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流动对“四五到六五”群体影响研究 ——以汉中地区雍村为例

农村人口流动对“四五到六五”群体影响研究 ——以汉中地区雍村为例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农村人口流动背景下“四五到六五”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农村人口流动的不断深化对这一群体的影响。随着农村人口流动由初发阶段到成熟阶段,再到目前农村社会人口流动进入新的深刻化、成熟化阶段,人口流动已经最大限度的掏空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之下“四五到六五”群体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的主体性功能群体,农村社会正由“四五到六五”这样一个群体来支撑着农村社会的众多关系和功能。然而他们身上发生的这一切变化并没有引起关注和重视,所以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把农村人口流动对他们产生的影响揭示出来,为我们以后关注农村社会的众多问题指出鲜明的切入点。首先,在农村人口流动不断走向成熟化和深刻化,农村社会中“四五到六五”群体在角色和功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迁。他们从家庭中“家长式”地位逐步转变为各项事务的实际操作者,他们已经成为流动背景下农村社会主体性功能群体。正是他们承担了流动后农村社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重担,在农村因为人口流动而改变的人口结构中,他们成为维护农村社会良性运行的中坚力量,他们是流动后农村后方的主要人力资源和家庭、社会关系网络的主要维持者。其次,在不断深化的流动环境背后,农村社会内部也相应发生着积极的边缘性流动,而正是“四五到六五”群体充斥在这边缘化的流动之中来弥补着大流动后农村社会和县域范围内的劳动力季节性短缺问题,是他们参与到流动中来成为边缘化流动的主力军,推动着整个流出地经济建设的发展,也是因为这种边缘化的流动使得农村社会不断走向市场化和现代化。再次,农村人口流动把“四五到六五”群体彻底的调动起来支撑着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同时,也带给了他们很多的社会问题。在农业生产方面,他们成为目前农村主要的农业劳动群体,在他们身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社会农业生产者断层现象的出现,“四五到六五”群体的身后是一代非专职农业生产者,他们在农业活动的经验、时间投入以及对农业活动的依赖程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之形成了一个深刻的农业劳动者断层。另外,因为流动所建构出来的新的家庭负担也不断的加重了他们的生活压力,主要表现在子女的教育、婚姻和房屋修造方面。除此之外因为生活负担的不断增大,这一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总体上在不断的恶化。最后,本文对农村社会“四五到六五”群体的未来发展大胆的作了展望,通过对农村不同结构群体的对比预测了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这一群体的未来状况。同时针对本研究中指出的人口流动对这一群体的影响提出了社会保障问题,主要从体制性保障和社会性保障给出了建议。应该从现有的农村合作医疗开始不断深化完善,逐步建立起养老和其他多种社会保障体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绪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研究方法
  • 1.2 研究主题界定
  • 1.2.1 对农村人口流动的界定
  • 1.2.2 对“四五到六五”群体的界定
  • 1.3 研究的主要假设
  • 1.4 所调查村落简况
  • 第二章 农村人口流动对“四五到六五”群体角色和功能的影响
  • 2.1 农村人口流动的嬗变过程
  • 2.1.1 农村人口流动的初成阶段
  • 2.1.2 农村人口流动的成熟阶段
  • 2.1.3 农村人口流动的深化阶段
  • 2.2 农村人口流动背景下主体性角色和功能群体的生成
  • 2.2.1 农村人口流动不同阶段留守人口的结构变化
  • 2.2.2 农村人口流动背景下主体性功能群体的凸现
  • 2.2.3 农村人口流动背景下主体性功能群体生成的原因分析
  • 2.3 农村人口流动对“四五到六五”群体功能变迁的具体影响
  • 2.3.1 农村“四五到六五”群体是农村人口流动背景下的主要人力资源
  • 2.3.2 农村“四五到六五”群体是农村社会关系网络的主要维持者
  • 2.3.3 农村“四五到六五”群体是流动背景下家庭关系的维持者
  • 第三章 农村人口流动对“四五到六五”群体边缘性流动的影响
  • 3.1 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社会的边缘性流动
  • 3.1.1 农村社会边缘性流动的内涵
  • 3.1.2 农村社会边缘性流动的主体对象
  • 3.1.3 农村社会边缘性流动与主体性流动之间的关系分析
  • 3.2 农村“四五到六五”人口与边缘性流动
  • 3.2.1 农村边缘性流动的现状与特征
  • 3.2.2 农村边缘性流动的成因分析
  • 3.2.3 “四五到六五”群体与农村边缘性流动
  • 3.3 以农村“四五到六五”人口为主体的边缘性流动之功能分析
  • 3.3.1 农村边缘性流动是对农村人力资源的进一步解放和开发
  • 3.3.2 农村边缘性流动是对大流动后区域性劳动力的一种平衡
  • 3.3.3 农村边缘性流动是与外部大流动环境的一种适应
  • 第四章 农村人口流动带给“四五到六五”群体的社会问题
