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支气管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为基础,气道高反应性(AHR)及气道重塑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反复的炎症刺激引起的气道重塑表现为气道壁的增厚、气道平滑肌的增生肥大及各种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中,由一氧化氮合酶(NOS)合成的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表达异常起了重要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哮喘患儿急性期血浆的NO、ET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两者呈明显的直线正相关[1],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已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哮喘发作的首选用药,实验研究也认为吸入激素可有效减轻气道炎症和尽可能的防止肺损害的进展[2]。但其作用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通过对哮喘小鼠吸入布地奈德(BUD),观察其对NOS和ET的影响,以期探讨其治疗哮喘的可能机制。目的利用成熟哮喘小鼠模型,观察吸入BUD对小鼠哮喘发作症状、气道和肺部炎性细胞以及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肺组织匀浆液中NOS、ET的影响,探讨BUD治疗哮喘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雌性BALB/c小鼠,6~8周龄,体重20~22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哮喘模型组(A组):以卵白蛋白(OVA)致敏及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在实验第1天、第8天、第15天于腹腔注射致敏原,第22天起持续7天予1%OVA溶液雾化吸入激发哮喘,每天一次,每次30min;BUD干预组(B组):致敏及激发同模型组,在每次雾化激发前给予BUD雾化吸入;正常对照组(C组):以生理盐水(NS)代替OVA。观察各组小鼠症状,于最后一次雾化激发后12小时收集BALF、外周血(PB)和肺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分别测定BALF及肺组织匀浆液中的白细胞(WBC)总数和Eos比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BALF、肺组织匀浆液中TNOS、iNOS、cNOS活性及ET-1的水平。结果1.雾化激发后小鼠症状A组雾化激发后均出现烦躁不安、易惊、抓耳挠腮、毛发倒伏、大小便增多、呼吸增快、口唇发绀、腹部痉挛、弓背、最后伏俯不动等急性过敏反应,而B组及C组相对较安静。2. BUD干预对哮喘小鼠BALF、肺组织匀浆液中WBC总数、Eos比例的影响2.1 A组与C组比较A组BALF及肺组织匀浆液中WBC总数、Eos比例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2 B组与A组比较B组BALF及肺组织匀浆液中WBC总数、Eos比例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3 B组与C组比较B组BALF中WBC总数与C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BALF中Eos比例及肺组织匀浆液中WBC总数、Eos比例仍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BUD干预对哮喘小鼠血清、BALF、肺组织匀浆液中TNOS、iNOS、cNOS活性及ET-1水平的影响3.1 A组与C组比较A组血清、BALF、肺组织匀浆液中TNOS、iNOS、cNOS活性及ET-1水平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肺组织匀浆液中水平>血清中水平>BALF中水平(P<0.05)。iNOS与ET-1在肺组织匀浆液、血清、BALF中都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3.2 B组与A组比较B组血清、BALF、肺组织匀浆液中TNOS、iNOS、cNOS活性及ET-1水平与A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3 B组与C组比较B组血清、BALF、肺组织匀浆液中TNOS、iNOS、cNOS活性与C组相比,虽稍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BALF、肺组织匀浆液中ET-1水平仍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BUD干预对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影响4.1 A组与C组比较A组病理学形态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明显,管壁、管腔间质内、粘膜下均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气道粘膜断裂,气道平滑肌增厚,血管充血、水肿明显。杯状细胞及黏液腺肥大增生,管腔内可见黏液样分泌物。4.2 B组与A组比较B组仅见支气管管壁及周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未见支气管痉挛、气道平滑肌增厚及细胞增生肥大,管腔内也未见黏液样分泌物,较A组明显改善。4.3 B组与C组比较B组支气管及肺泡结构未见明显改变,大致接近于C组。结论1.哮喘小鼠血清、BALF、肺组织匀浆液中NOS活性及ET水平明显增高,且在肺组织中表达最高,提示NOS和ET参与了哮喘的病理学变化。2.哮喘急性发作时iNOS与ET呈直线正相关,提示iNOS与ET在哮喘时两者相互促进,协同作用,加重哮喘的发展。3. BUD雾化吸入能显著改善哮喘小鼠的症状及气道炎性病理变化,抑制炎性细胞的表达,其作用的发挥可能与抑制哮喘小鼠BALF、血清特别是肺组织中NOS活性及ET-1水平有关,但并不完全。而气道炎症一旦形成,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来控制。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9(12)
- [2].白细胞介素在急性肺损伤大鼠中的作用[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12)
- [3].一氧化氮在大鼠肝肺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8(02)
-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和吸烟肺功能正常者体内HIF-1α表达及意义[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4(08)
- [5].血必净注射液对小鼠血液和肺组织中左氧氟沙星分布的影响[J]. 中国药业 2019(24)
- [6].免疫因素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18)
- [7].内皮素-1在大鼠肝肺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23)
- [8].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大鼠肝肺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0(05)
- [9].罗格列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的抗炎作用[J]. 广东医学 2017(14)
- [10].构建熏烟致慢性支气管炎小鼠模型[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24)
- [1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肺组织中伏立康唑药物浓度[J]. 今日药学 2014(07)
- [12].槲皮素对哮喘大鼠白介素5和白介素6表达的影响[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7(09)
- [1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创伤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 实用医药杂志 2014(05)
- [14].金荞麦对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肺组织中TLR2/4,MyD88 mRNA和IκB-α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11(02)
- [15].葡萄糖调节蛋白78在复合致病因素诱导的大鼠肝肺综合征中的作用[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1(08)
- [16].肿节风水提物对脂多糖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预防作用[J]. 中国药业 2010(18)
- [17].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减轻海水淹溺性肺水肿中的作用及机制[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1(03)
- [18].益气活血中药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血浆和肺组织匀浆中CGRP、ET-1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31)
- [19].外源性硫化氢对急性肺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J]. 当代医学 2010(18)
- [20].咯利普兰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抑制作用[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08(06)
- [21].COPD大鼠不同分期炎性因子的差异与肾脏的相关性研究[J]. 中医药导报 2013(10)
- [22].淫羊藿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影响[J]. 中国临床医学 2013(03)
- [23].多西环素减轻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9(10)
- [24].醒脑再造胶囊对甲醛致小鼠呼吸系统损害的影响[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01)
- [25].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肺损伤及相关炎症因子变化[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0(17)
- [26].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BALB/c鼠活化TLR7介导的抗病毒作用研究[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3(01)
- [27].rPVL对Balb/C小鼠肺组织损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 临床肺科杂志 2011(06)
- [28].胰岛素对内毒素所致的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J]. 心脏杂志 2009(04)
- [29].失血性休克复苏后不同时间注射内毒素对大鼠肺损伤的影响[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8(05)
- [30].IL-17介导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小鼠模型肺部炎症反应研究[J]. 动物医学进展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