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层建筑结构振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层建筑,地震反应,神经网络,分散控制
高层建筑结构振动论文文献综述
汪权,韩强强,王肖东,袁加伟[1](2019)在《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的分散神经网络振动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振动神经网络控制问题,将神经网络理论与分散控制理论相结合,提出分散神经网络振动控制方案,并应用于高层结构地震反应振动控制中。利用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建立结构模型,预测结构的振动响应。基于NARMA-L2的神经自校正控制系统设计BP神经网络控制器,研究分散神经网络振动控制效果,并与神经网络集中控制进行比较。对某20层Benchmark结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散神经网络振动控制方法简化了神经网络的结构,可有效控制结构振动和消除时滞;同时,相对于集中控制的单一失效,本文方法的可靠性更强且可以保证振动控制系统的实时响应。(本文来源于《计算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浩,徐海涛,邱桂林,杨德怀[2](2018)在《振动对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安全影响评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高层建筑为地上26层,地下设两层车库,总高81. 9m; 8#高层建筑为地上28层,地下设两层车库,总高102. 7m,均无特殊工艺。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该结构因施工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振动作用。通过检测该高层建筑结构的舒适度、地脉动加速度、楼盖频率等相关数据,并在不同工况下检测楼面结构的速度、动位移及楼盖竖向振动加速度等参数。分析振动对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的安全影响。通过分析振动对高层上部结构安全影响鉴定实例工程,为以后同类别的检测鉴定工作和相关研究提供实际工程经验。(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8年S2期)
陈青长,刘金圣[3](2018)在《高层建筑外观形体比例对风载作用结构横向振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承受定常和周期风载的高层建筑为背景,研究外观形体比例对于结构物横向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将矩形截面的高层结构物抽象为一Euler悬臂梁结构,通过分析其本构关系建立动力学模型,采用Galerkin原理及振动理论得到结构的振动响应,研究表明外观形体比例对高层结构在顺风向载荷作用下的振动有重要影响:在定常载荷作用下,结构物的顺风向位移随高层结构物的迎风面高宽比增大而增大;而在周期激励载荷作用下,结构物发生顺风向振动,结构的最大顺风向位移对结构物的外观形体比例敏感,却并不单调变化.(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王娟[4](2018)在《高层建筑在连续振动下的壁板结构失稳定BIM模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高层建筑壁板结构的抗震性,需设计高层建筑在连续振动下的壁板结构失稳定BIM模型。应用软件:通过Revit塑造高层建筑模型和结构模型,结合SAP2000建模性能塑造高层建筑结构的有限元实体模型,实现高层建筑模型的转换,设计BIM模型的IFOD软件总体结构,实现BIM模型的智能化管理。参数:在BIM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连续振动下高层建筑壁板结构风致响应,给出高层建筑壁板结构的平均风响应、脉动风响应,得出高层建筑壁板结构位移,实现了高层建筑在连续振动下的壁板结构稳定性分析。实验:实验结果说明,所设计BIM模型可对连续振动下的高层建筑加速度时程以及位移时程进行准确分析,且相比传统方法,本文方法对高层建筑在连续振动下的壁板结构是否失稳判断结果比较准确。(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王宜星[5](2018)在《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振动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层建筑受地震作用后会产生扭转振动破坏的特点,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在提出平扭振动耦联的计算方法基础上,提出扭转振动效应主要影响因素,即周期比与偏心距,以此为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8年09期)
张琪,吕西林[6](2017)在《附加电涡流阻尼TMD的高层建筑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涡流阻尼系统(Eddy-Current System)是一种广泛应用在机械工程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减振控制技术,将电涡流阻尼系统与传统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相结合而成的新型电涡流阻尼TMD(EC-TMD)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附加电涡流阻尼TMD的五层钢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考察了该装置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减振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附加电涡流阻尼TMD可以明显减少主体结构的加速度、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等响应;电涡流阻尼TMD的控制效果受输入激励特性的影响,也和本身的质量比、电涡流阻尼比有关;与传统TMD相比,电涡流阻尼TMD可以更快速的抑制结构振动,并能将自身摆幅控制在较小范围内。(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17年02期)
