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技术,是当今国际分析化学前沿领域中一种极具潜力的微分离检测技术,它集成了电泳分离的高效、电化学发光检测的灵敏等特点,主要优势在于:费用低廉、简便快捷、样品用量少、污染小。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发展完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探索其分析应用体系,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建立应用于代谢体液中残留药物、中草药活性成分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采用毛细管电泳与吡啶钌电化学发光(CE-ECL)检测技术测定药物雷尼替丁,电化学发光试剂-吡啶钌采用柱后加入的方式。根据标准加入法定量待测成分,应用于代谢尿液中雷尼替丁的分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2.发展CE-ECL同时测定中草药洋金花中的两种活性组分的新技术。经验证,系统检测灵敏度高,样品分离度好。阿托品和东莨菪碱的检测限分别为5×10-8M和1×10-6 M,低于已报道的紫外方法检测限。可以预见,中药提取物特征性的电泳谱图在中药指纹识别分析方面将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3.建立用于中药罂粟中四种成分的CE-ECL分离检测体系。高电导率的离子液体1-乙烷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EMImBF4 )作为添加剂加入电泳分离缓冲液中,用于改善检测灵敏度的研究。采用电迁移进样技术,导致样品区带和运行缓冲溶液区带间电场强度的明显差异,实现场放大进样效应,提高检测灵敏度。离子液体CE-ECL技术的应用有望在中药分析领域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毛细管电泳分离理论
  • 1.2.1 双电层和Zeta电势
  • 1.2.2 电泳和电渗
  • 1.2.3 分离效率与分离度
  • 1.2.4 毛细管电泳的进样技术
  • 1.3 毛细管电泳的模式
  • 1.3.1 毛细管区带电泳(CZE)
  • 1.3.2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
  • 1.3.3 毛细管凝胶电泳(CGE)
  • 1.3.4 毛细管等速电泳(CITP)
  • 1.3.5 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CIEF)
  • 1.3.6 毛细管电色谱(CEC)
  • 1.3.7 亲和毛细管电泳(ACE)
  • 1.4 毛细管区带电泳的几个操作参数
  • 1.4.1 分离电压
  • 1.4.2 缓冲溶液
  • 1.4.3 缓冲溶液的添加剂
  • 1.5 毛细管电泳的检测方法
  • 1.5.1 紫外吸收法
  • 1.5.2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
  • 1.5.3 折射指数检测法
  • 1.5.4 质谱检测法
  • 1.5.5 电化学检测法
  • 1.5.6 化学发光检测
  • 1.5.7 其他检测技术
  • 1.6 电化学发光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电化学发光基本过程
  • 1.6.2 发光分析的定量依据
  • 1.6.3 吡啶钌电化学发光
  • 32+电化学发光机理'>1.6.4 Ru(bpy)32+电化学发光机理
  • 32+电化学发光在分析科学中的应用'>1.6.5 Ru(bpy)32+电化学发光在分析科学中的应用
  • 32+的固定化'>1.6.6 Ru(bpy)32+的固定化
  • 32+电化学发光技术的发展'>1.6.7 毛细管电泳与Ru(bpy)32+电化学发光技术的发展
  • 1.7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计划
  • 1.7.1 课题的提出
  • 1.7.2 研究计划
  • 第二章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尿中雷尼替丁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
  • 2.2.1 铂盘工作电极的制备
  • 2.2.2 分离毛细管
  • 2.2.3 试剂的配制与尿样中雷尼替丁的提取
  • 2.2.4 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
  • 2.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检测电位的影响
  • 32+的浓度'>2.3.2 Ru(bpy)32+的浓度
  • 2.3.3 缓冲液的pH值
  • 2.3.4 进样时间和电压的影响
  • 2.3.5 CE-ECL体系的分析性能
  • 2.4 应用研究
  • 2.5 结论及意义
  • 第三章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同时检测洋金花的两种活性成分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样品
  • 3.2.2 中草药中阿托品和东莨菪碱的提取
  • 3.2.3 CE-ECL系统
  •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分离检测条件的优化
  • 3.3.2 用CE-ECL系统检测中药洋金花
  • 3.4 结论及意义
  • 第四章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离子液体测定中草药生物活性成分
  • 4.1 引言
  • 4.2 样品与方法
  • 4.2.1 试剂和样品
  • 4.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4.2.3 中草药中提取生物碱
  • 4.2.4 使用仪器及电泳分离条件
  • 4.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检测电位的影响
  • 4.3.2 电极位置的优化
  • 4.3.3 分离电压的影响
  • 4.3.4 分离缓冲液的选择和离子液体的影响
  • 4.3.5 检测池中的背景电解质的选择
  • 4.3.6 选择中药提取过程
  • 4.3.7 生物碱的CE-ECL检测
  • 4.3.8 检测罂粟中生物碱的含量
  • 4.4 结论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妇科疾病诊断中电化学发光检测性激素六项的价值[J]. 名医 2020(01)
    • [2].电化学发光检测性激素六项应用于妇科疾病诊断的价值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11)
    • [3].活细胞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研究[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4].电化学发光检测取得成果[J]. 传感器世界 2008(03)
    • [5].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双抗原夹心法化学发光检测的应用[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6(03)
    • [6].双极电极电化学发光检测研究概况[J]. 化学世界 2015(07)
    • [7].化学发光检测法与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的比较[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20)
    • [8].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建立[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2(09)
    • [9].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检测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 广州化工 2009(08)
    • [10].“高灵敏电化学发光检测方法”获国家专利[J]. 化学分析计量 2010(03)
    • [11].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在水产领域的应用[J]. 齐鲁渔业 2008(11)
    • [12].电化学发光检测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学 2015(15)
    • [13].气相色谱-氮化学发光检测法分析催化汽油中含氮化合物类型的分布[J]. 色谱 2010(04)
    • [14].基于化学发光原理的二氧化硫检测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18(08)
    • [15].髓过氧化物酶双抗体夹心光激化学发光检测法的建立[J]. 检验医学 2012(04)
    • [16].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增强电化学发光检测的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 2014(12)
    • [17].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在水产领域的应用[J]. 北京水产 2008(04)
    • [18].金标记羟胺放大化学发光检测赭曲霉毒素A[J]. 分析测试学报 2018(01)
    • [19].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泌乳素的比较[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8(01)
    • [20].毛细管电泳免疫高灵敏电化学发光检测新技术和新方法及在生化分析中应用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21].电化学发光检测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J]. 微循环学杂志 2010(04)
    • [22].基于适体生物传感器的碱性磷酸酯酶化学发光检测腺苷[J]. 分析测试学报 2017(04)
    • [23].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香草扁桃酸和高香草酸[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24].三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结果的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04)
    • [25].牛奶过敏原β-乳球蛋白的重组制备及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法的建立[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03)
    • [26].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体系的研发介绍[J].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9(06)
    • [27].雌二醇定量检测的可报告范围评价[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4(07)
    • [28].铽-喹啉-2-甲酸配合物电化学发光检测岩白菜素[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29].电化学发光检测性激素六项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实用医技杂志 2018(08)
    • [30].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化学发光检测腺苷[J]. 分析测试学报 2014(01)

    标签:;  ;  ;  ;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