏燃料干式贮运容器对作为核心关键材料的铝基碳化硼中子吸收材料提出了更高的性能需求,需要将原本定位为功能材料的B4Cp/Al中子材料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方向转变,使其高温强度有较大提升。本论文从B4Cp/Al中子吸收材料的成分设计、粉末冶金制备、性能测试评估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高温强化型B4Cp/Al中子吸收材料成分组成、制备工艺与强度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蒙特卡洛(MC)方法设计了高温强化型B4Cp/Al中子吸收材料的基体成分,研究了 B4C颗粒及纳米Al2O3颗粒(Al2O3np)对复合材料中子吸收功能的影响;采用高能球磨制备了 B4Cp/Al复合材料粉体后又采用热等静压方法制备了致密的复合材料坯体;模拟乏燃料干式贮运高温环境,测试了高温强化型B4Cp/Al中子吸收材料的高温拉伸力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研究了 B4Cp/Al材料制备过程颗粒均匀化、半固态热等静压致密化和Al2O3np对B4Cp/Al材料强化的机理。(1)通过对高温强化型中子吸收材料工况分析,建立了高温强化型中子吸收材料服役环境模型,采用MCNP中子输运软件模拟了 B4CP含量、屏蔽材料厚度及第二相粒子对复合材料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4CP含量为6wt.%~12wt.%范围,厚度为6mm~15 mm范围时,B4C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热中子吸收性能有较大影响;以6061Al合金作为复合材料基体,B4C含量约为12wt.%,厚度约为12mm前提下,中子吸收材料可实现对99.9999%热中子的屏蔽,复合材料对热中子的吸收并不是线性关系,其前1/3厚度层吸收了约99%的热中子,后2/3厚度层吸收剩余的不足1%的热中子;复合材料热中子吸收功能的物理实现可由10B面密度给出最低限值,±0.5mm的厚度变化均可保证材料热中子吸收率的设计值;Al2O3np含量在1~15wt.%范围内对复合材料热中子吸收不产生明显影响。研究还采用SRIM软件模拟了105B(n,α)37Li核反应生成的He,Li粒子对B4CP和A1基体的辐照损伤行为。结果表明次生粒子入射能量越高则在B4CP内的射程越长;He,Li粒子对A1基体造成的离位损伤远大于对B4CP的离位损伤;可将B4CP定义为半概率沉积层、大概率沉积层和全沉积内核三层,不同沉积层对He,Li粒子束缚能力有较大差异;B4CP半径大于4.45μm情况下,增大B4CP尺寸将有利于减少次生粒子对B4Cp/Al复合材料的辐照损伤。(2)开展了高温强化型B4Cp/Al中子吸收材料粉末冶金制备技术研究。采用激光粒度分析和SEM等方法研究了 B4C/Al中子吸收材料制备过程中B4CP的分布特征及半固态热等静压致密化机理。结果表明,采用粉末冶金湿法球磨方法对6061Al合金粉与B4Cp的混合粉进行球磨,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混合粉粒度分布谱会出现“双峰”效应,主要是由于韧性6061A1合金粉球磨过程中出现扁平“饼”化;球磨工艺可实现B4CP在6061A1粉基体中的充分弥散,这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球磨使得B4Cp在铝“饼”上形成了明显的镶嵌行为;半固态热等静压工艺可实现高温强化型B4Cp/Al中子吸收材料的致密化,材料致密度接近理论密度且优于相同烧结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真空烧结法制备的材料,主要是由于6061A1基体在半固态区间的液相溢出及其对粉末坯体内部空隙的充填。(3)以乏燃料贮运容器内部温度为实验温度,采用高温拉伸测试了 606A1合金及Al2O3np添加前后B4Cp/Al材料从室温到高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半固态热等静压法制备的6061Al/12wt.%B4Cp+Al2O3np复合材料,Al2O3np添加量阈值为2.5wt.%时,纳米颗粒强化B4Cp/Al复合材料室温拉伸强度约300Mpa,屈服强度约240Mpa;添加Al2O3np可实现6061Al/12wt.%B4C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拉和屈服强度的大幅提升,其中350℃抗拉强度提升约40%,屈服强度提升约46%,而450℃两者分别提升67%和65%,Al2O3np强化B4Cp/Al材料室温及高温塑韧性仅略微降低。(4)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自带XDS和EELS)对Al2O3np强化B4Cp/Al中子吸收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强化机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6061Al/12wt.%B4Cp复合材料中6061A1基体晶粒尺寸约12μm,6061Al/12wt.%B4Cp+2.5wt.%A12O3np复合材料中6061Al基体晶粒尺寸约4μm,微米尺度B4CP和纳米尺度Al2O3np对复合材料6061Al基体晶粒长大均起到抑制作用,而Al2O3np对晶粒长大抑制作用更加明显;Al2O3np主要以γ-Al2O3相,非连续状态钉扎在6061 Al/12wt.%B4Cp+2.5wt.%Al2O3np复合材料6061A1基体晶界偏聚带内;这种分布特征在高温下起到抑制晶粒间合金元素扩散和晶界软化的作用,同时改变了复合材料高温断裂模式,使复合材料细晶强化效果在高温状态下得到有效保持。

黄诚[4](2017)在《航天运载器低温复合材料贮箱结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结合航天运载器复合材料贮箱的发展趋势及目前工程应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低温复合材料贮箱结构设计方法研究,以揭示热力耦合载荷下复合材料贮箱结构的失效规律,构建考虑低温下复合材料贮箱细观应力场的结构分析方法、稳定性分析方法和优化设计方法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基于细观力学有限元方法,提出了一种低温复合材料结构的多尺度层次化分析方法。通过设计低温单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矩阵,选择合适的代表体元,推导相应边界条件,并计算低温下和随温度变化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层次化分析方法,通过在细观上对代表体的六个单元应力场进行叠加,获得宏观结构在已知响应下的细观应力场,从而对复合材料的强度参数进行预测。提出了一种针对低温无内衬复合材料贮箱结构的多尺度层次化损伤分析方法。针对宏观损伤分析方法无法考虑贮箱细观上基体失效的问题,基于一阶剪切层合理论,并结合多尺度层次化分析方法,建立了多尺度层次化损伤分析方法,然后采用细观最大应力准则和“基体穿孔”最终失效判据,对低温下复合材料铺层相邻层的角度、不同失效准则、不同材料性能等的影响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多尺度层次化分析方法的低温贮箱设计与优化方法,改进了传统的网格理论。根据损伤分析方法,研究了低温复合材料贮箱在热、力耦合载荷下的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最小化基体主应力为目标的目标函数,构建了结合多尺度层次化分析方法对低温复合材料贮箱优化设计的一般流程。