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组织机构内部各种改革与制度创新,使得在职人群所感受到的工作压力迅速增加。长期过度的工作压力引发职业紧张,其对健康的影响正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1994年联合国报告根据世界劳工组织的研究指出:“世界正在变成充满紧张的世界”。正如Theorell所言“工作压力即职业紧张正在全球流行”。职业紧张正演变为新职业性有害因素,广泛影响人们的健康。如何对职业紧张程度进行评估,已成为职业医学界广泛关注的基础性议题,也是急待解决的现实主题。同时国内职业紧张对人们健康影响的程度如何?尚缺少可靠的数据。开展职业紧张评估研究,探讨职业紧张对心理与生理健康的效应,有助于对职业紧张程度界定,为预防其对健康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是以职业人群为对象的横断面研究。依据行业工作特点,选择中小学教师、行政管理与研究人员、生产性外企员工、服务性外企员工、交通警察、社区卫生服务员工、物业管理员工共7种职业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知情同意,自主填写完成问卷。问卷调查与体检相结合评定职业紧张的健康效应。研究从职业紧张评估问卷入手,评估问卷信度与效度,探究职业紧张对健康的影响。第一部分职业紧张评估问卷研究1简明职业紧张问卷开发与信度效度研究在广泛文献评阅基础上,以职业紧张评估的工作要求-自主模式(Job Demand-Control model,JDC)与工作付出-回报失衡模式(Effort-Reward Imbalance model,ERI)理论为指导,开发形成的中文版简明职业紧张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368份。探索性因子分析JDC模式问卷形成5个公因子,可解释61.1%的方差变异。KMO统计量为0.872;ERI模式问卷分析KMO统计量为0.927,生成4个因子,可解释58.3%的方差变异。内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为0.88,各因子Cronbach’sα介于0.69至0.90。验证性因子分析确认8个公因子模型与理论更相符,合并问卷分析反映绝对拟合效果的指标------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63,可认为是较理想的问卷。2不同职业人群职业紧张程度比较研究简明职业紧张问卷的区分效度是衡量评估效果的重要依据。但无适宜的效标变量,只能观察其对不同职业的区分能力作为效标。方差分析表明:问卷各因子在不同职业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DC问卷评估研究人群紧张程度高者占71.9%,不同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RI问卷评估研究人群中职业紧张程度高者占17.9%,不同职业间两种模式判定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44条目的简明职业紧张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是一比较可靠的职业紧张评估工具。3工作疲竭感问卷信度效度评估引入根据Maslach工作疲竭感问卷Boles修订形成19个条目问卷,开发形成中文版。因子分析生成3个公因子,KMO统计量为0.877,生成3个公因子,可解释总方差变异的58.7%。问卷内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仅为0.88,各因子Cronbach’sα为0.84至0.87。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其与Maslach的理论构想基本一致,反映模型拟合效果的绝对拟合指数RMSEA为0.088,基本满足较好模型的要求。工作疲竭感问卷在不同职业间具有较高的区分效度。第二部分职业紧张的健康效应研究4职业紧张对工作疲竭感影响研究共1186份问卷纳入分析。层次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现:二种职业紧张评估模式中因子对工作疲竭感的三个维度: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与个体成就感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预报价值各不相同。JDC模式因子在对情感耗竭与人格解体二者可以解释方差变异较ERI因子小,而ERI模式因子对个体成就感对方差变异的贡献远小于JDC模式因子。依据Maslach工作疲竭感理论而修定的评定标准,研究人群中工作疲竭感阳性率为5.1%,用Maslach标准判断阳性率为5.2%,结果基本一致。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RI模式中依据付出回报比值对职业紧张程度分级,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与工作疲竭感呈现剂量反应关系,情感耗竭职业紧张度低为对照,中组OR值为2.76,95%CI为1.76-4.07。高组OR值为8.71,95%CI为5.70-13.31;人格解体职业紧张度中等组OR为2.56,95%CI为1.74-3.75,职业紧张度高组OR值为5.78,95%CI为3.87-8.63。工作疲竭感在职业紧张度中等组OR为2.78,95%CI为1.14-6.77;职业紧张度高组OR值为3.46,95%CI为1.40-8.50。而内在驱动高是情感耗竭的危险因素,OR为2.76,95%CI为1.72-4.43。JDC模式中评定职业紧张程度高是情感耗竭的相关因素,OR值1.63,95%CI为1.10-2.40。社会支持是人格解体与个体成就感降低的保护因素。人格解体维度,社会支持中等组为0.54,95%CI为0.38-0.77;社会支持高组0.42,95%CI为0.29-0.61。个体成就感降低维度,社会支持中组OR值分别为0.68,95%CI为0.49-0.96;社会支持高组0.40,95%CI为0.28-0.58。研究结果表明:JDC与ERI模式联合运用可更好预报工作疲竭感,而二者比较,ERI模式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5职业紧张与抑郁倾向现患关系研究运用流行病学研究抑郁量表(CES-D)评估,凡得分大于20者定义为抑郁倾向。回收有效问卷1212份,抑郁倾向阳性率为34.2%。JDC模式职业紧张分组间,ERI模式职业紧张与内在驱动分组低中高组间抑郁得分呈现递增趋势。社会支持低中高分组间呈现递减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JDC模式划分不同职业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I模式划分不同职业类型,以放松型(低紧张型)工作为对照,被动型工作OR为2.91,高紧张型OR为3.08有统计学意义,而主动型工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内在驱动OR为1.77。有业余爱好与工作满意度高是抑郁倾向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是0.56与0.47。JDC模式职业紧张分级未显现统计学意义,社会支持高有保护作用OR为0.67。