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氨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克隆与“新高”梨增殖体系的建立

茶氨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克隆与“新高”梨增殖体系的建立

论文摘要

茶氨酸(又称N-乙基-γ-L-谷氨酰胺,简称Theanine)是茶中特有的氨基酸,不仅影响着茶的滋味,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如降血压、抗癌、增强抗肿瘤药物的疗效、保护神经、镇静安神、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和抗疲劳的功效。本试验克隆了茶氨酸合成相关的酶基因,同时建立了“新高”梨的增殖体系,为人工培育茶氨酸梨提供研究基础。1、本试验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扩增茶氨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3’端,设定了如下扩增体系:模板cDNA100ng,10×Buffer(Mg2+p lus)5μl,2.5mmol/L dNTPs8μl,10μmol/L特异性引物GSP47-1(第二轮为GSP47-2)1μl、10μmol/L接头引物UPM (第二轮为NUP)1μl,L ATaq DNA聚合酶2.5U,总体积50μl。扩增程序为:94℃3min;94℃30s;70℃45s;72℃80s,14个循环,-0.5℃/cycle;94℃30s;63℃45s;72℃80s,25个循环;72℃延伸10min。在此基础上克隆出长度约为2.4kb的序列。将该序列与GenBank上已知序列比对,发现与葡萄的谷氨酸氨连接酶的核苷酸序列的相似度达81%。2、反向PCR技术(IPCR)是对已知序列DNA的两侧未知序列进行扩增和研究的方法。本试验应用IPCR方法克隆茶氨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即20μl反应液中包含1μg模板、5U限制性内切酶Bsp1407,2μl10×T buffer,2μl0.1%BSA;酶切产物环化自连体系:50μl体系中0.5μg单酶切基因组DNA,5μl10×T4连接缓冲液、5U T4DNA连接酶,22℃连接过夜;IPCR反应体系:50μl体系中约50ng环化自连接产物、2.5μl10×PCR Buffer、25mmol/L Mg2+5μl、10mmol/L dNTPs1μl,10μmol/L引物对(第一轮1S1-1S2,第二轮2S1-2S2)各2ul、1U Taq聚合酶。IPCR扩增程式为:94℃3min,94℃l min,56℃1min,72℃1min,循环29次;72℃延伸7min。利用建立的IPCR技术克隆出茶氨酸合成酶基因5’上游长度为171bp的启动子序列,且该序列含有TATA-box,该元件对基因转录的正确起始起着重要的作用。3、本试验以‘新高’梨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离体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新高’梨离体增殖的培养基为1/2MS+6-BA0.5mg.L-1+IBA0.2mg.L-1+GA30.5mg.L-1,在此培养基上平均增殖系数达到3.3。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目录
  • 1 文献综述
  • 1.1 茶氨酸的主要生理功能
  • 1.2 茶氨酸合成酶的研究进展
  • 1.3 RACE 技术的研究
  • 1.4 启动子克隆方法的研究进展
  • 1.5 基因克隆与表达的研究进展
  • 1.6 梨离体再生体系的研究
  • 2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2.1 通过 RACE 技术扩增出茶氨酸合成酶基因的 3’端
  • 2.2.2 反向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启动子序列
  • 2.2.3 “新高”梨增殖体系的建立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总 RNA 的提取
  • 3.2.2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3.2.3 RNA 及 DNA 的质量与浓度的检测
  • 3.2.4 大肠杆菌 DH5a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质粒的转化
  • 3.2.5 目的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 3.2.6 回收产物与 pMD18-T 载体的连接
  • 3.2.7 引物设计及合成
  • 3.2.8 RNA 反转录成 cDNA
  • 3.2.9 RACE 技术扩增 3’端
  • 3.2.10 PCR 产物的检测
  • 3.2.11 I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启动子序列
  • 3.2.12 “新高”梨增值体系的建立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茶愈伤组织 RNA 检测
  • 4.2 茶愈伤组织基因组检测
  • 4.3 ACTIN 引物检测 CDNA
  • 4.4 RACE 技术扩增 3’端序列
  • 4.4.1 利用降落 PCR 扩增目的片段 3’端
  • 4.4.2 目的片段的克隆和测序结果
  • 4.4.3 目的片段的同源性分析
  • 4.5 反向 PCR 克隆目的片段启动子序列
  • 4.5.1 目的基因启动子序列的扩增
  • 4.5.2 目的基因启动子的分析
  • 4.6 “新高”梨增殖体系的建立
  • 4.6.1 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 6-BA、IBA、GA3 对外植体增殖状况的影响
  • 4.6.2 不同处理的极差分析
  • 5 讨论
  • 5.1 RACE 技术克隆茶氨酸合成酶基因 3’端可能存在的问题
  • 5.2 克隆目的基因启动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 5.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新高”梨离体增殖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L-茶氨酸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 2019(12)
    • [2].利用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L-茶氨酸[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22)
    • [3].利用重组枯草芽孢杆菌产Bacillus pumilus来源的γ-谷氨酰转肽酶及其在L-茶氨酸合成中的应用[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9(10)
    • [4].外电场下L-茶氨酸分子的结构特征与光谱性质[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20(01)
    • [5].绿茶末中L-茶氨酸的离子交换树脂纯化研究[J]. 农产品加工 2020(07)
    • [6].酶催化合成L-茶氨酸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17(23)
    • [7].茶氨酸代谢及其细胞生物学功能研究与应用[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12)
    • [8].茶氨酸呈味特征及应用前景[J]. 蚕桑茶叶通讯 2017(06)
    • [9].L-茶氨酸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8(04)
    • [10].茶氨酸保健作用研究进展[J]. 茶叶通讯 2018(02)
    • [11].铁观音中茶氨酸的提取研究[J]. 绿色科技 2018(16)
    • [12].L-茶氨酸改善热应激引起的小鼠组织损伤和氧化逆境[J]. 茶叶科学 2017(01)
    • [13].L–茶氨酸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机理的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14].茶氨酸健康功效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17)
    • [15].L-茶氨酸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的免疫应激小鼠肠道的保护作用研究[J]. 茶叶科学 2016(05)
    • [16].乙肝患者适合喝什么茶[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03)
    • [17].茶氨酸的生理活性及开发利用[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4)
    • [18].安康紫阳富硒茶中茶多酚、茶氨酸分级提取及含量测定[J]. 陕西农业科学 2019(02)
    • [19].L-茶氨酸防治脑疾病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19(02)
    • [20].L-茶氨酸对过氧化氢诱导山羊瘤胃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J]. 动物营养学报 2018(08)
    • [21].重组大肠杆菌高效催化合成L-茶氨酸[J]. 化学工程 2016(10)
    • [22].针形绿名茶加工过程中茶氨酸含量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5(02)
    • [23].茶氨酸[J]. 普洱 2018(03)
    • [24].L-茶氨酸对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J]. 营养学报 2014(05)
    • [25].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茶多酚残液中茶氨酸的工艺研究[J].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26].L-茶氨酸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养猪 2013(04)
    • [27].重组菌细胞转化法制备茶氨酸的研究[J]. 食品工业 2012(02)
    • [28].L-茶氨酸在动物体内的免疫调节及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杂志 2012(21)
    • [29].L-茶氨酸的性能及合成研究[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1(03)
    • [30].茶氨酸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技术 2009(01)

    标签:;  ;  ;  

    茶氨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克隆与“新高”梨增殖体系的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