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低温复合材料贮箱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复合材料网格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与分析方法,并开展了贮箱局部部段复合材料网格结构的承载性能试验。基于复合材料网格结构的刚度等效分析模型,研究了复合材料网格结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方法,以用于贮箱结构精细化设计,开展了贮箱局部部段复合材料网格结构的承载性能试验,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复合材料网格结构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新型航天运载器复合材料贮箱的设计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为我国突破无内衬低温复合材料贮箱的结构设计难题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陈联,赵澜,孙冬花,孙雯君,丁栋,黄宏,冯天佑[5](2017)在《航天器推进剂泄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进剂是确保航天器正常运行的动力来源,需要使用密封容器进行贮存,发生泄漏将严重影响航天器的工作性能,航天任务中开展推进剂泄漏检测是一种提高航天器可靠性的有效手段。从航天器中常用的常温液体、低温液体、气体等三种推进剂的特点出发,介绍了航天器推进剂泄漏检测需求和常用泄漏检测方法分析等内容,分析了不同泄漏检测方法的适用场合和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后续航天器用推进剂泄漏检测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刘拓[6](2016)在《低温气瓶的气液两相热质传输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增压技术,尤其是冷氦增压技术是低温液体推进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该增压系统通常以低温氦气作为增压介质并将增压所用气瓶放置在推进剂贮箱内,低温高压氦气经过一系列的减压和加温后进入推进剂箱气枕内,以保证发动机泵入口液氧的压力要求。冷氦增压能够减轻增压系统的重量,同时减少常温气瓶的补压用气量。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理论与工程技术难点以及创新点如下:(1)初步分析和调研了国内外火箭发动机的增压系统,阐释了不同增压系统的种类、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对推进剂的种类和火箭发展的历史进行了阐述。“SindaFluint”为一款NASA指定软件,我们学习研究了其使用方法和特点。这是本文的基础所在。(2)氦气近临界区物性分析。氦气在近临界区域的物性对于冷氦增压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调研氦气的热力学和传输性质方面的文献,并根据文献中提供的关于氦气物性的方程,编写了氦气的物性计算程序,程序能够在给定压强、温度的情况下,计算氦气的密度、熵、焓、定比热容、热导率、和粘滞系数,其中具体的计算范围为:2K<T<1500K,P<100MPa。计算结果与美国国家标准局所提供的数据之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3)对于冷氦加注过程中气瓶内温度压力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冷氦气瓶充气过程中气瓶内所达到的最高温度的模拟,本文利用仿真分析软件SindaFluint,对氧箱冷氦增压系统的氦气加注过程工作段进行了基于集总参数法的建模与分析。我们对冷氦气瓶加注过程给出了最优加注流量,并分析了气瓶内温度压力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冷氦气瓶充气过程瓶内最高温度。在最优加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对比了不同加注流量时气瓶内温度、压力达到稳定时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在不同的加注流量情况下,液氧内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4)发动机推进剂贮箱中的增压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参数的相互兼容耦合过程,本章节在调研分析目前世界上主流增压技术的基础上,对冷氦增压过程进行了结构和原理上的介绍分析,突出了冷氦增压的优势。初步制定出了冷氦增压的工作时序。针对于推进剂箱中的气瓶的放置结构,我们创新性的提出了不同的布局方式构想并进性了模型的搭建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在两种布局方式下,液氧箱中温度和压力变化情况略有不同,为后续相关实验的展开提供理论依据。

谢高峰[7](2011)在《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完全真空丧失实验及传热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发生突然、完全的真空丧失(下称“低温容器真空丧失”),是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种极端工况。发生该类事故后,其绝热夹层内部的传热过程复杂,对低温液体贮存的影响也非常大。以往针对低温容器发生真空丧失事故后的研究大多是验证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研究结果的通用性较差,难以推广应用;同时以往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宏观量(容器的蒸发率、漏热量、升压速度等)的获取上,对其内在传热机理的分析与研究很少。为了全面了解发生完全真空丧失事故对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绝热夹层绝热及低温液体贮存过程的影响规律,本论文对这一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的极限工况采用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更系统、更深入的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内容:(1)提出了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绝热夹层的非冷凝逐层传热计算模型。全面讨论了可能影响低温容器绝热夹层传热的各项参数对其真空丧失后绝热夹层传热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容器外筒体壁面温度、绝热材料层数、破空气体性质以及绝热材料包扎密度都是影响其完全真空丧失后绝热夹层传热的关键因素;间隔物导热系数对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绝热夹层传热的影响较小;低温容器的高度则对真空丧失后低温容器绝热夹层的传热没有影响。