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客观性及其限度 ——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良善生活问题研究

道德客观性及其限度 ——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良善生活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理性多元论的事实使人类的道德生活陷入困境之中,需要为道德标准确立一个稳固的合理性基础,免除情感主义的危机。根据对事实与价值关系的不同看法,可以把当代道德哲学家对道德客观性的寻求分为三条路径:共识法、中介法、超越法。三种方法立足于后形而上学视域解决道德困境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方向,但是都忽视道德的客观性是一个有其适用界限的概念,失去了界限的客观性要么倒向文化相对主义,要么倒向伦理绝对主义。本文认为,事实与价值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客观性是一种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合理的可接受性,所以客观性总是以普遍的知识形态表现出来,而行为主体的道德选择是客观性的限度。道德的客观性及其限度的关系只有在以下几组辩证关系中才能得到理解: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的关系;自我与他者的关系;生活实践与道德判断的关系。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导论 生活在碎片之中
  • 一、多神主义的困境
  • 1、道德共识的困境
  • 2、道德践行的困境
  • 3、社会稳定的困境
  • 二、现代化及其悖反
  • 1、现代性的叙事
  • 2、现代性的悖论
  • 第一章 道德客观性问题的系谱学考察
  • 一、道德客观性的确立
  • 1、真与善的统一
  • 2、形而上学与伦理学的统一
  • 二、对道德客观性基础的质疑
  • 1、由发现真理到建构真理
  • 2、由服从外在客观秩序到崇尚内在意志自由
  • 3、由对道德规范的认可到进行合法性论证
  • 4、从真与善的统一到事实与价值的分野
  • 三、道德客观性的彻底消解
  • 1、情感主义对道德客观性的拒斥
  • 2、历史主义与虚无主义的亲缘
  • 第二章 作为道德共识的客观性
  • 一、重叠共识的范式性转换
  • 1、从对实质性道德的探讨到对合法性程序的建构
  • 2、从内容的普遍客观性到原则的普遍客观性
  • 二、重叠共识之认知内涵的缺失
  • 三、交往共识的规范性寻求
  • 四、交往共识的困境
  • 第三章 作为共同体目的的客观性
  • 一、麦金太尔对当代道德困境的诊断
  • 二、规范伦理学的缺失
  • 1、共同体框架的缺失
  • 2、客观性的抽象化
  • 3、规则对道德的吞噬
  • 三、在德性的废墟上重建共同体
  • 1、古代伦理学与现代伦理学的区别
  • 2、功能性概念对事实与价值鸿沟的弥合
  • 3、整体的人生对多元论的克服
  • 四、目的论的价值与困境
  • 1、滑向相对主义
  • 2、导致虚无主义
  • 3、回避价值多元论问题
  • 第四章 作为合理的可接受性的客观性
  • 一、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
  • 1、通过对“事实”概念的考察揭示逻辑实证主义语言观的贫困
  • 2、通过对“价值”概念考察揭示逻辑实证主义的定义误区
  • 3、事实与价值的互相缠绕
  • 4、对科学与伦理学二分法的驳斥
  • 二、重新界定客观性观念
  • 1、客观性是一种“合理的可接受性”
  • 2、价值的客观性
  • 三、相对主义还是内在实在论
  • 1、普特南对文化相对主义的批评
  • 2、客观性还是协同性
  • 3、价值是被创造的
  • 四、内在实在论的困境
  • 第五章 道德客观性的限度
  • 一、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的辩证关系
  • 二、自我与他者的辩证关系
  • 三、生活实践与道德判断的辩证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新闻剪辑中应把握的客观性[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07)
    • [2].追诉毒品犯罪的实践性思考——以客观性证据审查思维为切入点[J]. 法制博览 2019(23)
    • [3].证据客观性浅析[J]. 大众商务 2010(08)
    • [4].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运用及思考——从宋某某强奸案切入[J]. 中国检察官 2018(04)
    • [5].知行互启解疑难 古今同脉扬风采——如何破解“人为事物”联系的客观性[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4(16)
    • [6].法律客观性的出路——中西对比的视角[J].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2010(02)
    • [7].论法律及其诠释客观性——质疑与来自法律诠释学的拯救[J]. 岭南学刊 2011(04)
    • [8].论法律解释的客观性——一个后果主义视角[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 [9].论公诉环节客观性证据的审查[J]. 人民检察 2018(17)
    • [10].“命案”客观性证据的审查思路[J]. 人民检察 2017(22)
    • [11].固定收集客观性证据的思考[J]. 中国刑事警察 2018(04)
    • [12].论创造的客观性与能动性[J]. 党政干部学刊 2017(06)
    • [13].“范式”对传统科学客观性的影响[J]. 科技风 2016(16)
    • [14].事实认定中的证据客观性批判与反思[J]. 科技视界 2016(26)
    • [15].多视角解析一道2020年高考数学客观性压轴题[J]. 理科考试研究 2020(17)
    • [16].李凯尔特的历史学形而上学客观性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04)
    • [17].具有新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J]. 新西部 2019(14)
    • [18].新时期历史认识客观性研究及其反思[J]. 史学月刊 2009(09)
    • [19].《学科共识、认知美德和学者角色——化解历史知识客观性问题的新思路》[J]. 史学史研究 2020(02)
    • [20].阐释的公共性与客观性——兼论对马克思的先验阐释[J]. 天津社会科学 2018(01)
    • [21].重建历史客观性[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2].学科共识、认知美德和学者角色——化解历史知识客观性问题的新思路[J]. 史学史研究 2020(01)
    • [23].客观性证据审查的运用——以李某某等人诈骗案为视角[J]. 法制博览 2020(13)
    • [24].论证据审查的公诉立场——对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的思考[J]. 法制博览 2017(16)
    • [25].客观性证据审查模式的理解与适用[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6(04)
    • [26].谁之法解释?何种客观性?——基于客观性法解释立场的检讨[J]. 人大法律评论 2017(02)
    • [27].女性主义视域下传统科学客观性探析[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2(02)
    • [28].浅析法的客观性价值之所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8)
    • [29].论阐释的客观性[J]. 哲学研究 2016(05)
    • [30].论客观性证据中心主义[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5(04)

    标签:;  ;  ;  

    道德客观性及其限度 ——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良善生活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