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邓小平理论概论》体系要义(论文文献综述)
洪晓楠,戢虹雨[1](2021)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历程、经验与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探寻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历程,其主要经验是:坚持党性原则,以教材建设为基础,抓牢思政课主渠道,拓展课堂教学形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新时代"三进"工作要坚持守正为本、借鉴经验、利用条件、创新发展,即加强教材建设,推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实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
谭晓玲[2](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王思怀[3](2009)在《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提出并科学定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七大的一大亮点,更是十七大闭幕一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一大热点。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继承发展的关系,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关于体系的形成过程有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六阶段等多种观点。关于体系的精髓至少有四种观点。关于体系的主题也有四种观点。其它在理论体系的内涵、理论体系的特征、三大成果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理论体系产生的重大意义以及提出这一概念的必要性,这一体系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异同、与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区别等方面都提出了诸多见仁见智的学术观点,并指出了下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研究的方向。
董伟康[4](2003)在《对开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若干问题的思考》文中指出 在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背景下,根据教育部的部署,从今年秋季开始,全国普通高校将全面开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为此,教育部近期修订公布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基本要点,而且还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在北京对全国高校承担这一课程的骨干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为新课程的开设做各方面的准备。面对这一重大的课程调整,面
沈宝祥[5](2003)在《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研究述评》文中提出邓小平理论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首先要着眼于理解和掌握这个理论的科学体系。自从邓小平理论形成以来,大家就很重视研究它的科学体系,并已取得了很多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反映在党中央的文献
秦宣[6](2002)在《《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编写指导思想与特点》文中研究指明
李金凤[7](2002)在《关于邓小平理论课程建设几个难点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从1998年起,邓小平理论作为高等学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已经普遍开设。根据这几年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谈谈个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一、关于什么是邓小平理论的问题。
师吉金[8](2002)在《深入领会江泽民同志关于如何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论述》文中提出江泽民同志就如何学习邓小平理论作过多方面的论述 ,主要有 :把全面、正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与把握邓小平理论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 ;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与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 ,把学习邓小平的着作同学习党和国家的历史文献结合起来 ;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与学习其他知识、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与发展邓小平理论结合起来
刘铁明[9](2001)在《邓小平理论课程建设的基本过程及指导思想》文中指出新一轮邓小平理论课程建设应树立学科教学论的思想 ,加强对邓小平理论的学科教学论研究 ,实现从邓小平理论的政治价值研究到邓小平理论学科教学论研究的转变。邓小平理论学科教学论研究的基本思路是观念创新、教学实物创新、教学实施创新。
何源章[10](2001)在《《邓小平理论概论》导读课教学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认为目前已出版的《邓小平理论概论》的许多版本均未涉及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问题 ,而邓小平理论概论学科的研究对象问题 ,在其导读课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它将会更好地体现和论证这一学科的完整性、体系性及其科学性。同时 ,也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全面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 ,从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阔步前进
二、《邓小平理论概论》体系要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小平理论概论》体系要义(论文提纲范文)
(1)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历程、经验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演进历程 |
1.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提出 |
2.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丰富 |
3.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发展 |
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历史经验 |
1.遵循党性原则,保障正确方向 |
2.以教材建设为契机,发挥教材基础作用 |
3.以课程改革为依托,抓牢思政课主渠道 |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拓展课堂教学形式 |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守正创新 |
1.坚持守正为本 |
2.用好现有资源 |
3.推动创新发展 |
四、结 语 |
(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
一、组织机构 |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
(四) 课题组 |
二、运行机制 |
(一) 项目建设 |
(二) 基地建设 |
(三) 团队建设 |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
(二) 工程成果丰硕 |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
(一) 经典着作编译 |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一) 建设概况 |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
一、总体部署 |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
(一) 基础理论教材 |
(二) 重点学科教材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
(四) 其他重点教材 |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
一、学术交流 |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
二、人才培养 |
(一) 开展国情调研 |
(二) 进行国外考察 |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
一、理论读物 |
(一) 学习读本 |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
(一) 报刊 |
(二) 电视 |
(三) 网络 |
(四) 微式宣传 |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
(一) 扩大宣传范围 |
(二) 丰富宣传形式 |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
(一) “四大平台”建设 |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
(一) 健全学科体系 |
(二) 完善教材体系 |
(三) 构建人才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3)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
1、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间是继承发展的关系 |
2、关于“始于毛,成于邓”的问题,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特色杜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
3、少数学者指出,关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还需要深入研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建构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
1、三阶段说 |
2、四阶段说 |
3、五阶段说 |
4、六阶段说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三大理论成果的关系及其地位 |
1、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
2、邓小平理论在体系中的地位 |
3、科学发展观在体系中的地位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
1、解放思想 |
2、实事求是 |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
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必要性 |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框架及内涵 |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征 |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重大意义 |
1、理论地位 |
2、理论价值 |
3、实践价值 |
4、世界意义 |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发展 |
3、建设和发展 |
4、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异同及与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区别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异同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区别 |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方向 |
(6)《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编写指导思想与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述评》编写的指导思想 |
二、《述评》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三、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 提高“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实效的几点建议 |
(7)关于邓小平理论课程建设几个难点问题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什么是邓小平理论的问题。 |
二、关于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分析。 |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 |
(8)深入领会江泽民同志关于如何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论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把全面、正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与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 |
二、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与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 把学习邓小平的着作与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历史文献结合起来 |
三、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与学习其他科学知识、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
四、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发展邓小平理论结合起来 |
四、《邓小平理论概论》体系要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的历程、经验与启示[J]. 洪晓楠,戢虹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3]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J]. 王思怀. 商洛学院学报, 2009(01)
- [4]对开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若干问题的思考[J]. 董伟康. 高校理论战线, 2003(09)
- [5]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研究述评[A]. 沈宝祥. 邓小平研究述评(上册), 2003
- [6]《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编写指导思想与特点[J]. 秦宣. 教学与研究, 2002(08)
- [7]关于邓小平理论课程建设几个难点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 李金凤. 理论学习, 2002(04)
- [8]深入领会江泽民同志关于如何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论述[J]. 师吉金.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2(02)
- [9]邓小平理论课程建设的基本过程及指导思想[J]. 刘铁明.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S1)
- [10]《邓小平理论概论》导读课教学初探[J]. 何源章.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3)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邓小平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