(2)实验研究了低温容器初始充满率及绝热材料层数对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绝热夹层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绝热材料层数对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液相区内筒体外壁面的热流密度有重要影响,而低温容器初始充满率对其却没有显着影响。实验结果与本文建立的传热模型所得到计算结果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3)实验研究了不凝结气体、可凝结气体、可凝华气体及混合气体分别作为破空介质时,对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绝热夹层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凝结气体、可凝华气体及混合气体进入低温容器的绝热夹层后从两个方面影响夹层内的传热:一是气体的凝结和凝华放热使绝热夹层的传热在真空丧失初始阶段急剧增强;二是由凝结和凝华生成的液体和固体附着于容器的内筒体和绝热材料上而加强了真空丧失稳定后的传热。提出了凝结和凝华气体进入低温容器绝热夹层后传热过程中综合导热系数(λcom)的概念,根据实验结果获取了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入液氮容器绝热夹层后,λcom随时间及绝热材料层数的变化关系式。(4)实验研究了低温容器初始充满率及绝热材料层数对其真空丧失后贮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容器初始充满率和绝热材料层数都是影响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贮存过程的重要因素。结合实验结果对АгафоновИ.М.提出的低温容器升压计算模型进行了拓展,使其适用于较高热流密度(180~220W/m2及280~320W/m2)条件下的低温容器无排放升压过程计算。拓展后的计算模型可以较好的计算出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的升压过程(两者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低于23%)。(5)采用双流体模型对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贮存过程中的液体流动及温度分层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该模型获得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吻合度(两者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低于3%),能够较为准确的描述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贮存介质的瞬时流动及温度分层现象,弥补了实验测量技术的不足,为更深入的研究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液体的流动传热过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吴进喜[8](2009)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低温容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提出了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为原料制备低温容器的新方法。在自行设计、制造的成型设备上,采用模压法成功制备了小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低温容器,研究了在低温条件下(液氮条件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低温容器的各项性能,主要是力学性能、老化性能和真空性能。根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基本性质和加工性能以及课题要求,设计出了全真空式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低温容器,并对容器的各项性能进行了验算,满足了低温容器的各项指标要求。依据全真空式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低温容器的结构,将其分为内筒、外筒和内盖、外盖4个部分,采用模压成型的方法,分别设计、制造了各部分的成型模具和模压设备。在自行设计、制造的成型设备上研究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低温容器的成型工艺,成功制备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低温容器。按照国家标准,制成拉伸实验试样和冲击实验试样,然后分别在标准温度和低温条件下进行力学性能和老化性能的检测实验。在老化性能检测中,主要测试试样的抗冲击性能和拉伸性能,测得不同条件下的屈服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最后分别对比低温条件下与标准条件下的性能差异。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低温容器为主体,设计、装配了真空系统,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低温容器进行真空性能检测并进行液氮日蒸发率校核试验。实验结果表明:(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较好的低温力学性能,可以满足作为低温容器使用的各种力学性能要求。(2)全真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低温容器的结构设计满足低温容器的各项性能要求。(3)采用模压法制备高分子量聚乙烯低温容器是可行的,而且是合理的制备方法。(4)用实验室自主设计的模压设备制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低温容器具有良好的真空性能。因此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替代金属制备低温容器是可行的,存在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雒惠云[9](2004)在《空间低温贮存容器力学环境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空间低温贮存容器的支撑,要经受发射和着陆时的力学考验,因此要求支撑系统具有高强度、低热导率。试验结果表明,玻璃纤维/环氧带能满足空间低温贮存容器的使用要求。

崔京浩[10](2004)在《地下工程·燃气爆炸·生物力学》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三部分,Ⅰ地下工程,指出开发地下空间的重要性,讨论了地下贮库,地下交通及地下工程的若干典型问题;Ⅱ燃气爆炸,讨论了灾害的严重性、燃爆的机理、燃爆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以及燃爆的安全性评估等问题;Ⅲ生物力学,讨论了骨骼与脊柱的力学性能及临床应用.

