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身份犯与共同犯罪作为刑法犯罪论的重要课题,其理论不仅复杂和深邃,而且蕴含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因而对其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共犯与身份的关系,最终是以刑事责任为终点,而能否公正合理地归结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关系到刑法社会控制、法益保护和人权保障机能的实现与否,更关涉法律的终极人文关怀实现与否。本文分四个部分对身份犯共同犯罪问题进行研究。一是身份犯的一般理论,重点论述刑法身份的概念和身份犯的概念。因为概念的厘清是任何理论研究的基础,而身份犯理论更是混论不清,所以花了很多笔墨在身份犯一般理论上,希望能在总结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更有利后面的研究。当然,对身份犯共同犯罪成罪原理给出最基本的说明,也是本部分要完成的内容。第二部分研究教唆犯与帮助犯的共同犯罪问题。教唆犯与帮助犯是共犯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有关教唆犯与帮助犯的研究也如火如茶。其中,教唆犯与身份是共犯与身份问题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身份犯与教唆犯的共同犯罪问题,可以更好的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因而在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上都有重要的价值。具体可以分为身份犯与教唆犯的竞合、无身份者教唆有身份者等情形。同样,在身份犯与帮助犯关系的问题上,也有多种复杂的情形存在。如有身份者帮助无身份者实施犯罪、无身份者帮助有身份者实施犯罪等情形。第三部分,关于共同正犯的问题。认为首先在共同犯罪中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能否实施共同实行行为就是有争议的,所以对此先是进行各种观点罗列,然后对于各种观点进行评析,最后的得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在认定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实施共同实行行为后,讨论在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共同实施真正身份犯的情况下如何定罪以及量刑的问题。第四部分对我国身份犯共同犯罪的立法情况进行了反思并提出建议。认为应该在总则中设定具体条文,凡是无身份者参与以特定身份为构成要件的犯罪,均以该罪的共犯论处。对于不纯正身份犯的共犯,应该在刑法条文中增加:因特殊身份行人在量刑时导致刑罚轻重或者免除的,应该仅限于具有特殊身份的行人,对无身份者,应以通常刑罚量刑。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片面教唆犯肯定说之提倡[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6)
- [2].论教唆犯刑事责任的边界——以《刑法》第29条第2款为中心的展开[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7(05)
- [3].教唆犯的性质之争论[J]. 法制博览 2016(02)
- [4].浅议教唆犯的性质[J]. 知识经济 2013(24)
- [5].论教唆犯的性质[J]. 法制博览 2016(18)
- [6].教唆犯若干问题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14(18)
- [7].德国教唆犯司法认定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启示[J]. 人民司法 2013(05)
- [8].不作为教唆犯理论研究——以德国、日本为例[J]. 社会科学战线 2011(07)
- [9].不同罪型视角下的教唆犯性质分析[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S2)
- [10].共犯人分类法下的教唆犯定位问题[J]. 商品与质量 2010(SC)
- [11].浅析教唆犯的停止形态[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09(04)
- [12].论身份对教唆犯罪的影响[J]. 法制与社会 2009(12)
- [13].教唆犯未遂的法律认定[J].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S1)
- [14].概然性教唆犯之罪责刑考量[J]. 人民司法 2009(10)
- [15].探究网络教唆犯的刑法界定[J]. 网络法律评论 2008(00)
- [16].教唆犯刑事责任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9(04)
- [17].论教唆犯的处罚根据[J]. 法律适用 2012(05)
- [18].浅议教唆犯的成立要件[J]. 法制与社会 2009(12)
- [19].试论教唆犯的从属性——兼及《刑法》第29条第二款的解析[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8(05)
- [20].教唆犯的预备与未遂[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4)
- [21].教唆犯属性的逻辑认定——兼论对我国刑法中教唆犯“二重性”说之评判及反思[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06)
- [22].教唆犯从属性论的再展开[J]. 法治论坛 2012(04)
- [23].教唆犯撤回教唆行为的定性与量刑[J]. 人民司法 2012(18)
- [24].教唆犯成立与规则标准的选择——从独立性说与从属性说比较的角度进行分析[J]. 法制与经济 2017(12)
- [25].论教唆未遂的具体形态[J]. 法制博览 2016(07)
- [26].论教唆未遂[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 [27].怂恿他人持枪抢劫属教唆犯[J]. 人民司法 2015(18)
- [28].独立教唆犯性质的认定[J]. 法制与社会 2010(11)
- [29].间接正犯若干问题探讨[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30].“教唆他人犯罪的”之解释[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