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梾组织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毛梾组织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能源的日益匮乏,开发新能源也成为全球关注的一大问题。为了解决当前的资源紧缺问题,也为了着眼于未来,如何开发新能源提上了全球和我国的日程。木本油料植物能源有几大优点,清洁可再生、环境效益显著、资源潜力巨大、不与粮食生产争地,是新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毛株种子产油率很高,是一种非常适合作为能源植物的树种。国内外对毛株的研究及应用相对较少,其多种价值尚未开发利用,主要原因是繁殖比较困难。目前,毛梾的繁殖方式主要是种子繁殖,但种子繁殖率低,常有隔年出苗的现象,出苗不齐,分株系数较低,繁育时间长;扦插繁殖已经有一套比较完备的技术,但是存活率还是很低,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极难生根,对外界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组织培养由于其操作简单、繁殖迅速等几大优势,极大的缩短了木本植物的生长周期,加快了木本油料作物工厂化生产的进程。本试验通过对影响毛株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和分析,寻求毛株组织培养最适宜的培养条件,旨在为今后建立稳定而高效的毛梾组织培养技术体系提供依据和参考。以毛株茎段、叶片等为外植体,系统研究了组培过程中无菌材料的建立,初始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毛株茎段适宜的消毒方法是75%酒精处理0.5min,0.1%氯化汞处理10min;水培新抽出的纸条,种子先获得无菌苗再进行组培都能降低毛株的污染率,尤其以直接培养无菌苗方式为最好;MS培养基更适合毛梾的生长;在4、5、6这三个月取材效果是最理想的;6-BA对毛株茎段的诱导显著,NAA、IBA不显著,最适宜的激素组合是0.5mg/L6-BA、0.1mg/L NAA、0.1mg/L IBA;培养基中添加30g/L的蔗糖,pH为5.5-6之间,培养效果是最好的;种胚进行培养萌发率达到89%;无菌苗的叶片培养极易形成愈伤组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组织培养
  • 1.1.1 植物组织培养
  • 1.1.2 基本理论
  • 1.1.3 外植体的种类
  • 1.1.4 外植体的选择
  • 1.1.5 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 1.1.6 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变问题
  • 1.2 木本植物组织培养
  • 1.2.1 木本植物快速繁殖的途径
  •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木本植物组培的影响
  • 1.2.3 愈伤组织以及胚状体的培养
  • 1.3 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 1.3.1 开发木本植物发展生物柴油的意义
  • 1.3.2 毛梾组织培养的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外植体的选择
  • 2.2.2 培养条件
  • 2.2.3 不同消毒处理对培养的影响
  • 2.2.4 不同预处理对培养的影响
  • 2.2.5 不同培养基对培养的影响
  • 2.2.6 不同取材时间对培养的影响
  • 2.2.7 枝条的不同部位对培养的影响
  • 2.2.8 激素种类以及浓度对培养的影响
  • 2.2.9 不同蔗糖浓度对培养的影响
  • 2.2.10 不同pH值对培养基影响
  • 2.2.11 种子的离体培养
  • 2.2.12 叶片的组织培养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消毒处理对培养的影响
  • 3.2 不同预处理对培养的影响
  • 3.3 不同培养基对培养的影响
  • 3.4 不同取材时间对培养的影响
  • 3.5 枝条的不同部位对培养的影响
  • 3.6 激素种类以及浓度的正交试验
  • 3.7 蔗糖对培养的影响
  • 3.8 pH值对培养的影响
  • 3.9 种子的离体培养
  • 3.10 叶片的组织培养
  • 3.11 褐化现象的抑制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消毒方法的选择
  • 4.2 外植体的选择
  • 4.2.1 采用水培新抽出的枝条为外植体
  • 4.2.2 采取新生枝条、茎尖、叶柄等为材料
  • 4.2.3 培养无菌苗为外植体材料
  • 4.3 培养基的选择
  • 4.3.1 培养基的种类
  • 4.3.2 培养基的蔗糖浓度
  • 4.3.3 培养基的pH值
  • 4.3.4 活性炭
  • 4.3.5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
  • 4.4 不同取材时间对培养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无花果组培中培养条件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5(14)
    • [2].桉树外植体诱导技术探讨与研究[J]. 北京农业 2015(36)
    • [3].无花果组织培养中防止外植体褐化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2)
    • [4].根癌农杆菌感染对甘薯外植体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06)
    • [5].香樟外植体诱导研究[J]. 林业科技情报 2018(04)
    • [6].尾巨桉3个无性系外植体诱导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15)
    • [7].红树莓外植体选择及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农业科学研究 2015(01)
    • [8].血皮槭快繁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8)
    • [9].青钱柳不同外植体组织培养及褐变防止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08)
    • [10].抗褐化剂对水曲柳成熟胚外植体褐化及体胚发生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9(11)
    • [11].药用植物穿心莲无菌外植体建立及无性繁殖[J]. 福建热作科技 2017(02)
    • [12].西洋参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03)
    • [13].红腺忍冬外植体灭菌与芽诱导研究[J]. 南方农业学报 2011(02)
    • [14].川贝母不同部位外植体对鳞茎再生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0(06)
    • [15].甘蓝组织培养中防止外植体褐化的研究[J]. 北方园艺 2009(11)
    • [16].兔眼蓝莓外植体抗褐化技术初探[J]. 北方园艺 2009(12)
    • [17].朝鲜蓟外植体诱导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6)
    • [18].穿心莲无菌外植体快繁体系初探[J]. 种子 2018(08)
    • [19].蓖麻胚轴外植体离体再生研究[J]. 北方园艺 2013(03)
    • [20].铁十字海棠叶片外植体诱导与快速繁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2)
    • [21].“菊花组织培养”实验选取不同部位为外植体的结果比较[J]. 生物学通报 2017(01)
    • [22].外源激素和外植体对半夏胚状体诱导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22)
    • [23].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转化法外植体选择新方法[J]. 大豆科学 2016(05)
    • [24].百合根外植体体细胞胚胎再生影响因素研究[J]. 核农学报 2015(08)
    • [25].啤酒花节间外植体再生体系的建立[J]. 激光生物学报 2010(04)
    • [26].芍药组培中抗外植体褐化相关问题的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09(04)
    • [27].木薯外植体快速、高效消毒的简易方法[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09(04)
    • [28].牛大力外植体灭菌和增殖培养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 2015(12)
    • [29].多倍体连翘外植体初代培养[J]. 林业科技开发 2014(02)
    • [30].两种胡萝卜外植体无性系培养比较研究[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1(02)

    标签:;  ;  ;  

    毛梾组织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