二、空间低温贮存容器力学环境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间低温贮存容器力学环境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百吨级球墨铸铁核乏燃料容器铸造工艺优化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1.1.2 乏燃料贮运现状和贮运容器的选择
    1.2 球墨铸铁核乏燃料容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大断面球墨铸铁件凝固特点简介
    1.4 大断面球墨铸铁件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
    1.7 课题来源及创新点
        1.7.1 课题来源
        1.7.2 创新点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实验条件与方法
    2.1 球铁核乏燃料容器性能与组织要求
        2.1.1 国外球墨铸铁核乏燃料容器对性能和组织要求
        2.1.2 国内球墨铸铁核乏燃料容器对性能和组织要求
    2.2 球铁核乏燃料容器材质选择
    2.3 QT400-18化学成分的作用及控制
    2.4 球化处理与孕育处理
        2.4.1 球化剂简述
        2.4.2 球化处理工艺
        2.4.3 孕育剂
        2.4.4 孕育处理工艺
    2.5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2.5.1 实验材料
        2.5.2 实验设备
    2.6 实验方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球铁核乏燃料容器铸造工艺设计及模拟
    3.1 铸造工艺设计
        3.1.1 浇注系统设计
        3.1.2 冒口设计
        3.1.3 冷铁的厚度的计算
        3.1.4 金属型的设计
    3.2 球铁核乏燃料容器铸造工艺模拟
        3.2.1 铸造工艺模拟流程
        3.2.2 铸造工艺模拟方案
        3.2.3 华铸CAE软件及其操作界面
        3.2.4 网格划分及参数设定
    3.3 凝固过程工艺模拟
        3.3.1 砂型工艺模拟
        3.3.2 砂型冷铁工艺模拟
        3.3.3 金属型工艺模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45°扇形试块实验研究
    4.1 16通道测温系统
        4.1.1 16通道测温系统的硬件
        4.1.2 16通道测温系统
    4.2 热电偶的布置
    4.3 45°扇形试块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
    4.4 测温结果及分析
        4.4.1 冷铁与金属型冷却特性
        4.4.2 45°扇形试块凝固曲线
        4.4.3 球铁核乏燃料容器模拟凝固时间分布
    4.5 45°扇形试块的性能与组织
        4.5.1 试块选取与切割
        4.5.2 试样的切取
        4.5.3 试样结构尺寸
        4.5.4 45°扇形试块力学性能
        4.5.5 45°扇形试块金相组织
        4.5.6 石墨形态与性能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球铁核乏燃料容器铸造工艺优化
    5.1 热节部位凝固特点
    5.2 铸造工艺比较与优化
        5.2.1 不同铸造工艺的凝固模拟
        5.2.2 不同铸造工艺条件下热节部位的凝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2)现场混装乳胶基质远程配送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1 引言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场混装技术的发展
    1.3 乳胶基质稳定性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乳胶基质的制备和内相液滴粒径研究
    2.1 乳胶基质的制备
        2.1.1 实验原料和设备
        2.1.2 实验室制备乳胶基质的方法
    2.2 乳胶基质平均粒径的测试
        2.2.1 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
        2.2.2 平均粒径的选取
        2.2.3 激光粒度仪测试准确度分析
        2.2.4 激光粒度仪测试精确度分析
        2.2.5 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分析
    2.3 乳胶基质的平均粒径的影响因素
        2.3.1 剪切线速度
        2.3.2 油相动力黏度
        2.3.3 乳化温度
    2.4 乳化剪切破碎机理研究
        2.4.1 研究进展和理论分析
        2.4.2 乳化剪切破碎动力学研究
        2.4.3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2.5 本章小结
3 乳胶基质自然储存稳定性研究
    3.1 失稳机理理论分析
        3.1.1 分层
        3.1.2 絮凝
        3.1.3 相反转
        3.1.4 奥氏熟化
        3.1.5 聚合
    3.2 内相液滴的粒径变化研究
        3.2.1 自然储存的乳胶基质粒径变化
        3.2.2 高低温循环的乳胶基质粒径变化
        3.2.3 实验结果分析
    3.3 内相液滴中水的行为研究
        3.3.1 析晶过程的质量变化
        3.3.2 析出晶体的热分析研究
        3.3.3 实验结果分析
    3.4 内相液滴的析晶行为研究
        3.4.1 析晶过程的微观变化及机理分析
        3.4.2 析出晶体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5 影响乳胶基质自然储存稳定性的因素
        3.5.1 内相液滴平均粒径
        3.5.2 表面活性剂种类
        3.5.3 油相材料动力黏度
        3.5.4 表面活性剂浓度
    3.6 本章小结
4 乳胶基质运输振动稳定性研究
    4.1 运输振动实验方法和设备
        4.1.1 振动实验方法的选择
        4.1.2 运输振动试验台
    4.2 乳胶基质振动失稳的析晶行为及机理分析
        4.2.1 宏观析晶行为分析
