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巴渝民歌文化初探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巴渝民歌文化初探

论文摘要

本论文以重庆直辖市地区的巴渝民歌为研究对象,采用整体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人类学田野调查和文献阅读相结合的方法,多学科相交叉互补等方法,运用语言学和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的相关理论深入剖析研究了巴渝民歌的审美观念和社会文化功能。本论文试图找出巴渝民歌与巴渝文化的深层联系,为实现传统民歌文化在新时期的继承、保护找到解决之道,为实现民族的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出了建设性、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并有效发掘出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中国和谐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本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二章从巴渝民歌研究的理论背景、意义、内容和方法。主要从国内外文化人类学有关民歌理论的发展概况,民歌与文学,民歌与审美人类学等方面进行阐释巴渝民歌这一文化现象。第三章重点分析巴渝民歌产生的文化土壤。简介了巴渝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和巴人的族源与文化特征等,以此交代巴渝民歌民谣的文化生态环境。第四章和第五章在整理大量的人类田野调查的巴渝民歌的资料基础上,从巴渝民歌的题材种类着手,辅以研究者的认识和理解,用语言学,及审美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等相关理论与美学、文艺学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分析巴渝民歌的语言特征及其主要在审美、教育方面的社会文化功能。第六章简单分析了“原生态”巴渝民歌在全球化的现代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生存与传承危机。第七章用比较研究方法,结合巴渝地区民歌文化实际生存状态,提出相关对策保护与传承巴渝民歌这一宝贵的民间口传文化遗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巴渝民歌民谣选题缘由
  • 1.2 研究巴渝民歌民谣的资料及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 1.3 论文的突破点及研究方法
  • 1.4 本论文的结构
  • 2 民歌研究的学科背景和课题阐述
  • 2.1 国内外人类学民歌理论的发展概况
  • 2.1.1 审美人类学理论与民歌民谣
  • 2.1.2 教育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民歌民谣
  • 2.2 民歌与文学
  • 3 巴渝民歌产生的文化土壤
  • 3.1 巴渝民歌产生的地域环境
  • 3.2 巴渝地区的经济生产方式
  • 3.3 巴渝地区的人民生活方式
  • 3.4 巴渝地区的社会政治环境的演变
  • 4 巴渝民歌的题材(上)
  • 4.1 反映巴渝地理特色的歌
  • 4.1.1 船工号子
  • 4.1.2 打夯歌
  • 4.1.3 轿夫歌
  • 4.1.4 抬工歌
  • 4.1.5 石工歌
  • 4.2 反映巴渝经济生产的歌
  • 4.2.1 田歌
  • 4.2.2 牧歌
  • 4.2.3 猎歌
  • 4.2.4 渔歌
  • 4.2.5 伐木歌和樵歌
  • 4.2.6 采茶歌
  • 5 巴渝民歌的题材(下):反映巴渝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的歌
  • 5.1 爱情歌
  • 5.1.1 情歌
  • 5.1.2 风流歌
  • 5.2 仪式歌
  • 5.2.1 嫁娶仪式歌
  • 5.2.2 丧葬仪式歌
  • 5.2.3 建筑仪式歌
  • 5.2.4 巫、道仪式歌
  • 5.3 农祀节令歌
  • 5.4 苦、福歌
  • 5.5 时政歌
  • 5.6 历史人物传说歌
  • 5.7 儿歌
  • 5.8 其它兼类民歌
  • 5.8.1 佛歌
  • 5.8.2 盘歌
  • 5.8.3 花文歌
  • 6 “原生态”巴渝民歌面临传承困境和挑战
  • 6.1 巴渝民歌生存的原始土壤的消失
  • 6.2 生产方式的改变
  • 6.3 大众传媒发展与艺术审美理念的改变
  • 7 关于巴渝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的对策与建议
  • 7.1 加强对巴渝民歌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 7.2 采行政府领导、民间配合的优势互补的方式,加强对民歌的抢 救、发掘、收集、整理、继承和革新
  • 7.3 建设研究、保护、传承民歌的骨干人才队伍
  • 7.3.1 专家人才
  • 7.3.2 政府主管部门的专兼职人才队伍
  • 7.4 设置专项课题,保障经费,开展专题研究,切实解决民歌传承的实际问题
  • 7.5 培养年青一代民歌的传承者,确保民族艺术传承不辍
  • 7.6 民歌的保护、传承与民歌经济文化生态相结合
  • 8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共建美丽新家园 巴渝巾帼在行动[J]. 中国妇运 2019(03)
    • [2].《巴渝国宝-趣味烟缸》[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7(17)
    • [3].《巴渝之“橙”-纳贤》[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7(17)
    • [4].城市梦想系列① 巴渝春早[J]. 今日重庆 2017(01)
    • [5].巴渝古文化的烙印——巴渝鼓舞[J]. 牡丹 2019(05)
    • [6].山水作屏居似锦 天街嵌入巴渝间[J]. 重庆建筑 2013(03)
    • [7].巴渝盛装好气派[J]. 民族音乐 2008(02)
    • [8].新重庆揽胜(十二)——巴渝美景[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8(05)
    • [9].巴渝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多视角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2(15)
    • [10].浅析杨慎竹枝词的巴渝色彩[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02)
    • [11].重庆:以巴渝民宿建设促乡村振兴[J]. 中国土地 2019(06)
    • [12].排舞创编对巴渝民俗文化元素的吸纳与创新[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13].巴渝饮食竹器造型特征探析[J]. 前沿 2012(24)
    • [14].巴渝神龛家具的传承与特征研究[J]. 装饰 2008(09)
    • [15].巴渝体育文化发展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 2011(03)
    • [16].《巴渝文库》首批重要成果——《巴渝文献总目》编纂述略[J].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05)
    • [17].陆游、范成大巴渝诗之异同比较[J]. 作家 2009(24)
    • [18].巴渝古镇,辣香里的柔情[J]. 祝你幸福(午后) 2008(04)
    • [19].巴渝新居让外坝村农民走出大山[J]. 村委主任 2011(15)
    • [20].顺应自然——巴渝传统建筑的环境意识[J]. 城市地理 2012(S1)
    • [21].浅谈巴渝传统图案的再利用[J]. 品牌(理论月刊) 2011(03)
    • [22].让“巴渝大嫂”花开满园[J]. 劳动保障世界 2016(27)
    • [23].凤凰涅槃展新姿——巴渝木偶艺术的转型与创新思考[J]. 四川戏剧 2012(04)
    • [24].近代巴渝期刊出版研究(1895—1949)[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5].巴渝建筑风格源流探析[J]. 重庆建筑 2015(08)
    • [26].重视巴渝新居遗留问题[J]. 公民导刊 2015(10)
    • [27].巴渝乡村文化保护和创新机制研究——以日韩经验为鉴[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2(01)
    • [28].数字:巴渝大地沧桑巨变[J]. 重庆与世界 2019(10)
    • [29].论巴渝桥文化的风格特征[J]. 公路交通技术 2011(01)
    • [30].巴渝地区碉楼建筑历史演变与保护利用[J]. 重庆社会科学 2018(10)

    标签:;  ;  ;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巴渝民歌文化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