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实的结构

历史事实的结构

论文摘要

本博士论文之目的,并非是要描述或诠释历史事实的本质,这实际上恰恰是我所放弃的任务;我更愿意在本论文中发展或明确一些概念,如“客观历史”等,并希望它们能够帮助我们以一种更富成效的方式来谈论历史事实。为此,本论文将坚持一首要信念,即存有一独立的历史实在,且接受如下关于历史之定义,即“历史”一词包含两层含义:(1)过去人类各种活动的全体,以及(2)我们现在用它们来构造的叙述或说明。在本论文中,前者被称为历史Ⅰ,后者为历史Ⅱ。本来,历史Ⅰ不能为任何思维或语言所捕捉,但通过区分作为描写性概念的“客观”及规范性概念的“客观”,本论文将日常用法中的历史Ⅰ抽象出一概念,即“客观历史”,并界定此概念与历史Ⅱ即历史文本之关系,即弗雷格所提出的意谓与意义之分别。由此,历史文本便只是指涉辨识客观历史的方式,无关乎真假,抑或是说,“真”或“假”不能作为历史文本的评判标准,且历史文本的价值关键在于其用法。在此,必须指出,客观历史与历史文本绝对是不同质的,但在历史学的研究实践之中,二者却往往是以“客观-文本历史”这样一个复合概念的面貌出现。当然,这一复合概念并非不可存在于历史学之中。事实上,本论文认为,至少从知识进步的角度上,知道a=b要比a=a更有价值,因为正如康德所说,我们不需要任何信息便可确认前者,而后者却不总是能够先验地建立起来。不过,本论文有理由对客观历史与历史文本二者严格区别,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精读卡尔·贝克尔之经典文本《什么是历史事实》,构建一包含有客观史实(A)、观念史实(B)、非客观史实(A)与非观念史实(B)四范畴的结构模型:如上图所示,A∩B、A∩B、A∩B和A∩B即分别表示客观史实与观念史实之交集、观念史实与非客观史实之交集、客观史实与非观念史实之交集与非客观史实与非观念史实之交集。作为一元史学范畴,客观史实与观念史实之交集A∩B,在历史学之日常实践中,并无实现的可能。原因在于,客观史实与观念史实二者具有互补性,历史学家不可能同时取得对两者的准确把握,客观史实愈趋于精确,观念史实就愈处于不稳定状态之中,反之亦然。A∩B,即观念史实与非客观史实之交集,历史学家若浅尝辄止,极易将其逐出于历史学范域之外。但是,不容否认,此一范畴的确存在于历史学之日常实践之中,且对准确界定历史事实之性质效用卓著。具体言之,在历史学视野之内,此一范畴可从如下四层次入手加以考察:A∩B反映某种基本真实;A∩B掩盖和篡改某种基本真实;A∩B掩盖某种基本真实的不在场;以及A∩B与任何真实完全没有联系,纯粹是自身的拟像。至于A∩B和A∩B此二范畴,皆非历史学家在其日常实践中所可能遇到。但是,前者指称“沉默的客观史实”,尽管不能直接观察之,但其于真正意义上的完整历史画面而言,不可或缺;而后者可界定为海德格尔意义上的“无”,或可参照狄拉克关于正电子之表述以为一隐喻,理解此范畴。如果我们不考虑A∩B这一典型的形而上学范畴,则A∩B、A∩B及A∩B三者之关系便可于一个三角形中表现无遗。其中,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对应上述三范畴,则此三角形之三个顶点便可视为历史事实所可能处于的三种纯粹状态,即:某一历史事实,历史学家可以确认其属于A∩B、A∩B抑或A∩B。至于三角形内部,其无限多个点则对应着处于不纯粹状态下的那些历史事实——它们主要是所谓“复杂的历史事实”,比如说:“此历史事实的m片断属于A∩B,但n片断则属于A∩B。”一言以蔽之,由A∩B、A∩B及A∩B三者所构成的这一三角形即描画了历史学的日常实践所可能覆盖的全部区域。此外,为进一步深化我们关于历史事实这一概念的认识,本论文还将越出历史学的边界,通过考察历史类电脑游戏及公共历史话语,将“历史的否定”层面纳入研究视野,进而得出结论:历史与“历史的否定”可以相反的方式指涉同一个意谓。总之,本博士论文之写作,归根结底,只能是描述历史学的日常实践,而绝不干涉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呈现立论前提并为之辩护
  • 第一章 区别与化合:历史文本与客观历史
  • 第一节 历史文本的特征
  • 第二节 复合概念"客观-文本历史"
  • 第二章 历史事实的结构模型
  • 第一节 重构:论贝克尔的历史事实
  • 第二节 历史事实模型的限定性
  • 第三章 历史事实概念的深化
  • 第一节 客观史实与观念史实之交集
  • 第二节 非客观史实与观念史实之交集
  • 第三节 客观史实与非观念史实之交集
  • 第四节 非客观史实与非观念史实之交集
  • 第四章 否定范畴与公共历史话语
  • 第一节 辩证的否定
  • 第二节 历史的否定之个案:电脑游戏
  • 第三节 作为公共知识的历史事实
  • 余论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英语新复合概念表征形式创造中的经济性[J]. 镇江高专学报 2011(04)
    • [2].人性的问题[J]. IT经理世界 2009(07)
    • [3].Eat的概念框架探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1)
    • [4].职业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关键[J]. 河南教育(职成教版) 2016(02)
    • [5].中国古代土地所有权问题刍议[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6)
    • [6].“三生教育”本质论[J].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 2009(06)
    • [7].海外“温二代”地域认同——以欧洲温籍华裔青年为例[J]. 山海经 2015(16)
    • [8].对我国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J]. 网友世界 2013(05)
    • [9].人民来信[J]. 新湘评论 2013(02)
    • [10].复合概念的结构分析及其逻辑意义[J]. 东南学术 2011(02)
    • [11].护理关怀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10(01)
    • [12].论点摘编[J]. 公安研究 2011(03)
    • [13].蒙元时期城市建设概述[J]. 中国地名 2019(05)
    • [14].开放视角下经济结构调整的若干问题[J]. 国际贸易 2013(06)
    • [15].汉代“殊死”考[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16].浅谈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J]. 才智 2008(08)
    • [17].观念决定行动[J]. 纺织科学研究 2014(01)
    • [18].多媒体及其教学摭谈[J].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1(03)
    • [19].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再审视——兼评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几部新著[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3(01)
    • [20].对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思索[J]. 中国证券期货 2012(12)
    • [21].试析和平观的当代发展[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2(03)
    • [22].媒介融合视野下的环境策略研究——2010年亚运会广州都市报营造和谐媒介环境策略研究[J]. 编辑之友 2010(09)
    • [23].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构[J]. 唐山学院学报 2010(01)
    • [24].督导需要“扬弃”与“引领”[J]. 职教通讯 2015(05)
    • [25].基于感知规律 提高新授实效[J]. 小学数学教育 2015(Z4)
    • [26].竞技体育费厄泼赖精神研究[J]. 现代商业 2011(35)
    • [27].空中花园在生态建筑的存在价值[J]. 科技资讯 2010(05)
    • [28].集合与复合理论在住宅类设计中应用的再思考[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29].我国房地产企业品牌建设的分析与研究[J]. 中国房地产 2016(02)
    • [30].意识形态叙事概念的学理辨析[J]. 理论界 2016(06)

    标签:;  ;  ;  ;  

    历史事实的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