        4.2.2 振动作用下内相液滴的粒径变化
        4.2.3 乳胶基质振动失稳析晶机理分析
    4.3 影响乳胶基质运输振动稳定的因素和规律
        4.3.1 内相液滴平均粒径
        4.3.2 表面活性剂浓度
        4.3.3 表面活性剂种类
        4.3.4 油相材料动力黏度
    4.4 本章小结
5 影响远程配送乳胶基质稳定性的晃动模型建立
    5.1 液体晃动的运动特性
        5.1.1 液面的波动形式
        5.1.2 液体晃动产生的动压力
    5.2 液体晃动的研究方法
        5.2.1 理论解析法和实验研究法
        5.2.2 数值仿真法
        5.2.3 乳胶基质的晃动行为研究方法
    5.3 乳胶基质的液面晃动仿真模型
        5.3.1 流体状态方程
        5.3.2 流体界面的计算方法
        5.3.3 振动实验和仿真模型的设计
        5.3.4 乳胶基质的物性参数的测试和设置
        5.3.5 优化后的模型参数
        5.3.6 仿真无关性检验
        5.3.7 仿真结果分析
        5.3.8 振动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乳胶基质在运输过程中的晃动行为研究
    6.1 侧向加速度激励
        6.1.1 侧向加速度的加载
        6.1.2 乳胶基质液面的晃动行为分析
        6.1.3 不同侧向加速度下的晃动行为分析
        6.1.4 不同载液率的液面晃动行为分析
        6.1.5 液面倾斜状态的流体力学分析
        6.1.6 小结
    6.2 正向加减速激励
        6.2.1 正向加速度的加载
        6.2.2 乳胶基质液面的晃动行为分析
        6.2.3 不同正向加速度下的晃动行为分析
        6.2.4 小结
    6.3 路面不平导致的振动激励
        6.3.1 振动频率为2 Hz
        6.3.2 振动频率为10 Hz
        6.3.3 小结
    6.4 降低乳胶基质的晃动方法研究
        6.4.1 横向防晃板
        6.4.2 纵向防晃板
        6.4.3 防晃板优化方案
    6.5 乳胶基质的物性对液面晃动行为的影响
        6.5.1 密度
        6.5.2 黏度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高温强化型铝基碳化硼材料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乏燃料贮存材料概述
        1.2.1 乏燃料贮存发展趋势
        1.2.2 乏燃料贮存候选含硼材料
    1.3 B_4C_p/Al复合材料及发展方向
    1.4 高温强化型B_4C_p/Al复合材料研究
        1.4.1 中子吸收材料MCNP设计
        1.4.2 可借鉴强化理论与方法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MC程序的高温强化型中子吸收材料设计
    2.1 MCNP软件及粒子输运问题模拟
    2.2 模拟中子、光子(n、γ)输运问题的数理基础
        2.2.1 中子在铝基碳化硼材料中的输运
        2.2.2 γ光子在铝基碳化硼材料中的输运
    2.3 MCNP模拟输运问题程序实现
    2.4 高温强化型B_4C_p/Al复合材料中子输运问题建模
        2.4.1 工况条件与几何建模
        2.4.2 MCNP模型参数
    2.5 B_4C_p/Al复合材料MCNP设计结果
        2.5.1 B_4C_p含量与中子吸收性能的关系
        2.5.2 材料厚度与中子吸收性能的关系
        2.5.3 第二相粒子含量对中子吸收性能的影响
    2.6 B_4C_p/Al复合材料微观辐照损伤行为模拟研究
        2.6.1 热中子与B_4C_p/Al的反应
        2.6.2 二次粒子辐照B_4C_p/Al模拟
        2.6.3 粒子在B_4C_p内的沉积特征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_4C_p/Al中子吸收材料粉末冶金制备与性能
    3.1 实验材料
    3.2 分析检测方法
    3.3 铝基中子吸收材料粉末冶金法制备
    3.4 B_4C/Al复合材料粉体球混合与均匀化
        3.4.1 B_4C_p/Al粉体球磨后粒度及形貌特征
        3.4.2 B_4C_p/Al复合材料混合均匀化
        3.4.3 混料工艺对B_4C_p/Al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3.5 B_4C_p/Al复合材料半固态成型方法
        3.5.1 金属及颗粒增强材料半固态成型
        3.5.2 B_4C_p/Al复合材料半固态成型差异
    3.6 B_4C_p/Al复合材料HIP半固态成型研究
        3.6.1 B_4C_p/Al复合材料半固态HIP成型过程
        3.6.2 半固态HIP对B_4C_p/Al复合材料密度的影响
        3.6.3 半固态HIP对B_4C_p/Al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
        3.6.4 半固态HIP对B_4C_p/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7 B_4C/Al复合材料半固态HIP成型机理
        3.7.1 6061Al/B_4C_p复合材料组织特征
        3.7.2 6061Al/B_4C_p复合材料成型致密化机理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Al_2O_3颗粒强化6061Al/B_4C_p复合材料粉末冶金制备与性能
    4.1 Al_2O_(3np)强化6061Al/B_4C_p材料制备
        4.1.1 6061Al/B_4C_p+Al_2O_(3np)材料制备
        4.1.2 Al/B_4C_p+Al_2O_(3np)复合材料相组成
    4.2 B_4C_p/Al+ Al_2O_(3np)复合材料室温力学性能
        4.2.1 6061Al/B_4C_p+Al_2O_(3np)复合材料室温拉伸
        4.2.2 6061Al/B_4C_p+Al_2O_(3np)复合材料室温断裂行为
    4.3 Al_2O_(3np)强化6061Al/B_4C_p材料350℃高温力学性能
        4.3.1 6061Al/B_4C_p+Al_2O_(3np)材料350℃高温拉伸
        4.3.2 6061Al/12wt.%B_4C_p复合材料350℃断裂行为
    4.4 A_2O_(3np)强化6061Al/B_4C_p材料450℃高温力学性能
