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塑造功能研究 ——以大学生为例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塑造功能研究 ——以大学生为例

论文摘要

人格是人的灵魂,拥有健全人格的人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潜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需要实现国民人格的现代化,即确立国民的现代人格,唯有具有现代人格的国民才是现代化的真正主体。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人格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发展,也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因此,重视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是社会的要求和时代的呼唤。诠释人格的含义,明确健全人格的定义和标准对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人格理论源于西方,因此,对特质理论、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等西方主要流派的人格理论和人格教育实践进行分析对比,有助于我们有选择地借鉴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格教育方法,为新时期我国人格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路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机制上都有所创新,由经验式走向科学化,从服务于政治的单一功能向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多功能转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高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核心目标,把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与工程德育相结合,走综合实践之路,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生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塑造功能主要体现在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政治人格、积极的道德人格、良好的文化人格及健康的心理发展人格等方面。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和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心理特征使得大学生的人格形成变得困难,人格发展也呈现出很多的矛盾和冲突,思想政治教育从人生观、价值观等高层面进行价值介入,把思政传统、人文关怀、工程手段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思考如何治学、如何做人,以建立他们良好的人生态度。本论文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结合起来,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现实为背景,以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把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格教育的新路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人格与人格理论
  • 2.1 核心概念:人格和健全人格
  • 2.1.1 人格的内涵
  • 2.1.2 健全人格的内涵
  • 2.1.3 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意义
  • 2.2 人格理论与应用
  • 2.2.1 特质理论与人的性格
  • 2.2.2 精神分析与心理健康
  • 2.2.3 行为主义与行为矫正
  • 2.2.4 人本主义与潜能开发
  • 2.2.5 认知主义与自我认识
  •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塑造功能
  • 3.1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格教育的关系
  • 3.2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人格塑造功能
  • 3.2.1 政治人格的内涵
  • 3.2.2 大学生政治人格存在的问题
  • 3.2.3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塑造
  • 3.3 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人格塑造功能
  • 3.3.1 道德人格的内涵
  • 3.3.2 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问题
  • 3.3.3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
  • 3.4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人格塑造功能
  • 3.4.1 文化人格的内涵
  • 3.4.2 大学生文化人格存在的问题
  • 3.4.3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文化人格的塑造
  • 3.5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健康人格塑造功能
  • 3.5.1 心理健康人格的内涵
  • 3.5.2 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存在的问题
  • 3.5.3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健康人格塑造功能
  • 第4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的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让最美丽的花开在学生心上——爱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J]. 教育革新 2012(01)
    •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格塑造”的互动式教学活动设计[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12)
    • [3].试析德育教育与学生人格塑造的关系[J]. 科技资讯 2019(35)
    • [4].职业伦理视域下的教师人格塑造[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5(06)
    • [5].贫困大学生人格塑造与幸福感探究[J]. 品牌研究 2018(06)
    • [6].论大学生的人格塑造[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7].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人格塑造问题探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3)
    • [8].传统经典文化与大学生人格塑造[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 [9].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人格塑造[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03)
    • [10].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J]. 东西南北 2018(23)
    • [11].对学生人格塑造重要性的几点认识[J]. 东西南北 2019(01)
    • [12].以学校为基础的文化育人[J]. 贵州教育 2017(12)
    • [13].儿童领导力:赢在未来的人格塑造[J]. 江苏教育 2017(55)
    • [14].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人格塑造[J]. 长江丛刊 2018(24)
    • [15].浅谈青年学生的人格塑造[J]. 长江丛刊 2017(01)
    • [16].谈高中学生公正与责任素养的培育[J]. 新课程评论 2017(05)
    • [17].培养学生积极人格从教师做起[J]. 创新时代 2017(05)
    • [18].高校辅导员文化人格塑造的内求路向[J]. 广西教育 2017(27)
    • [19].浅论通识教育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J]. 通识教育研究 2016(00)
    • [20].用传统经典人格塑造理论浸润大学生思政教育[J]. 长江丛刊 2017(32)
    • [21].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的作用[J]. 青年文学家 2012(05)
    • [22].探究历史教育中的人格塑造[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11)
    • [23].论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塑造[J].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8(06)
    • [24].略论公路文化建设中的道德人格塑造[J]. 赤子(上中旬) 2015(15)
    • [25].浅谈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意义与途径[J]. 教育与职业 2015(30)
    • [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格塑造[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10)
    • [27].心理健康教育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人格塑造[J]. 考试周刊 2019(30)
    • [28].论人格塑造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11)
    • [29].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学生人格塑造中的作用[J]. 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 2018(11)
    • [30].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人格塑造研究[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05)

    标签:;  ;  ;  ;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塑造功能研究 ——以大学生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