赵攀[7](2016)在《模态分析法的高层建筑结构振动频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保高层建筑具有更高的安全系数,避免外界因素作用下产生共振。在静应力条件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对结构进行振动频率分析。以某16层的独幢建筑为研究对象,在其基本设计参数已定的情况下,建立建筑的实体模型,并采用模态分析法进行数值计算。获得了承载和非承载条件下,结构的1~5阶振动频率。结果显示,建筑结构的振动仅与自身属性有关,外界载荷的影响不大。因此,与当地出现较为频繁的地震波频率进行对比后,仅需改进其结构,使自振频率远离地震波频率,即可避免共振,达到提升安全系数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6年19期)
童少伟[8](2016)在《高层建筑结构智能振动控制与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考虑弹性及弹塑性特性时的高层建筑智能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针对线弹性系统的离散瞬时最优控制算法、迭代学习型瞬时最优控制算法及收敛性的分析;针对弹塑性系统迭代学习型瞬时最优控制算法及其收敛性的分析;SSI及P_△效应对结构响应的影响;主动控制器位置优化分析。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经典的瞬时最优控制算法,推导了一阶近似离散瞬时最优化控制算法及离散瞬时最优控制算法两类离散型瞬时最优控制算法,并采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证明受控系统的稳定性。在数值算例中,同时采用李雅普诺夫第一方法验证了受控系统的稳定性。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两类离散型瞬时最优控制算法对选定的高层建筑结构模型在给定的输入地震荷载作用下,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其中离散型瞬时最优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较优。2.基于经典的瞬时最优控制算法和迭代学习智能控制算法提出了迭代学习型瞬时最优控制算法。考虑线弹性系统,针对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以系统的响应和期望响应的差值为反馈,以系统二次型性能泛函为目标函数,通过迭代学习修正主动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提高主动控制的效果,并给出了该方法收敛性的充分条件。数值算例结果表明,较瞬时最优控制算法而言,迭代学习型瞬时最优控制算法对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的响应控制有较明显的改善,其中尤其以位移及层间位移控制效果改善最为明显。由于系统反馈中未考虑加速度响应,控制系统对结构的加速度响应控制效果均表现不理想。3.针对考虑弹塑性特性时的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智能控制算法中的迭代学习控制算法,推导了相应的迭代学习控制策略,并给出了该控制策略在考虑弹塑性时的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响应控制中收敛的充分条件。数值算例结果表明,迭代学习控制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其中,尤其以对结构的位移峰值响应及位移残余变形的控制效果明显。4.基于叁维弹性半空间内作用垂向及横向集中荷载时,基础的弹性半空间内任意位置的位移和应力解析解及基础底面上的作用力分布形式,给出了基础垂向及横向等效刚度;考虑地基基础阻尼形式为逸散阻尼,对考虑不同地基刚度形式下的高层结构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上部结构分别考虑了弹性及弹塑性两种模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地震响应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对考虑弹塑性特性时的受控系统而言,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响应影响明显,且无明显的规律性,在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波作用下,其影响既可能是改善控制效果亦可能降低控制效果。5.针对弹性及考虑弹塑性特性时的高层建筑结构,分别建立了考虑P-△效应时的动力学模型。数值算例结果表明,考虑P_△效应时,低频成分为主的地震波更不利于高层结构的响应。6.基于遗传算法(GA),提出了改进遗传算法,该改进遗传算法中,考虑了目标函数尺度变换及种群个体迁移机制,以提高算法的收敛性并防止算法过早成熟。基于该改进的遗传算法,讨论了主动控制器位置优化问题。通过对未受控结构、全楼层设置作动器、GA优化后(5个楼层)叁种工况下结构响应的对比分析可知,设置少量控制器(5个楼层位置),通过GA优化可以得到较优的控制效果,其控制效果可接近甚至优于全楼层设置控制器的工况。(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6-05-01)