        4.4.1 6061Al/12wt.%B_4C_p+Al_2O_(3np)材料450℃高温拉伸
        4.4.2 6061Al/12wt.%B_4C_p复合材料450℃断裂行为
    4.5 热处理对6061Al/B_4C_p+Al_2O_(3np)复合材料高温性能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纳米Al_2O_3颗粒强化B_4C_p/Al复合材料机理
    5.1 纳米颗粒强化复合材料的理论基础
    5.2 6061Al/B_4C_p+Al_2O_(3np)复合材料的室温强化机理
        5.2.1 纳米Al_2O_3对6061基体的强化作用
        5.2.2 Al_2O_(3np)强化6061Al/B_4C_p复合材料室温强度预测
    5.3 6061Al/B_4C_p+ Al_2O_(3np)复合材料高温强化机理
        5.3.1 纳米Al_2O_(3np)在Al/B_4C_p+Al_2O_(3np)材料中的分布
        5.3.2 晶界Al_2O_(3np)间隙相的强化作用
        5.3.3 Al_2O_(3np)添加阈值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4)航天运载器低温复合材料贮箱结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含内衬复合材料压力容器
        1.1.2 无内衬全复合材料贮箱
        1.1.3 复合材料贮箱研制与应用
        1.1.4 我国复合材料贮箱研究关键技术
    1.2 低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2.1 低温下纤维与树脂性能
        1.2.2 低温下复合材料性能
    1.3 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研究进展
        1.3.1 细观力学分析法
        1.3.2 细观力学有限元法
    1.4 复合材料损伤失效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5 复合材料贮箱结构设计研究进展
        1.5.1 贮箱箱底的设计
        1.5.2 贮箱箱底过渡段的设计
        1.5.3 贮箱箱筒段的设计
    1.6 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低温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研究
    2.1 低温复合材料单向板宏观力学性能试验矩阵设计
    2.2 复合材料细观力学分析方法
    2.3 代表体积元的确定
    2.4 细观力学有限元建模
    2.5 细观力学有限元模型验证
    2.6 低温单层复合材料宏观弹性参数预测
    2.7 低温复合材料强度参数预测方法
    2.8 低温复合材料强度参数预测方法验证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温复合材料结构损伤分析方法研究
    3.1 复合材料损伤分析方法
    3.2 低温复合材料贮箱的失效判据
        3.2.1 最大应力/应变准则
        3.2.2 Tsai准则
        3.2.3 Hashin准则
        3.2.4 修正的Von Mises应力失效准则
        3.2.5 应变不变量失效准则
        3.2.6 低温复合材料贮箱的失效判据
    3.3 不同强度准则对基体开裂失效的预测
    3.4 温度变化对低温下基体开裂影响
    3.5 不同复合材料铺层形式对低温下基体开裂的影响
    3.6 低温复合材料结构损伤分析方法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力耦合载荷下低温复合材料贮箱结构设计与分析
    4.1 承受内压的低温复合材料贮箱结构设计
    4.2 低温复合材料贮箱承载性能分析工况
    4.3 热-内压载荷下复合材料贮箱承载性能分析
    4.4 考虑刚度衰减的贮箱稳定性分析
        4.4.1 贮箱结构稳定性分析方法
        4.4.2 考虑刚度衰减的复合材料贮箱稳定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力耦合载荷下低温复合材料贮箱结构优化设计
    5.1 复合材料贮箱的初步设计
    5.2 优化问题提法和参数设置
    5.3 以最大化临界屈曲载荷为优化目标的复合材料贮箱优化设计
    5.4 以最小化基体主应力为优化目标的复合材料贮箱优化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先进复合材料贮箱网格结构设计及试验验证
    6.1 先进复合材料贮箱网格结构有限元模型建模方法
        6.1.1 梁-壳有限元模型
        6.1.2 壳-壳有限元模型
        6.1.3 梁-壳模型与壳-壳模型对比计算
    6.2 先进复合材料贮箱直筒段承载能力有限元分析
        6.2.1 不同单胞尺寸下局部失稳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6.2.2 不同网格形式局部失稳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6.3 先进复合材料贮箱网格结构设计方法
        6.3.1 复合材料网格结构的刚度等效模型
        6.3.2 等效刚度模型的分析流程
        6.3.3 有限元方法与工程算法结果对比
    6.4 基于等效刚度模型的先进复合材料贮箱网格结构优化设计
    6.5 先进复合材料贮箱直筒段结构轴压承载性能试验
        6.5.1 试验方案
        6.5.2 试验结果
        6.5.3 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
    6.6 复合材料贮箱网格裙结构拉伸试验
        6.6.1 试验方案
        6.6.2 试验结果
        6.6.3 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
    6.7 算法验证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航天器推进剂泄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泄漏检测需求分析
    1.1 常温液体推进剂泄漏检测需求分析
    1.2 低温液体推进剂泄漏检测需求分析
    1.3 气体推进剂泄漏检测需求分析
2 泄漏检测方法分析
    2.1 常温液体推进剂泄漏检测方法分析
        2.1.1 贮存容器制造过程泄漏检测
        2.1.2 发射场燃料加注过程泄漏检测
        2.1.3 在轨使用过程泄漏检测
    2.2 低温液体推进剂泄漏检测方法分析
