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前关于寿山石薄意雕刻的研究基本上还仅仅是一般地、现象地对其源流、题材、技巧等方面展开论述,其中对于“薄意”发展成熟起了至关作用的林清卿的研究,在广度与深度上甚为有限。运用艺术社会学、风格学的方法对林清卿“薄意”艺术进行全面地、系统地考量,对当今寿山石雕乃至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追溯福州寿山石雕的源流及其雕刻艺术流派的形成,以探寻形成“薄意”的母体与根基。在界定“薄意”的基础上,阐明林清卿对现代“薄意”内涵的形成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对林清卿“薄意”风格形成的背景因素、艺术渊源的探究,进而分析其“薄意”的艺术特色及传承影响。清末民初福州独特的人文环境,繁荣的工艺美术,寿山石雕业态以及商号、收藏家、“秀工制”等因素都成为林清卿“薄意”艺术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林清卿秉承寿山石雕“西门派”的优良传统,吸收中国画、印章篆刻的艺术精髓,并融合了其他门类的雕刻技艺,“以刀代笔、以石作画”,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其“薄意”因材施艺,刀法独到多变,注重形式风格,更追求“文人画”的意境,极具材质美、工艺美和意境美的审美特性,为寿山石雕美学增添了新的审美内涵与范畴,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