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氧烷自组装膜引导那格列奈多晶型的研究

硅氧烷自组装膜引导那格列奈多晶型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糖尿病治疗药物那格列奈(Nateglinide)为对象,研究自组装膜(SAMs)技术对其多晶型的调节作用。首先针对那格列奈分子中特定结构,选用三种不同类型的硅氧烷试剂,分别是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H2CH2(CH2)2Si(OCH3)3)、3-(苯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C6H5NH(CH2)3Si(OCH3)3)、11-溴十一烷基三甲氧基硅烷(BrCH2(CH2)10Si(OCH3)3),在玻璃基底上进行自组装膜的实验制备与表征。利用硅氧烷SAMs引导那格列奈结晶实验中,通过调节结晶过程中过饱和度及降温速率条件,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及熔点测定结果,分析得到比较全面的晶型分布信息,对比总结不同类型硅氧烷自组装膜对那格列奈晶型调控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硅氧烷SAMs能对那格列奈的晶型产生调节作用,促使那格列奈分子形成热力学更稳定的晶型,在SAMs上得到了同条件下溶液中难以获得的单一的B、S晶型,还有X2晶型,其中S晶型最稳定,并确定了生成各晶型的最佳反应条件。2、烷烃类的SAMs-Si-(CH2)3-NH2和SAMs-Si-(CH-2)11-Br能够诱导热力学最稳定的S晶型的产生,芳香族的SAMs-Si-(CH2))3-NH-ph能够诱导那格列奈较稳定的H晶型的生成,而不能诱导产生S晶型。3、长链的SAMs-Si-(CH2)11-Br比短链的SAMs-Si-(CH2)3-NH2对S晶型的诱导更有效,能够诱导产生单一的S晶型晶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固体药物多晶型的研究
  • 1.1.1 药物多晶型现象
  • 1.1.2 固体药物晶型的研究意义
  • 1.1.3 固体药物晶型的常规检测手段
  • 1.1.4 固体药物晶型转化及控制方法
  • 1.2 那格列奈简介及其晶型的研究现状
  • 1.3 分子自组装膜技术
  • 1.3.1 分子自组装膜的分类
  • 1.3.2 分子自组装膜的制备
  • 1.3.3 分子自组装膜的结构及形成机理
  • 1.3.4 自组装膜的表征方法
  • 1.3.5 分子自组装膜的应用
  • 1.4 本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器材
  • 2.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及表征设备
  • 2.1.3 实验基片
  • 2.2 晶体粉末的表征方法
  • 2.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2.2 熔点测定
  • 2.3 SAMs的表征方法
  • 2.3.1 接触角的表征
  • 2.3.2 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第三章 用于诱导那格列奈的硅氧烷自组装膜的合成研究
  • 3.1 硅氧烷组装分子的选择
  • 3.2 玻璃基片的预处理及表征
  • 3.2.1 接触角的测量
  • 3.2.2 表面元素组成的XPS表征
  • 3.2.3 表面形貌的AFM分析
  • 2的制备及表征'>3.3 SAMs-Si-3-NH2的制备及表征
  • 3.3.1 接触角的测量
  • 3.3.2 表面元素组成的XPS表征
  • 3.3.3 表面形貌的AFM分析
  • 3.4 SAMs-Si-3-NH-ph的制备及表征
  • 3.4.1 接触角的测量
  • 3.4.2 表面元素组成的XPS表征
  • 3.4.3 表面形貌的AFM分析
  • 3.5 SAMs-Si-11-Br的制备及表征
  • 3.5.1 接触角的测量
  • 3.5.2 表面元素组成的XPS表征
  • 3.5.3 表面形貌的AFM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硅氧烷自组装膜诱导那格列奈多晶型结晶过程的研究
  • 4.1 那格列奈溶解度的测定
  • 4.2 那格列奈在硅氧烷自组装膜上的结晶实验
  • 2上的结晶'>4.2.1 那格列奈在SAMs-Si-3-NH2上的结晶
  • 4.2.2 那格列奈在SAMs-Si-3-NH-ph上的结晶
  • 4.2.3 那格列奈在SAMs-Si-11-Br上的结晶
  • 4.2.4 那格列奈在溶液中的结晶
  • 4.3 硅氧烷自组装膜对那格列奈多晶型的影响
  • 4.3.1 对比溶液中晶体讨论硅氧烷SAMs对那格列奈晶型的影响
  • 4.3.2 不同类型硅氧烷SAMs对那格列奈多晶型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类型卟啉自组装膜的制备及表征[J]. 应用化学 2013(03)
    • [2].自组装膜技术及其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J]. 表面技术 2009(03)
    • [3].硫醇-膦酸混合自组装膜对2024铝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J]. 腐蚀与防护 2014(04)
    • [4].硫醇分子自组装膜在铜表面的作用行为研究[J]. 表面技术 2012(02)
    • [5].硅基底上图形化自组装膜的构筑[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8(04)
    • [6].表面活性剂自组装膜上亚铁氰化钾电催化研究(英文)[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7].席夫碱自组装膜对铜缓蚀性能的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03)
    • [8].不同链长的烷基硫醇自组装膜在不同腐蚀介质中的抗腐蚀性阻抗研究[J]. 广东化工 2008(08)
    • [9].金纳米颗粒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其性能[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3(06)
    • [10].铁表面银纳米粒子自组装膜及其缓蚀性能研究[J]. 电化学 2012(01)
    • [11].硅基底复合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其微摩擦磨损性能研究[J]. 摩擦学学报 2019(04)
    • [12].分子动力学模拟3(5)-(9-蒽基)吡唑分子在自组装膜上的选择性沉积[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6(03)
    • [13].系列巯基苯基卟啉自组装膜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J]. 应用化学 2013(04)
    • [14].组氨酸衍生物自组装膜的缓蚀性能[J]. 腐蚀与防护 2016(09)
    • [15].基于网状混合自组装膜的压电免疫传感器及其应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0(11)
    • [16].自组装模板法制备相分离结构二元混合自组装膜[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17].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其处理含铬废液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12(07)
    • [18].铁、不锈钢表面自组装膜的表征及其电化学研究[J]. 材料导报 2008(06)
    • [19].PVDF/TiO_2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4(03)
    • [20].功能化碳微球构建自组装膜[J]. 化工学报 2011(04)
    • [21].琼脂糖自组装膜基底型免疫芯片载体制备及抗体固定研究[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8(06)
    • [22].浸泡法和旋涂法对偶氮聚电解质静电吸附自组装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 高分子学报 2008(07)
    • [23].基于巯基乙酸自组装膜传感器的应用研究[J]. 化学传感器 2013(02)
    • [24].铜表面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复合自组装膜的缓蚀性能研究[J].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12(02)
    • [25].二氧化硅表面单层自组装膜的修饰及其微加工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2(11)
    • [26].基于多重分形谱研究十二烷基硫醇分子自组装膜在铜表面的作用行为[J]. 电子显微学报 2012(02)
    • [27].常用金属表面缓蚀自组装膜及其研究方法[J].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12(04)
    • [28].芯片表面异氰酸酯基硅烷自组装膜的制备及表征[J]. 科学通报 2008(18)
    • [29].纯镁表面硬脂酸自组装膜处理工艺及其性能[J]. 重庆大学学报 2013(07)
    • [30].自组装技术及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J]. 河北化工 2009(07)

    标签:;  ;  ;  

    硅氧烷自组装膜引导那格列奈多晶型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