        2.2.1 贮存容器制造过程泄漏检测
        2.2.2 贮存容器地面使用过程中的泄漏检测
        2.2.3 发射场燃料加注过程泄漏检测
        2.2.4 在轨使用过程泄漏检测
    2.3 气体推进剂泄漏检测方法分析
        2.3.1 贮存容器制造过程泄漏检测
        2.3.2 燃料加注过程泄漏检测
    2.4 常用泄漏检测设备特点分析
3 结论

(6)低温气瓶的气液两相热质传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2.1 运载火箭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1.2.2 火箭发动机增压系统的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与创新点
第二章 仿真软件的介绍
    2.1 集总参数法
        2.1.1 集总参数法的定性分析
        2.1.2 集总参数法适用范围
    2.2 软件的相关介绍
        2.2.1 Sinda部分
        2.2.2 Fluint部分
        2.2.3 SindaFluint软件简单介绍
        2.2.4 流体物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氦气的物性分析
    3.1 推进剂和增压气体的利用和研究现状
        3.1.1 推进剂种类及其性质
        3.1.2 增压气体的性质及其研究现状
    3.2 状态方程及相关热力学函数表达式
    3.3 焓、熵、定容比热的热力学表达式
    3.4 热导率表达式
    3.5 粘滞系数表达式
    3.6 计算结果及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冷氦增压系统加注过程建模与分析
    4.1 模型三维模拟
    4.2 加注过程的计算工况
    4.3 模型建立
    4.4 定流量仿真结果及分析
    4.5 不同加注流量的仿真模拟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冷氦增压系统工作段增压方案分析
    5.1 不同增压方式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及应用
    5.2 国内外低温推进剂贮箱增压系统数值模拟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5.3 冷氦氧箱增压方案
    5.4 增压过程的计算工况
    5.5 增压系统布局与工作原理
    5.6 冷氦气瓶的布置方式
    5.7 模拟结果及分析
        5.7.1 环状布置情况结果分析
        5.7.2 列状布置情况结果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课题研究展望
参考论文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完全真空丧失实验及传热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绝热夹层的传热研究现状
        1.2.1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1.2.2 高能物理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1.2.3 民用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1.3 低温液体贮存及温度分层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的绝热夹层逐层传热模型
    2.1 真空丧失后的绝热夹层传热过程分析
        2.1.1 环境空气进入绝热夹层后的传热过程分析
        2.1.2 盛装介质进入绝热夹层后的传热过程分析
    2.2 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绝热夹层非冷凝传热逐层计算模型的建立
        2.2.1 低温液体与内筒体间的传热
        2.2.2 低温容器内筒体的固体传热
        2.2.3 低温容器绝热夹层内的传热
        2.2.4 低温容器外筒体的传热
    2.3 真空丧失后的绝热夹层传热影响因素分析
        2.3.1 外筒体外壁面温度对真空丧失后绝热夹层传热的影响
        2.3.2 绝热材料层数对真空丧失后绝热夹层传热的影响
        2.3.3 间隔物导热系数对真空丧失后绝热夹层传热的影响
        2.3.4 绝热材料包扎密度对真空丧失后绝热夹层传热的影响
        2.3.5 进入绝热夹层内的气体种类对真空丧失后绝热夹层传热的影响
        2.3.6 绝热夹层高度对真空丧失后绝热夹层传热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初始充满率及绝热材料层数对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绝热夹层传热影响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系统
        3.1.1 实验用低温容器
        3.1.2 高真空环境获取系统
        3.1.3 真空丧失发生系统
        3.1.4 测量系统
    3.2 实验方案及实验流程
        3.2.1 实验方案
        3.2.2 实验流程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3.1 真空丧失后低温容器绝热夹层内的压力变化
        3.3.2 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的排放量
        3.3.3 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的温度变化
        3.3.4 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的漏热量
    3.4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
        3.4.1 液相区热流密度90 的对比
        3.4.2 绝热夹层内温度分布的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破空气体性质对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绝热夹层传热影响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系统
        4.1.1 实验用低温量热器
        4.1.2 高真空环境获取系统
        4.1.3 真空丧失发生系统
        4.1.4 测量系统