ERI模式职业紧张分级呈现剂量反应关系,职业紧张程度中等组OR为2.29,高组为3.18。内在驱动高是抑郁倾向的危险因素OR为2.39。层次回归分析显现:业余爱好与工作满意度高是抑郁倾向的保护因子,ERI模式因子对抑郁倾向的预报能力较JDC因子更强。6职业紧张与高血压现患危险研究共调查695名参加职业健康体检者,收集其个体行为与生活方式,评估其职业紧张程度。结果提示:研究对象中高血压现患率为5.9%。年龄、受教育程度、高血压家族史、超重(BMI≥24)与JDC模式职业紧张程度高是高血压现患的相关因素。JDC评估的职业紧张度高(工作要求与自主性比值大于1)是高血压现患的危险因素,OR为5.41,95%CI为1.18—24.82。有高血压家族史组OR为4.67,95%CI为2.11—10.33,超重OR为2.97,95%CI为1.39—6.38。年龄组45岁以上者与30岁以下组比较OR为6.86,95%CI为1.93—24.38。而吸烟、饮酒在单因素分析时有统计学意义,而多因素分析时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职业紧张程度高可能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7路径分析应用于职业紧张效应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统计方法,探讨职业紧张与工作疲竭感、工作满意度、抑郁倾向与高血压的内在联系。根据文献评阅与分析结果提出6个假设模型,运用路径分析方法进行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复合模型即职业紧张由二个潜变量组成(即JDC模式与ERI模式),工作疲竭感是潜变量由人格解体与个体成就感降低组成。职业紧张导致工作疲竭感,职业紧张与工作疲竭感共同影响工作满意度、抑郁倾向与高血压的假设,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反映模型拟合效果的绝对拟合指标RESMA为0.129,GFI为0.857。是基本可接受的模型。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12)
- [2].死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0(03)
- [3].中国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与方案[J]. 中国循环杂志 2016(11)
- [4].面对“精准医学”的大潮,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准备好了吗?[J]. 中国公共卫生 2017(01)
- [5].急性肾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 2017(02)
- [6].病因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展[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7(08)
- [7].电子心血管数据与流行病学研究现场收集数据的一致性研究[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7(08)
- [8].硒与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展望[J]. 生物技术进展 2017(05)
- [9].流行病学研究在我国自然灾害防治中的应用[J].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6(02)
- [10].豆浆加茶水,防癌更有效[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03)
- [11].膳食模式与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预防医学 2020(10)
- [12].急性肾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9(03)
- [13].猪链球菌病病原流行病学研究及防制措施[J]. 农业与技术 2015(24)
-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方向的资助情况分析[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6(03)
- [15].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J]. 青海科技 2016(04)
- [16].近视的危险因素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眼科新进展 2015(09)
- [17].定组研究在我国空气污染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3(10)
- [18].电磁辐射健康效应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3(02)
- [19].急性职业性手外伤流行病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0(08)
- [20].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中国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J]. 疾病监测 2008(11)
- [21].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样本代表性问题(二)[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9(02)
- [22].温石棉致病性及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7(01)
- [23].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上海预防医学 2016(01)
- [24].休克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4(S2)
- [25].浅谈我国罕见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对策[J]. 河南医学研究 2015(11)
- [26].中毒患者分类统计的流行病学研究[J]. 人人健康 2020(06)
- [27].我国炎症性肠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09)
- [28].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2(07)
- [29].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疾病监测 2012(11)
- [30].成年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1(02)
标签:职业紧张问卷论文; 工作要求自主模式论文; 付出回报失衡模式论文; 工作疲竭感论文; 抑郁倾向论文; 高血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