陈斯聪[9](2016)在《黏滞阻尼器控制超高层建筑结构横风向振动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超高层结构的阻尼控制技术,在“荷载”、“结构分析”和“阻尼器优化设计”等叁个层面上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根据典型结构的横风向风荷载计算模型,基于自回归AR模型,运用MATLAB模拟了超高层横风向风荷载时程。讨论了阶数p对模拟效果的影响,并对比了时程分析方法和规范方法、随机振动方法下结构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就模拟荷载时程而言,阶数p在25到100之间模拟效果较好;就结构计算结果而言,采用该模拟荷载的时程分析方法与随机振动方法吻合良好,与规范方法相比采用该模拟方法偏于安全。2.研究了超高层结构的简化分析方法,介绍了去除次要构件、等效柱、去除次要构件与等效柱组合和层模型四种简化分析结构,编写了超高层结构简化分析软件。以一实际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为例,分析对比了四种简化结构的动力特性、计算分析时间以及常遇地震荷载、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同时对比了安装黏滞阻尼器简化结构的结构响应及阻尼器响应。结果表明采去除次要构件与等效柱组合模型的简化精度最高,计算速度快,性价比最高。3.定义了阻尼器耗散功率期望效率,提出了基于阻尼器耗散功率期望效率的阻尼器位置优化方法,并给出相应实现步骤。针对超高层结构的特点,研究了不同阻尼器安装方式的阻尼器子框架竖向变形放大系数,使超高层结构中阻尼器的耗能效果更加准确,实例结果表明阻尼器耗散功率期望效率能够表征阻尼器位置的功率耗散效率;超高层结构不能忽视阻尼器子框架竖向变形对阻尼器耗能效果的影响。4.推导出风荷载作用下不同性能水准的结构附加阻尼比需求,引入结构附加阻尼比需求指标曲线估算附加阻尼比需求,进而确定附加阻尼力需求,分别采用基于附加阻尼比公式和基于耗散功率方法进行推导。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附加阻尼力需求确定方法的可行性。5.对于目前关注的风荷载作用下阻尼器功率要求,从结构层面出发,给出黏滞阻尼器的功率表达、功率需求表达,并制作黏滞阻尼器需求功率等高线图,工程设计人员可根据风荷载下阻尼器最大出力、阻尼系数和速度指数快速查得。6.介绍了超高层减振结构风振控制设计流程。(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6-05-01)
钱德玲,张泽涵,戴启权,杨远威,蒋玉敏[10](2016)在《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超限高层建筑高度高、层数多、整体结构复杂等特点,依据一致相似率对一超限高层建筑进行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通过计算探讨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模型分别采用人工质量模型、忽略重力模型、欠人工质量模型叁种方式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欠人工质量模型的设计是合理可行的,可以通过附加人工质量来调整加速度相似比至合理水平,以利于振动台试验的实施。通过合理的配重模型设计,可以减小重力失真效应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使振动台试验更加准确地反映原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和动力特性。(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6年02期)
高层建筑结构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高层建筑为地上26层,地下设两层车库,总高81. 9m; 8#高层建筑为地上28层,地下设两层车库,总高102. 7m,均无特殊工艺。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该结构因施工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振动作用。通过检测该高层建筑结构的舒适度、地脉动加速度、楼盖频率等相关数据,并在不同工况下检测楼面结构的速度、动位移及楼盖竖向振动加速度等参数。分析振动对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的安全影响。通过分析振动对高层上部结构安全影响鉴定实例工程,为以后同类别的检测鉴定工作和相关研究提供实际工程经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层建筑结构振动论文参考文献
[1].汪权,韩强强,王肖东,袁加伟.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的分散神经网络振动控制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19
[2].张浩,徐海涛,邱桂林,杨德怀.振动对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安全影响评估分析[J].建筑结构.2018
[3].陈青长,刘金圣.高层建筑外观形体比例对风载作用结构横向振动的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王娟.高层建筑在连续振动下的壁板结构失稳定BIM模型设计[J].地震工程学报.2018
[5].王宜星.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振动效应[J].居舍.2018
[6].张琪,吕西林.附加电涡流阻尼TMD的高层建筑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7
[7].赵攀.模态分析法的高层建筑结构振动频率研究[J].科技视界.2016
[8].童少伟.高层建筑结构智能振动控制与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9].陈斯聪.黏滞阻尼器控制超高层建筑结构横风向振动的方法研究[D].广州大学.2016
[10].钱德玲,张泽涵,戴启权,杨远威,蒋玉敏.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的研究[J].工业建筑.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