    4.2 实验方案及实验流程
        4.2.1 实验方案
        4.2.2 实验流程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4.3.1 不凝及混合气体导致的真空丧失
        4.3.2 可凝结气体导致的真空丧失
        4.3.3 可凝华气体导致的真空丧失
        4.3.4 不同性质气体导致的真空丧失之间的对比
        4.3.5 真空丧失后绝热夹层内的温度分布对比
    4.4 不凝及混合气体破空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
        4.4.1 液相区热流密度q_0的对比
        4.4.2 绝热夹层内温度分布的对比
    4.5 凝结与凝华气体进入绝热夹层后的综合导热系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贮存及传热规律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系统
        5.1.1 实验用低温容器
        5.1.2 高真空环境获取系统
        5.1.3 真空丧失发生系统
        5.1.4 测量系统
    5.2 实验方案及实验流程
        5.2.1 实验方案
        5.2.2 实验流程
    5.3 实验结果及讨论
        5.3.1 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的压力上升
        5.3.2 低温容器真空丧失后低温介质内的温度分布
        5.3.3 内筒体外壁面温度
    5.4 真空丧失后升压规律的计算及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5.4.1 真空丧失后密闭低温容器内的传热
        5.4.2 升压计算模型及其拓展
        5.4.3 真空丧失后压力上升计算结果及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真空丧失后贮存液体流动及分层现象的数值模拟
    6.1 物理模型
    6.2 数学模型和边界条件
        6.2.1 数学模型
        6.2.2 边界条件
        6.2.3 求解过程
    6.3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6.4 计算结果分析及讨论
        6.4.1 绝热材料层数的影响
        6.4.2 低温容器初始充满率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8)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低温容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
    1.2 低温液体的应用现状
    1.3 低温技术与真空技术的关系
    1.4 低温容器的研究和应用背景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2 UHMWPE低温容器的结构设计与验算
    2.1 低温容器的设计要点
    2.2 UHMWPE低温容器设计参数验算
    2.3 本章小结
3 成型模具及设备设计
    3.1 压缩模塑(模压成型)
    3.2 成型模具设计
    3.3 模压成型设备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4 UHMWPE低温容器制备工艺研究
    4.1 模压成型的原理
    4.2 UHMWPE低温容器制备工艺研究
    4.3 压制前的准备
    4.4 UHMWPE低温容器焊接工艺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UHMWPE低温容器的性能研究
    5.1 实验原料和仪器
    5.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力学性能检测
    5.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老化力学性能测试
    5.4 UHMWPE低温容器的真空绝热性能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空间低温贮存容器力学环境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吨级球墨铸铁核乏燃料容器铸造工艺优化与实验研究[D]. 张亮亮.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20(01)
  • [2]现场混装乳胶基质远程配送稳定性研究[D]. 王阳.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3]高温强化型铝基碳化硼材料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 庞晓轩.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19(01)
  • [4]航天运载器低温复合材料贮箱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 黄诚.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5]航天器推进剂泄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陈联,赵澜,孙冬花,孙雯君,丁栋,黄宏,冯天佑. 真空与低温, 2017(03)
  • [6]低温气瓶的气液两相热质传输特性研究[D]. 刘拓.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01)
  • [7]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完全真空丧失实验及传热机理研究[D]. 谢高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1(12)
  • [8]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低温容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吴进喜. 山东科技大学, 2009(S1)
  • [9]空间低温贮存容器力学环境的试验研究[J]. 雒惠云. 真空与低温, 2004(04)
  • [10]地下工程·燃气爆炸·生物力学[A]. 崔京浩. 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 2004

标签:;  ;  ;  ;  

空间低温储存容器机械环境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