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亚当·斯密是英国著名的道德哲学家、古典经济学家,他有两部传世之作《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历经两百多年依然影响至今。《道德情操论》是斯密最为得意之作,前后共修改5次才最终定稿。这本著作以“同情心”为主线,公正的观察者为依托,引出了同情论、美德论和正义论。它们是构建道德社会的重要理论。因此,本文重点解读这三个理论,并在理论解读的基础之上,试图探寻其现代意义,以期能够对我国建立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启示。同情论是斯密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道德情操论》的主线,贯穿于该书的每一篇理论体系之中。斯密的同情心理论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同情心一系列的表现以及人类道德情感是如何形成的,包括会受到哪些外在的因素影响,并为其它理论的引出埋下伏笔。美德论是建立在同情论的基础之上的。它是斯密在该书最后一版时加入的,集中反映了斯密对当时英国社会道德状况的忧虑,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而所作的努力。美德论提出的“四德”是人类所要追寻并逐步塑造自我的标准,是对社会个人德性的最高要求。只有个人具备了“四美德”,才能成为德性完美的人。正义论是在同情心的假设基础上,由美德论引出的理论。没有正义,人类社会就无法稳定与发展。正义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利益,保证相互不伤害,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并且惩罚具有正义性。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急需加强道德建设和相关理论的指导,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值得借鉴。本文从和谐社会的情感,和谐社会的正义,和谐社会的美德三方面着手,分别提出一些理论建议,期望能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还探讨了《国富论》的“无形之手”与《道德情操论》的“同情之心”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斯密难题”。作者认为“斯密难题”是一个伪命题,它是由于理解者方面的误解所造成的,而不是斯密理论本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