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水稻纹枯病是遍及世界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造成水稻减产歉收,威胁粮食安全。近年来,北方稻区的纹枯病发生逐渐严重。由于发生频率高,危害面积广,给水稻高产带来了严重障碍。随着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抗药性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本实验表明水稻纹枯病菌粗毒素对水稻叶鞘和叶片细胞膜有明显的损伤作用。毒素处理后,细胞膜透性改变,细胞内物质外漏。当毒素稀释5-10倍时,细胞膜损伤率达80%以上,且处理时间越长,细胞膜损伤越重。另外,毒素处理对水稻植株中叶绿素含量有较大抑制作用。当毒素稀释10倍时,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减少85%以上。并且,毒素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水稻叶绿素含量越低。水稻纹枯病菌粗毒素对水稻叶鞘和叶片体内多酚氧化酶(MFO)、磷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等防御酶活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毒素稀释20-100倍时,实验对照的活性远远低于多酚氧化酶(MFO)、磷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当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稀释倍数达到很大时,多酚氧化酶(MFO)、磷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变化程度很小。这说明多酚氧化酶(MFO)、磷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和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处理时间成反比。随着毒素处理时间的延长,酶活不断增加;毒素处理后2-3天,酶的活性达最高值;然后有所下降。通过选用常见的6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菌进行室内生物测定,发现己唑醇的EC50值最小,表明其抑菌效果最好,抑菌效果最差的是禾枯灵。禾枯灵属于保护性的杀菌剂,不能内吸传导,但抑菌活性却相差20多倍,这可能与它们作用靶标不同有关。己唑醇具有内吸性,预防和治疗效果好,作用机理是破坏和阻止病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造成病菌细胞膜不能形成,最终使病菌死亡。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前言1.1 水稻纹枯病菌的发生1.2 寄主和病原菌的互相作用1.3 寄主组织的抗性反应1.4 病原菌致病机理1.5 病害流行因素1.5.1 水稻纹枯病菌可控制因素的影响1.5.2 可控制因素的影响1.6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1.7 本研究的意义第二章 水稻纹枯病菌毒素对水稻叶片叶鞘细胞膜和叶绿素的影响1 试验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水稻纹枯病菌菌株的采集与分离1.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1.2 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分离提取1.3 水稻纹枯病菌毒素对胚根的影响1.4 水稻纹枯病菌毒素对水稻叶鞘、叶片细胞膜损伤的测定1.5 水稻纹枯病菌毒素对水稻叶鞘、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的测定2 结果与分析2.1 水稻纹枯病菌毒素对水稻胚根生长的抑制2.2 水稻纹枯病菌毒素对水稻植株细胞膜的损害2.2.1 不同浓度毒素对植株细胞膜的损害2.2.2 处理不同时间水稻纹枯病菌毒素对细胞膜的损害2.3 水稻纹枯病菌毒素对水稻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2.3.1 不同浓度毒素对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2.3.2 处理不同时间毒素对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3 结论与讨论第三章 水稻纹枯病菌毒素对水稻体内代谢酶活性的影响1 试验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2 抗性机理初探2.1 水稻纹枯病菌毒素对水稻体内多酚氧化酶(MFO)活性测定2.2 水稻纹枯病菌毒素对水稻体内磷酸酯酶活性的影响2.3 水稻纹枯病菌毒素对水稻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的影响3 结果与分析3.1 处理不同时间水稻纹枯病菌毒素对水稻多酚氧化酶(MFO)活性的影响3.2 处理不同时间水稻纹枯病菌毒素对水稻体内磷酸酯酶活性的影响3.3 处理不同时间水稻纹枯病菌毒素对水稻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4 结论与讨论第四章 六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1 试验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供试菌株1.1.2 供试药剂1.1.3 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1.2 供试方法2 结果与分析第五章、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水稻纹枯病菌论文; 致病机理论文; 毒力测定论文;
水稻纹枯病菌毒素致病机理研究及六种杀菌剂对纹枯病菌的毒力测定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