  • 4.1 农村人口流动对“四五到六五”群体农业生产负担的影响
  • 4.1.1 农村人口流动与农业生产活动主体对象的变迁
  • 4.1.2 农村人口流动与形成中的农村农业劳动者断层
  • 4.1.3 “四五到六五”群体——小农经济模式下最后的专职农民
  • 4.2 农村人口流动对“四五到六五”群体生活压力的影响
  • 4.2.1 家庭子女的负担
  • 4.2.2 家庭房屋改造的负担
  • 4.3 农村人口流动与“四五到六五”群体的健康问题
  • 第五章 流动背景下“四五到六五”群体发展之展望及保障问题
  • 5.1 对流动背景下的农村“四五到六五”群体之展望
  • 5.1.1 流动的主体与留守的主体
  • 5.1.2 “四五到六五”群体的未来归路
  • 5.2 对农村“四五到六五”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回顾与展望[J]. 人口与健康 2019(03)
    • [2].当前中国人口流动特征下区域协调发展面临问题及对策[J]. 长沙大学学报 2020(01)
    • [3].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网络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当代经济管理 2020(03)
    • [4].基于电力数据的居民人口流动情况评估[J]. 四川电力技术 2020(03)
    • [5].中国人口流动政策的演进、特点与建议[J]. 宏观经济研究 2019(03)
    • [6].适应人口流动新趋势 把握区域发展新机遇 推动人口与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J]. 浙江经济 2019(15)
    • [7].人口流动背景下的校园欺凌问题分析[J]. 教育导刊 2019(08)
    • [8].人口流动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空间网络测度及其腹地划分[J]. 经济地理 2019(11)
    • [9].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网络的演化及其解释[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11)
    • [10].珠江三角洲城际间人口流动倾向空间特征——基于网络关注度数据的时空演化[J]. 热带地理 2017(01)
    • [11].城市化进程中辽宁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J]. 满族研究 2017(01)
    • [12].解析与审视: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民族地区的影响[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13].关于牧区劳动人口流动的研究——以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为例[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7(03)
    • [14].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统计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26)
    • [15].对明代人口流动的若干认识[J]. 中国史研究 2014(04)
    • [16].中国区域人口流动能力测度及其应用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 [17].笔谈:跨国人口流动与世界政治变迁[J]. 世界政治研究 2020(02)
    • [18].周天勇:中国传统经济面临严峻考验[J]. 全球商业经典 2016(08)
    • [19].春运回家路——一个摄影师的12年春运影像[J]. 山东画报 2016(02)
    • [20].人口流动、户籍分割与区域经济结构[J]. 金融管理研究 2017(01)
    • [21].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民族地区村落民间信仰变迁——以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T村为例[J].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6(02)
    • [22].项飚 行色匆匆的人口流动学家[J]. 温州人 2017(05)
    • [23].那年春运[J]. 东方文化周刊 2017(Z1)
    • [24].人口流动对农村人口结构和社会发展影响分析[J]. 长江丛刊 2017(06)
    • [25].古代“春运”什么样[J]. 人民周刊 2017(01)
    • [26].疫情是城市治理的一次“大考”[J]. 城乡规划 2020(03)
    • [27].人口流动对重大突发传染疾病传播的影响及应急防控策略[J]. 人口与社会 2020(05)
    • [28].人口流动、居民收入与城市房价——基于中国35个大中城市数据的检验[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9(01)
    • [29].市场化进程加速了人口流动吗?——人口流动的市场化陷阱[J]. 人口与发展 2019(01)
    • [30].进城与下乡:如何促进人口流动[J]. 同舟共进 2019(03)

    标签:;  ;  ;  ;  

    农村人口流动对“四五到六五”群体影响研究 ——以汉中地区雍村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