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中国新诗观念和中国古诗观念的变异性关联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作者: 李卫涛
导师: 曹顺庆
关键词: 中国新诗,中国古诗,诗歌观念,变异性关联
文献来源: 四川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学位论文所要考察是中国新诗和古诗的不同诗观念的变异性关联。所谓变异性关联,就不仅要研究新诗和中国古诗之间可能存在的承传关系,也要研究在西方诗歌影响下产生的新诗在哪些方面与中国古诗传统相比而形成了一种变异性的美学特质,进而探求二者在人类共同的诗歌表达上的异同之处。而所谓诗观念,就是体现在诗人、评论家的创作和理论中的对诗歌的看法,它可以具体体现为审美内容层面的问题和诗歌体式、音律等层面的问题。 之所以要对新诗和古诗诗观念彼此的关联进行研究,是因为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而二者之间各自的审美特性也是有很大变异的。以前的相关研究,或者由于文学发展史观的成见,而认为这只是一种新旧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种诗歌审美方式的进步;或者认为新诗的发展是在中国古诗和西方诗歌的融合交汇下才得以完成的,从而忽略了这种所谓“融合”的不平衡性和不充分性。这样的限制,使得中国新诗和古诗之间真正的关联没有得到有效的清理,进而也无法对二者之间不同的美学特质作更深入地探讨。 所以,本文就试图从文学发展史观的相反向度——文学断裂史观来重新切入这个问题,并以比较文学的文学变异学来作为研究中国古诗和新诗转换的基本研究方法。 文学的断裂史观将会使我们放弃那种以“追溯性阅读”来强行追认近现代文学现象的做法,也就是不以后设的所谓“新的”、“现代性的”观念来为新诗寻找一个合法的开端;而且针对近现代诗歌转型,文学断裂史观将会带给我们
论文目录:
中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新诗发生期新旧诗观念的考察
第一节 黄遵宪的诗歌观念:旧体式抒写新体验
第二节 梁启超的诗歌观念:从“新学诗”到“诗界革命”
第三节 胡适的新诗诗歌观念:出走和起源
第二章 新诗流派观念与古代诗歌观念的变异性关联考察
第一节 新诗中的浪漫主义诗歌观念与古诗观念中的主情传统
第二节 新诗中的现实主义诗歌观念与古诗观念的功用传统
第三节 新诗中的现代主义诗歌观念与古诗中的兴象表现传统
第三章 古今诗歌观念中的新诗形式问题
第一节 古代诗歌观念中的诗歌形式问题与新诗的“破格”
第二节 新诗形式的“创格”实践
第三节 现代新诗形式“创格”的再思考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声明
后记
四川大学博士论文研究创新自评表
发布时间: 2005-10-08
参考文献
- [1].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新诗危机及其所面临的艺术问题[D]. 陈学祖.华东师范大学2004
- [2].中国新诗与政治文化[D]. 张立群.首都师范大学2006
- [3].外国诗歌译介对中国新诗发生的影响研究[D]. 邓庆周.首都师范大学2007
- [4].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D]. 熊辉.四川大学2007
- [5].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民族性的建构之研究[D]. 刘长华.湖南师范大学2012
- [6].浙江新诗的历史演进与审美建构(1917~1949)[D]. 罗昌智.浙江大学2015
- [7].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研究[D]. 王强.苏州大学2012
- [8].神韵说与纯诗论比较研究[D]. 刘金华.浙江大学2012
- [9].中国新诗的“时间”抒写[D]. 马春光.山东大学2016
- [10].《今天》与朦胧诗的发生[D]. 张志国.暨南大学2009
相关论文
- [1].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D]. 曹万生.四川大学2003
- [2].知性诗学与中国现代诗歌[D]. 汪云霞.武汉大学2005
- [3].中国新诗与政治文化[D]. 张立群.首都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