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马铃薯已经跃居为贵州省的第三大农作物。由于种植面积的迅速增长,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加之贵州耕地资源相对匾乏,单作、连作加重马铃薯病害,所以,推广间套作成为马铃薯栽培的主要发展方向。前人对马铃薯间套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马铃薯和玉米间套作(薯玉间作)的带距、密度等栽培技术上,相关施肥问题涉及不多,关于薯玉间作的氮素营养,以及马铃薯与其他作物间套作的合理施氮和氮的营养效应也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薯玉传统间作模式、马铃薯与芸豆新间作模式(薯豆间作)下氮素用量和氮肥形态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探讨马铃薯在这两种间套作模式下的氮素营养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薯玉和薯豆两种间作模式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品质以及NPK吸收、氮的利用效率影响各异。薯豆间作增加了结薯数,极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比单作和薯玉间作分别增产17.16%~18.83%和7.7%~10.7%,并显著提高薯块粗蛋白和植物含氮量,但使淀粉含量降低;两种间作模式的株高、茎粗、植株的氮磷含量无显著差异,但薯豆间作植株钾含量、氮的吸收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均显著高于薯玉间作。(2)氮素水平显著影响不同间作模式下马铃薯生长、产量、品质、NPK吸收、氮的利用效率。在三种施氮水平中(N0, N12.8,N16),马铃薯的株高、茎粗、结薯数、大中薯率、粗蛋白含量、植株NPK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与CK(N0)比较,N12.8和N16处理分别使马铃薯增产26.79%、34.44%,达到显著差异;N16处理的氮吸收利用率也显著高于N12.8,但是前者氮的生理利用率低于后者;不同氮素水平对Vc含量和干物质含量无显著影响。(3)氮肥形态也显著影响不同间作模式下马铃薯的生长、产量、品质、NPK吸收、氮的利用效率。与硝态氮肥相比较,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显著提高马铃薯的株高、茎粗、结薯数、马铃薯产量(分别增产15.73%、13.49%);与其他两种形态氮肥相比,铵态氮肥显著提高了薯块的粗蛋白、Vc含量、植株NPK含量、氮的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但显著降低了还原糖、淀粉含量和氮的生理利用率。三种氮肥形态间大中薯率和干物质含量无显著差异。(4)氮素水平与间作模式对马铃薯株高、结薯数、产量、粗蛋白、还原糖、VC含量、单株NPK含量,以及氮的利用率均有显著的交互效应。在9个处理中,株高、产量(达48246.3 kg/hm2)、粗蛋白、单株NPK含量、生理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均以薯豆间作N16处理的最高,但结薯数以单作N16处理的最高;VC以薯豆N12.8处理的最高,氮的吸收利用率以单作N12.8处理最高。两因素对马铃薯茎粗、大中薯率、单株P含量、氮的生理利用率无交互效应。(5)氮肥形态与间作对马铃薯株高、结薯数、大中薯率、粗蛋白、淀粉、还原糖、产量单株NK含量以及氮的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均有显著的交互效应。在9个处理中,株高、淀粉含量以薯豆酰胺态氮肥处理最高,结薯数、粗蛋白、NK含量、产量(达50006.5 kg/hm2)均以薯豆铵态氮肥处理最高,氮的吸收利用率以单作铵态氮肥最高,农学利用率以单作酰胺态氮肥处理最高。但对马铃薯茎粗、Vc、干物质、P含量以及氮的生理利用率无交互效应。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玉米与花生不同间作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35)
- [2].不同间作模式下半夏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6(06)
- [3].不同间作模式对薏苡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 2017(04)
- [4].玉米与花生间作模式研究[J]. 乡村科技 2017(24)
- [5].杨树速生丰产林不同间作模式经济效益分析[J]. 河北林果研究 2009(03)
- [6].豫东棉田不同间作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比较[J]. 湖北农业科学 2016(22)
- [7].广西春大豆与玉米不同间作模式效益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4)
- [8].不同棉田间作模式对棉花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中国棉花 2017(09)
- [9].间作模式及氮、磷肥对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 花生学报 2015(04)
- [10].南疆地区核桃不同间作模式经济效益分析[J]. 北方园艺 2014(05)
- [11].栗茶间作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04)
- [12].2种间作模式对5年生苜蓿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13)
- [13].不同枣粮间作模式物质积累及产量成因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4(06)
- [14].绿洲灌区典型间作模式的产量和光能利用效率[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2(06)
- [15].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探究[J]. 绿色科技 2018(07)
- [16].北疆枣棉间作模式中棉花光合特性的研究[J]. 新疆农垦科技 2016(12)
- [17].新疆棉花新品种在枣棉间作模式中的种植表现[J]. 农业工程技术 2017(05)
- [18].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内间作疣柄魔芋的叶片特征和效益分析[J]. 热带农业科学 2015(11)
- [19].间作模式下小豆光合特征及产量效益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03)
- [20].间作模式下作物根系与坡耕地红壤抗蚀性的关系[J].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4)
- [21].黄土高原枣粮间作模式初探[J]. 山西林业 2008(04)
- [22].晋中盆地不同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作物产量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21)
- [23].“夏玉米—绿豆全程机械化间作模式”试验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9)
- [24].内黄县枣农间作模式效益分析[J]. 河南林业科技 2013(02)
- [25].不同间作模式下油用牡丹‘凤丹’光合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生态学杂志 2018(10)
- [26].间作模式对黄连生理生长性状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20(11)
- [27].间作模式下枣园间作棉花对红枣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 2014(05)
- [28].花生、玉米不同间作方式对花生生理性状以及产量的影响[J]. 花生学报 2017(01)
- [29].伊犁河谷生态防护林间作模式研究[J]. 中国林副特产 2017(05)
- [30].压砂地不同间作模式下土壤水分变化研究[J]. 北方园艺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