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坝气田论文-朱霞

中坝气田论文-朱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坝气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排水采气,气举管网,流程优化,采收率

中坝气田论文文献综述

朱霞[1](2019)在《中坝气田须二气藏气举管网优化论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坝气田须二气藏是以排水采气而着称的气藏,自上世纪80年代起,该气藏就开始实施优选管柱排水采气、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电潜泵排水排水采气工艺,其中应用最成功的就是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气举工艺的全面推广及应用始于1992年中坝须二气藏开始实施联合排水采气。气举工艺井由最初的2口增加至目前的10口,从高产水的阻水排水(中19井、中35井)到带液能力不足的气水同产井(中3井、中4井)、纯气井(中20井);气举气源也由最初的高压气源井演变为目前的增压气源。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应用,不仅对中坝须二气藏的高产、稳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中坝气田的整体采收率。中坝须二气举管网的平稳运行是气举井稳定生产的重要保证,是气举工艺正常实施的关键所在。(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9年15期)

刘柏,陈代富,张本健,杨华,孙志昀[2](2017)在《龙门山北段中坝气田须家河组叁段油气地质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1972年发现的中坝气田已进入开发后期,有必要寻找新的接替层系。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须家河组叁段油气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须家河组叁段存在页岩气与致密砂岩气两类气藏:页岩气藏中有效页岩厚度大、分布稳定,且生气强度大;致密砂岩气藏的储集层为以晶间孔+溶蚀孔+裂缝组合为储集空间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储集砂体与烃源岩大面积直接接触,为自生自储气藏,同时须家河组一段生成的部分油气通过断层垂向运移至须家河组叁段聚集成藏。综合分析认为,中坝地区须家河组叁段气藏源、储、盖匹配程度高,烃源丰富,勘探潜力较大,是继须家河组二段、雷口坡组叁段之后另一个重要的勘探层系。(本文来源于《天然气技术与经济》期刊2017年01期)

刘永柯[3](2016)在《“鼻尖”上的精耕细作》一文中研究指出5月24日,采气工朱霞在井站信息化管理系统上监测中19井的实时生产数据。捕捉气井跳动脉搏,采取针对性措施,是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叁级四类”动态管理的基础。中坝气田在西南油气田以高效排水采气着称,43口在产井中,纯气井达21口,无一口水淹井(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报》期刊2016-06-01)

廖光明,王晶[4](2016)在《中坝气田推行“一线井站管理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特约廖光明 通讯员王晶) 一线井站怎么管?员工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安全生产如何把控?5月初,在西南油气田中坝气田找到了答案。中坝气田月度工作过程考核一如既往。这样的考核从2011年7月开始,气田6个集、配气站(中心井站),6个井(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报》期刊2016-05-16)

王治红,吴明鸥,李涛,伍申怀[5](2016)在《提高天然气轻烃回收装置C_3~+收率的方案比选——以中坝气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矿区江油轻烃厂回收装置采用透平膨胀机单机膨胀制冷工艺,回收中坝气田天然气中C_3以上组分,因仅配备了排气量为(16~17)×10~4m~3/d的低压气增压机组,在目前天然气处理量为40×10~4m~3/d、高压原料气量最低时仅有17×10~4m~3/d、原料气压力由3.65 MPa降到2.80 MPa左右的情况下,出现了透平膨胀机的膨胀比和冷凝效率降低、低温制冷系统冷量不足、液烃产品产量和C_3~+收率下降等问题,同时,也直接影响着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为了提高回收装置的C_3~+收率,提出了4种工艺改造方案:①残余气循环工艺(RSV);②直接换热工艺(DHX);③原料气增压的单级膨胀(ISS)工艺;④原料气增压+DHX工艺。对比上述4种方案的轻烃收率、能耗和经济性后认为:上述第叁种方案,即原料气增压的单级膨胀工艺静态投资回收期较短(0.74年),C_3收率为89.43%、液化气产量为19.04 t/d,分别较原工艺提高了46.32%和42.94%,同时其单位能耗较低,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适合于该装置的工艺改造。(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16年03期)

蒲莉萍,张哨楠,王泽发,白晓亮,杨鹏[6](2014)在《四川中坝气田雷口坡组成藏条件及油气主控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四川盆地西北部中坝气田中叁迭统雷口坡组气藏已发现油气与有利沉积相带、局部构造、等关系的分析,结合试采试油资料与储层厚度、物性与录井显示关系的统计分析,总结认为油气成藏发育了多套烃源岩,具有良好的储集条件和保存条件。通过对各个构造运动阶段雷口坡气藏被改造与再形成的分析,提出油气主控因素是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主要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形成的古圈闭,油气藏受到破坏然后再形成的整个过程。该主识对中坝气田未来的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四川地质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廖凤蓉,于聪,吴伟,刘丹[7](2014)在《四川盆地中坝气田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特征及气源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组成是研究天然气成因和来源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四川盆地中坝气田主要产气层为上叁迭统须家河组二段和中叁迭统雷口坡组叁段,但关于中叁迭统雷口坡组叁段气藏的气源目前还存在争议。因此,对中坝气田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组成以及轻烃和凝析油组分碳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四川盆地不同层位天然气氢同位素特征并与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坝气田须家河组天然气显示出典型的煤成气特征,而雷口坡组天然气则显示油型气特征。结合该区烃源岩条件认为,须家河组天然气属须家河组自生自储,雷口坡组天然气来源于下伏二迭系碳酸盐岩。(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4年01期)

