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凛凛
(广东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529000)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通过对本病患者的治疗及观察,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将97例符合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中咳嗽最常见,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经过治疗,治愈79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科临床中常见,在早期诊断中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有重要意义,治疗时用阿奇霉素和超短波联合使用临床疗效较好,能较快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提高疗效。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特点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722.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231-02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科临床中常见,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可散发或有小的流行,近几年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本病的临床表现多样,能导致多器官的损害,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我们将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症状及体征,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等方面。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97例患儿均为2011年3月-2013年8月在我院儿科的住院患者,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48例,女性49例,年龄在1-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8±2.51岁;住院时间在6.5-13天之间。
1.2临床表现及体征
(1)咳嗽:出现咳嗽症状的有81例,表现为刺激性咳嗽的有31例,阵咳的有9例,有13例患儿伴有气喘,8例出现痰中带有血丝。(2)发热:出现发热的有41例,持续3-12天,热型呈弛张热者有29例,不规则热有12例。(3)有18例患儿出现咽痛,19例患儿出现头痛,6例出现头晕。(4)有27例出现腹痛,15例出现腹泻,7例出现恶心。(5)有2例皮肤粘膜出现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自行消失。(5)体征:肺部体征不明显,有5例患儿听诊肺部呼吸音稍低,有8例听诊肺部有细湿罗音。
1.3辅助检查(1)X线检查:97例患儿均拍肺部X线片。其中67例为单侧病变,28例为双侧病变,56例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较模糊,19例表现为大片絮状阴影。5例有肺门阴影增厚。(2)实验室检查:97例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查结果为阳性,87例患儿血沉增快,23例白细胞>10.0×109/L,6例白细胞<4×109/L。
1.4治疗方法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退热、氧疗、雾化、补液、镇静及祛痰止咳等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0mg/(kg?d),每日1次,用5d停3d,3周为一个疗程[2]。待患者体温正常后,做超短波治疗,每次15min,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2结果
2.1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见表1
3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科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秋末冬初发病者较多,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引起,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气促以及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症状。本病的临床症状中以咳嗽最常见,且多为刺激性干咳,其次常有发热和咳痰,发热的持续时间不一,热型以弛张热和不规则热为主;痰液粘稠,也有痰中带有血丝者;听诊肺部常出现细湿罗音,也可有呼吸音稍低;辅助检查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是确诊依据,IgM抗体是支原体感染后出现最早的抗体,IgM抗体阳性可作为急性期感染的诊断指标。白细胞计数正常者较多,也可升高、降低;多数血沉增快;本病有体征轻而胸部X线改变明显的特点[3],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较模糊的多,少数呈现絮状阴影。在治疗上,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此类药物半衰期长,胃肠不良反应少,临床上使用较多。阿奇霉素是15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组织渗透性较好,不仅能抑制和清除致病菌,还对支原体蛋白合成起到抑制作用。阿奇霉素半衰期长,口服剂量小、次数少,并且对肝功的损害少,胃肠道反应轻微,临床疗效较好。超短波能促进肺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使病变局部的药物浓度提高,组织加速修复,还能使机体的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在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的基础上,患儿体温降至38.5度以下早期应用超短波,能较快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参考文献
[1]邵小燕.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比较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10):73-74.
[2]高瑞宁,徐秀红,郭宇红.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J].儿科药学杂志,2009(2):83-84.
[3]吴海燕,邓静修,覃涛.清热汤沐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