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固态毫米波系统中,毫米波收发前端对系统性能起着关键性作用。随着现代通信系统和雷达的快速发展,毫米波收发前端正向着小型化,轻量化,固态化以及高可靠性方向发展,本文即为毫米波段收发前端的研制。通过综合方案比较,结合自身条件,选取了毫米波混合集成电路形式。在系统的无源电路部分,自行研制了阶跃阻抗线低通滤波器,毫米波带通滤波器,并用E面探针过渡的结构来实现波导到微带的过渡。在系统中的有源电路部分,各个有源部件均采用了MMIC单片,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四次谐波混频器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由于进入毫米波波段,毫米波本振源的实现比较困难,成本较高,故用微波振荡器作为谐波混频器的本振源,本课题中采用反相并联二极管对构成平衡式混频电路,混频器与滤波器均制作在基于薄膜工艺的陶瓷基片上。四次谐波混频器变频损耗的测试结果表明在34.5GHz~35.8GHz的频率范围内变频损耗小于15dB,在中心频率34.68GHz处其变频损耗达到11.3dB。最后对整个毫米波收发前端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接收通道在中心频率34.68GHz处增益达到了20.34dB,满足指标的要求。发射通道在中心频率处增益达到8.31dB,与预定指标尚有一定的差距,在下一步工作中,将采取进一步优化无源电路结构以及增加放大器的方法加以改善。文中详细介绍了滤波器、谐波混频器以及波导微带过渡的工作原理,利用微波电路仿真软件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以及高频场仿真软件Ansoft HFSS完成毫米波混频器电路的设计、电磁仿真和电路优化技术。测试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表明了本文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毫米波的特点和应用1.2 毫米波收发前端的国内外研究动态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案选择1.3.1 方案选择1.3.1.1 系统指标1.3.1.2 接收前端系统总体结构1.3.1.3 接收支路的设计1.3.1.4 发射支路的设计1.3.1.5 系统指标的估算第二章 毫米波收发前端中无源电路的设计2.1 滤波器基本理论2.1.1 低通滤波器原型2.1.2 频率变换2.2 微带滤波器的设计2.2.1 0~1.5GHz 阶跃阻抗低通滤波器的设计2.2.2 毫米波带通滤波器的设计2.3 波导—微带的过渡第三章 毫米波谐波混频器的设计3.1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的工作原理3.2 混频器的主要技术指标3.3 混频器的基本电路形式3.3.1 单端混频器3.3.2 单平衡混频器3.3.3 双平衡混频器3.3.4 镜频抑制混频器3.4 毫米波谐波混频器的理论分析3.4.1 谐波混频器原理3.4.2 谐波混频器的变频特性3.4.3 谐波混频器的非线性分析3.4.3.1 分谐波混频器的大信号分析3.4.3.2 分谐波混频器的小信号分析3.5 毫米波谐波混频器的方案选择及设计3.5.1 二极管的选取3.5.2 管座电路的设计3.5.3 匹配网络的设计3.5.4 系统的整体优化仿真第四章 毫米波收发前端中的有源电路4.1 毫米波开关4.1.1 PIN 二极管单刀单掷(SPST)开关的工作原理4.1.2 PIN 管单刀双掷(SPDT)开关的工作原理4.1.3 单刀双掷开关芯片TGS4302 简介4.2 低噪声放大器4.2.1 低噪声放大器的主要指标4.2.1.1 噪声系数与噪声温度4.2.1.2 增益4.2.1.3 动态范围4.2.1.4 端口驻波比和反射损耗4.2.2 稳定性4.2.3 低噪声放大器MMIC 单片XL1000 简介4.3 功率放大器4.3.1 功率放大器基本性能指标4.3.2 Agilent HMMC-5040 放大器芯片简介第五章 毫米波收发前端的测试与结果分析5.1 收发前端电源部分5.2 毫米波收发前端的制作5.3 收发前端的测试5.3.1 测试条件及测试方案5.3.2 毫米波收发前端的测试结果与分析5.3.2.1 发射支路的测试5.3.2.2 接收支路的测试5.3.2.3 谐波混频器的测试5.3.2.4 测试结果分析结束语参考文献致谢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毫米波收发前端论文; 分谐波混频器论文; 薄膜工艺论文; 滤波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