张浩,方磊,常鹏,唐婧,肖肖[8](2013)在《中坝气田雷叁气藏天然气储量估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田开发的一个重要技术工作是对气田的储量进行计算。中坝气田雷叁气藏于1972年被勘探发现后,自1982年投产至今已有31年。但是截止目前该气藏生产过程中仍在使用1988年所计算得出的储量数据,本文运用产量累计法和物质平衡法对雷叁气藏可采储量和地质储量进行了标定,以期为气藏生产的下一步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应用》期刊2013年06期)

周泽山[9](2013)在《中坝气田:大“隐”于市,高效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两江绕流,形如船,中为坝,故名中坝镇。这是四川省江油市政府驻地,3000米的地下是中坝气田雷叁气藏。 3月10日,中坝镇,春风拂面。站在雷叁增压集气站鸟瞰江油市,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江油采气作业区经理李鸿直言:“紧邻城市的气田,我国很少。”(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报》期刊2013-03-21)

廖凤蓉,吴小奇,黄士鹏,于聪[10](2013)在《川西北地区中坝气田雷口坡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坝气田位于川西气区北部,主要产层为上叁迭统须家河组二段和中叁迭统雷口坡组叁段,但其雷口坡组叁段气藏的气源目前还没有定论。基于此,全面分析了中坝气田雷口坡组天然气组分和碳、氢同位素组成,并选取中坝气田须家河组煤成气、河湾场气田二迭系茅口组和长兴组以及叁迭系飞仙关组油型气、川东北飞仙关组油型气与之进行对比。中坝气田雷口坡组天然气总体显示干气特征,干燥系数大都在0.97附近,H2S和CO2含量较高。中坝气田雷口坡组天然气中烷烃气碳、氢同位素组成与中坝须家河组、河湾场气田及川东北飞仙关组天然气的同位素组成都有明显差异,乙烷碳同位素组成较河湾场气田、川东北飞仙关组天然气重,而甲烷碳同位素组成较川东北飞仙关组天然气轻。甲烷氢同位素值在-140‰左右,比川东北飞仙关组油型气普遍低约20‰,而高于中坝须家河组煤成气约30‰。综合天然气组分,碳、氢同位素及轻烃和汞的特征分析认为中坝气田雷口坡组天然气以二迭系油型气为主,混有部分须家河组煤成气,且受TSR作用改造。(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3年01期)

中坝气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72年发现的中坝气田已进入开发后期,有必要寻找新的接替层系。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须家河组叁段油气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须家河组叁段存在页岩气与致密砂岩气两类气藏:页岩气藏中有效页岩厚度大、分布稳定,且生气强度大;致密砂岩气藏的储集层为以晶间孔+溶蚀孔+裂缝组合为储集空间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储集砂体与烃源岩大面积直接接触,为自生自储气藏,同时须家河组一段生成的部分油气通过断层垂向运移至须家河组叁段聚集成藏。综合分析认为,中坝地区须家河组叁段气藏源、储、盖匹配程度高,烃源丰富,勘探潜力较大,是继须家河组二段、雷口坡组叁段之后另一个重要的勘探层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坝气田论文参考文献

[1].朱霞.中坝气田须二气藏气举管网优化论证[J].化工管理.2019

[2].刘柏,陈代富,张本健,杨华,孙志昀.龙门山北段中坝气田须家河组叁段油气地质条件[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7

[3].刘永柯.“鼻尖”上的精耕细作[N].中国石油报.2016

[4].廖光明,王晶.中坝气田推行“一线井站管理法”[N].中国石油报.2016

[5].王治红,吴明鸥,李涛,伍申怀.提高天然气轻烃回收装置C_3~+收率的方案比选——以中坝气田为例[J].天然气工业.2016

[6].蒲莉萍,张哨楠,王泽发,白晓亮,杨鹏.四川中坝气田雷口坡组成藏条件及油气主控因素[J].四川地质学报.2014

[7].廖凤蓉,于聪,吴伟,刘丹.四川盆地中坝气田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特征及气源探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

[8].张浩,方磊,常鹏,唐婧,肖肖.中坝气田雷叁气藏天然气储量估算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13

[9].周泽山.中坝气田:大“隐”于市,高效开发[N].中国石油报.2013

[10].廖凤蓉,吴小奇,黄士鹏,于聪.川西北地区中坝气田雷口坡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3

标签:;  ;  ;  ;  

中坝气田论文-朱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