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绿色发展

环境保护绿色发展

文成县环境保护局浙江文成县3253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地严重挑战。在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本文就对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进行分析,希望可供相关从业者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可持续

1人类应对环境问题三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式

第一种是传统的发展方式。它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第二种是环保主义的方式。它要的是一种停滞发展、保护环境的方式。第三种是绿色发展方式,是要求环境保护和发展要共赢。这三种发展观对发展的内涵理解是各异的。首先看一下国内专家对于“绿色发展”是怎么定义的。从收集到的一些资料看,基本上是以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本质条件的经济发展模式。包括现在所讲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清洁生产等,它的主要特征就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国际上对绿色发展的本质要求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更加关注人类的健康和福祉;第二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和进步;第三更加关注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生态价值;第四更加关注技术创新高效管理获得的新的增长点。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业文明,它要解决的是土地的权属问题。第二个阶段是工业文明,它要解决的是财产权的保护和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第三个阶段是生态文明,它要解决的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核心是保护人的环境权。按照环境权益的定义,每个人都享有在良好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权利。环境权益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小康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人民福祉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建设的红线。如果突破了这个红线,牺牲环境去发展就不是绿色发展了,就危害了人民的环境权益。

2绿色发展所经历的两大转型时期

第一次转型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后。它的经济转型有外部的四个条件: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资源已经成为发展的瓶颈问题;技术已经进步可以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经济的全球化。上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特别是二战之后,发达国家污染事件频发,公害事件不断。1964年,《寂静的春天》一书拉响了环保的警报。该书揭示了化学物质的危害,主要是讲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这本书成为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与环境保护运动一起促使了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三个决议:成立联合国环境署、树立环境基金、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并在同年联大会议上以2797号决议通过了以上三个决议。第二次转型发生在2008年前后。这一次经济转型首先是从经济危机开始。开始大家说是金融危机,后来专家又定义为是一种经济危机,最后大家认为是一种发展危机。在2010年联合国发布了一个关于绿色发展的报告,这个报告从经济角度审视,认为传统的经济模式正在失去发展的活力;从环境角度审视,认为环境污染与气候变化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从资源角度审视,认为过度消耗不可再生的资源增强了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从社会角度审视,认为环境污染导致了新的社会不公平。当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的大趋势,发达国家率先发展绿色经济,目的是想占领国际竞争力的制高点,当他们达到了绿色记录以后,就可以设置新的屏障、新的标准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这一次绿色转型和第一次有很大的不同,第一次的转型仅限于发达国家,而第二次转型就是发展中国家也紧随其后。第二次转型不仅在生产领域开展,而且贸易和消费领域也开始进行转型。

3国际绿色转型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第一,要靠市场配制资源。第二,要靠政策和法律的导向。国家的政策和法律要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因此政府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第三,要靠决策的透明。第四,从国际范围来讲,就是要重点解决不公平的问题。第五,要处理好利益相关方的矛盾。我们看到,每一项新的建设项目,每一个新的政策出台,实际上都是对不同人群利益的一次重新调整,当对不同人群利益形成新的冲击和调整的时候,一定要兼顾各方的利益。第六,转型好的国家证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环境保护、解决温室气体的问题并不矛盾。凡是环保好的国家,温室气体控制比较好的国家转型都比较顺利。最后,发达国家对污染的转移,中国是不学的。发达国家可以向国外转移污染,但是我们国家不可能向国外转移。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国内的污染也不能转移,即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过去,中外对绿色发展概念理解是有一定差异的。我们国家偏重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国际社会强调包容、平等和创新,强调发展必须通过带来社会公平和增进人类福祉。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这是把我们国家绿色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4我国当前环境面临的挑战和建议

4.1环境公平失衡是绿色发展应当优先解决的问题。环境不公平在环保领域表现为那些真正享受发展成果的人并没有承担环境退化带来的经济损害和社会代价,而饱受环境损害的人却也没有很好地享受发展成果。我们发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严重的时候,由此带来的新的社会不公平的问题就会突出,环境公平失衡的具体表现如在区域之间的环境公平失衡问题处于加重的态势。

4.2排污者与受害者之间环境失衡的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一些农民由于污染死猪、死鱼、死鸭、果木绝收或者是人体健康受到影响还没有得到赔偿。

4.3排污者之间环境公平失衡问题也不能忽视。我们现在的法律不能做到让所有排污者同样受罚,不能做到谁触犯法律就处罚谁。这样,没有处罚的企业的环保成本就低,而受处罚的企业治污的企业成本就会高。

4.4由于环境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社会不公平的问题非常普遍。群体性事件高发,在很多问题上也是由于环境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我们认为环境群体性事件本质根源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不仅是技术的问题,更多是企业管理的问题。我们有很多PX项目技术都很先进,垃圾发电焚烧技术都很先进,但如果企业管理不好,照样会产生污染。其次,它不止是一个科普性的问题,还是政府监管的问题。在现在所有重大污染事故的背后,都可以看出来存在政府监管不力。监管不力又表现在一些政府主导工作还是抓GDP,对环保还没有提高足够重视的高度。再次,不止是一个思想觉悟的问题,每一个项目都涉及人群利益的调整。最后,不止是单纯的环境问题,这些群体性事件的背后都会有复杂的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包括信息不公开,包括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的问题,解决群体性事件还要进行社会治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不仅要有政策目标及政策原则,还有成本较低,切实可行地政策手段,进而有效的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在这方面,不断地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政策手段,将是走向可持续发展新世纪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王有为.中国绿色施工解析[J].施工技术.2008,6(5):29-30.

[2]岳来群.夏丽洪.吴裕根.经济危机下的各国能源政策——2009年国外能源政策综述[J].国际石油经济,2010,(4):35.

标签:;  ;  ;  

环境保护绿色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