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RS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以银川市为例

基于GIS和RS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以银川市为例

论文摘要

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在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同时,给地球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生态安全问题。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关注生态安全问题,而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开始公开关注生态安全问题。近几年来,国内对于生态安全的研究显著增多。目前,生态安全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银川为宁夏的省会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银川已成为西北地区举足轻重的城市。银川市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区,雨雪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燥,风大沙多,存在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沙尘暴、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生态环境脆弱。对银川市生态安全现状进行评价分级,因地制宜的应对生态安全威胁,对于银川市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安全建设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总结生态安全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基于PSR模型,建立了银川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RS与GIS技术对银川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信息进行提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2007年银川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数据库;基于常权和变权加法平均综合模型对2007年银川市生态安全现状进行评价,最后提出了生态安全调控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运用基于常权和基于变权加法平均综合模型对银川市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对比,发现运用变权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2)银川市生态安全水平以较差和一般为主,两者占到银川市总面积的68.17%。其中,较差水平面积为3704.05km2,占银川市总面积的38.77%;其次为一般水平,面积为2809.35km2,占银川市总面积的29.4%;生态安全水平良的面积为1113.84km2,占银川市总面积的11.66%;生态安全水平差的面积为1927.75km2,达到银川市总面积的1/5以上,为20.18%;银川市不存在生态安全水平优的区域。(3)银川市整体生态安全处于较差水平。临河镇生态安全水平最高,生态安全指数为6.47,大新镇生态安全水平最低,生态安全指数为2.74。银川市乡镇生态安全以差和较差水平为主,两者分别占到13个和9个乡镇,生态安全水平一般的乡镇有5个。(4)针对综合分析结果,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银川市生态安全分级管制的思路,把银川市划分为四级管制区:一级管制区基本上集中在城区和交通线周围;二级管制区主要集中在灌区两侧和灵武市中部;三级管制区主要集中在贺兰山山前洪积倾斜平原、黄河冲积平原东侧以及灵武市北部和南部零星区域;四级管制区主要集中在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白芨滩自然保护区。最后,针对不同级别的管制区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生态安全调控措施。另外,针对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提出了专门的生态安全调控措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生态安全概念
  • 1.3 区域生态安全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定性评价方法
  • 1.4.2 定量评价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地貌特征
  • 2.1.3 气候
  • 2.1.4 水文
  • 2.1.5 土壤植被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
  • 2.2.2 社会经济
  • 2.3 主要问题
  • 2.3.1 水体污染
  • 2.3.2 土壤盐渍化
  • 2.3.3 土地沙漠化
  • 2.3.4 面源污染
  • 2.3.5 水资源短缺
  • 第三章 银川市生态安全指标体系
  • 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指标体系构建
  • 3.3 指标标准化方法
  • 3.4 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 3.5 指标等级划分
  • 第四章 银川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数据库
  • 4.1 基础要素数据库
  • 4.2 生态安全压力数据库
  • 4.2.1 人口自然增长率
  • 4.2.2 居民点压力
  • 4.2.3 交通线压力
  • 4.2.4 水体污染
  • 4.2.5 面源污染
  • 4.2.6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潜力
  • 4.2.7 耕地压力
  • 4.3 自然环境状态数据库
  • 4.3.1 水土流失强度
  • 4.3.2 土地沙漠化强度
  • 4.3.3 土壤盐渍化强度
  • 4.3.4 生态系统价值指数
  • 4.3.5 景观多样性指数
  • 4.4 社会响应数据库
  • 4.4.1 自然保护区建设
  • 4.4.2 各乡镇环保投入
  • 第五章 银川市生态安全评价
  • 5.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2 指标权重
  • 5.2.1 常权
  • 5.2.2 变权
  • 5.3 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5.3.1 常权加法平均综合评价
  • 5.3.2 变权加法平均综合模型
  • 5.3.3 乡镇生态安全对比
  • 5.3.4 生态安全评价分析
  • 5.4 对策及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遥感信息的吕梁山贫困区生态安全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9(12)
    • [2].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粤北山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03)
    • [3].“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南亚地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 生态经济 2020(06)
    • [4].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08)
    • [5].我国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J]. 环境与发展 2018(03)
    • [6].国内外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J]. 安徽林业科技 2018(05)
    • [7].基于改进灰靶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1)
    • [8].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近20年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趋势分析[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02)
    • [9].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在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4)
    • [10].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安全评价与监控研究[J]. 科技视界 2014(21)
    • [11].中国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15(11)
    • [12].江苏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 城市地理 2017(16)
    • [13].本溪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9(06)
    • [14].水源地型水库水生态安全评价方法探索[J]. 中国环境科学 2020(09)
    • [15].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2000年~2014年石河子生态安全评价[J]. 西部资源 2017(01)
    • [16].贵州省88个县(市、区)的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J]. 贵州农业科学 2017(07)
    • [17].甘肃省生态安全评价及其驱动力分析[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 [18].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吉林西部农业生态安全评价[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19)
    • [19].肥城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与利用调控研究[J]. 山东国土资源 2015(09)
    • [20].基于“3S”技术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J]. 华东经济管理 2013(04)
    • [2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2(10)
    • [22].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述评[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S2)
    • [2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曲靖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7)
    • [24].河口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 海洋环境科学 2011(02)
    • [25].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 [26].森林生态安全评价初探[J]. 林业经济 2009(12)
    • [27].林业生态安全评价初探[J].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08(01)
    • [28].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西安市小城镇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 小城镇建设 2019(03)
    • [29].浅论广西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 西部皮革 2018(03)
    • [30].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贵阳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01)

    标签:;  ;  ;  ;  

    基于GIS和RS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以银川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