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的秀美形态及其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表现研究

桂林山水的秀美形态及其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表现研究

论文摘要

桂林山水作为清新、秀美山水的典型代表,其神秀、韵美的自然风光为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黄宾虹、高剑父、徐悲鸿、黄独峰、关山月、李可染、宗其香、孔仲起、白雪石等名家都曾流连于桂林山水间,创作出大量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以桂林山水为主题、艺术风格独特的中国山水画作品。徐悲鸿的《漓江春雨》,李可染的《漓江山水天下无》、《清漓烟岚图》,黄独峰的《漓江航影醉》,关山月的《岭南春色》,宗其香的《漓江之夜》、《桂北即景》等作品都达到了难以超越的高度。艺术家们全力打造出中国山水画的现代品格,将笔墨根植于中国的艺术精神之中,画风质朴自然,既表现出对现代价值的认同,同时也维护了民族传统文化本根的独特性,在画作中蕴藏并弘扬了民族艺术精神和人文气息。重现了中国山水画艺术博大沉雄的精神气魄,重构了中国山水画的出世与入世精神。本文从众多描绘桂林秀美山水的中国山水画作品中探究中国山水画表现形式的丰富性,通过对画家作品的表现手段、绘画艺术产生的人文环境、画家对自我的认识和文化修养的形成诸方面,探讨中国山水画表现风格丰富性之成因。对桂林山水的秀美形态所体现出得的清秀、淡雅的审美意境做了分析研究,探求一种主流社会的审美价值观。文章的第一章主要将桂林山水秀美的自然形态及人文内涵做了具体的介绍。桂林山水远观其形,山体线条柔美,绵延平缓,漓水之上处处奇峰佳岸、碧水潆洄,竹筏鱼艇、栖鸥飞鹭、亭台楼宇,构成一幅景致万千、绵延不断的天然山水画卷。畅游其间可使人舒展灵魂、滋养才情、净化心灵。桂林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纵情于桂林青山秀水之间的名家巨宿为此挥毫泼墨,为漓江留下了丰厚的艺术胜景。历代文人墨客也都曾在此留下诸多诗文墨迹,摩崖造像,造就了桂林山水独具一格的人文景观。桂林山水充分展现出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的交相辉映,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精神文化追求。从政治、文化、地域特色上均有其独特的学术意义和精神价值,是中国山水景象中的一朵奇葩。文章的第二章主要透过对众多描绘桂林秀美山水的中国山水画作品的分析,探讨中国山水画表现风格多样性之成因。得出我们在面对艺术作品的同时也是在面对作者背后的思想、文化,是对作者品格、人格的领悟。由于画家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修养品格与心境学识等不同的艺术历程,使画家对山水形神的领悟及对笔墨语言驾驭下所产生的不同意识,体现在绘画作品中的意境也会因人而异。绘画语言、表现风格、造境手段等也因画家精神世界的不同而多样。但本质都是在强调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这乃是中国山水画现代感与笔墨的丰富性走向合一的根基所在。文章的第三章,探讨了桂林山水的秀美形态在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精神的体现,及其在绘画创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力求探究中国山水画的本源,拓展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内涵,寻求一种主流社会的审美价值观。秀美形态唤起人们的是一种温婉、恬静的审美感受。立足于以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为基础,透过艺术表层渗透到艺术深层。避免画面出现世俗、媚俗、庸俗等现象。山水画意境与品格的体现有赖于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探索与积累,靠艺术家的审美体验、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提升才能够达到。在当今多元并置的艺术形式中,树立中国山水画正确的艺术价值取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一处和谐衔接,是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值得深思的问题。最后得出中国山水画创作是将模仿自然山水的实际形态依据画家主观精神世界的审美去创造,充分体现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突破形式而追求生命的内蕴。山水画不只是师法古人的笔墨程式,更不是对景写实的表面现象,而是一个从客观到主观的铸炼过程,一种文化的积累。在于表现出其内在的精神,在于它是否有力量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而赋予这种力量则有赖于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及平素的性情陶冶和心胸涵养,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思想,借以通过画面传达一种文化精神。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范围
  • (四) 研究方法与途径
  • 一、桂林山水的审美形态
  • (一) 中华民族的山水审美观
  • (二) 桂林山水的艺术魅力
  • 1. 桂林山水的自然属性
  • 2. 桂林山水的人文内涵
  • 二、桂林山水在中国山水画艺术语言中的表现特征
  • (一) 桂林山水画代表作品分析
  • (二) 桂林山水画作品中艺术语言的多样性
  • 三、桂林山水秀美形态的表现与中国山水画创作
  • (一) 秀美形态对山水画品质的影响
  • (二) 个人修为的养成与山水画意境形成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以当地景观素材为表现的城市山水画创作思考[J]. 美术教育研究 2020(01)
    • [2].浅谈传统山水画创作的三个阶段[J]. 农家参谋 2020(05)
    • [3].由繁至简 技进乎道——我的山水画创作谈[J]. 美术 2020(05)
    • [4].谈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构图[J]. 西部皮革 2020(15)
    • [5].陕北题材山水画创作思考[J]. 美术观察 2020(10)
    • [6].陶瓷山水画创作探究[J]. 南方农机 2019(18)
    • [7].大地上的灵魂和风骨——再谈山水画创作[J]. 名作欣赏 2017(34)
    • [8].山水画创作的“本土性”语言[J]. 美术观察 2018(06)
    • [9].我心造我境——关于山水画创作之写生谈(二)[J]. 收藏 2016(23)
    • [10].我心造我境——关于山水画创作之写生谈[J]. 收藏 2016(21)
    • [11].澄怀味象——山水画创作中要注重观察研究对象[J]. 歌海 2016(06)
    • [12].文以载道 妙合天趣——浅析范文道山水画创作审美指向[J]. 建筑与文化 2017(01)
    • [13].如椽壮笔写情怀——论吴齐的山水画创作[J]. 美术 2016(05)
    • [14].以“万壑在胸”为画源——论山水画创作[J]. 美与时代(中) 2016(12)
    • [15].当代山水画创作中的传统情怀[J]. 美与时代(中) 2017(03)
    • [16].论地域文化对城市山水画创作的影响[J]. 艺术科技 2017(01)
    • [17].纯粹的语言与文脉——马汉跃独具特色的山水画创作[J]. 国画家 2017(04)
    • [18].传统文化的内自足与当代山水画创作题解[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19].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中国山水画创作教学[J]. 美术教育研究 2017(17)
    • [20].我在山水画创作中的思路[J]. 书画艺术 2017(05)
    • [21].情系自然,回归本心——浅议黎爱东山水画创作[J]. 艺术评鉴 2017(17)
    • [22].境由心造——本社书画院山水画创作委员会研究员作品展[J]. 中国书画 2017(10)
    • [23].浅谈山水画创作的主观因素[J]. 大众文艺 2015(23)
    • [24].黑龙江山水画创作中的地域文化研究与思考[J]. 现代装饰(理论) 2015(12)
    • [25].试论山水画创作的区域特色化[J]. 美术观察 2016(03)
    • [26].“高度人为”背景下的山水画创作——以闽东风景为例[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 [27].以宋代山水画为视角谈山水画创作[J]. 大众文艺 2016(06)
    • [28].浅析山水画创作与构图的关系[J]. 美术教育研究 2016(15)
    • [29].浅析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意境[J]. 美术教育研究 2015(02)
    • [30].浅谈山水画创作中的“形”[J]. 美与时代(下) 2015(02)

    标签:;  ;  ;  

    桂林山水的秀美形态及其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表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