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艳玲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425000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塞早期介入溶栓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06月-2018年06月)接收的急性脑梗塞早期介入溶栓患者(n=82)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n=41,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n=41,实施常规护理),对82例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管再通率、护理满意度评估。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在通率:实验组血管在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早期介入溶栓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显著,既可提高血管再通率,又可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值得借鉴。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早期介入溶栓;围手术期;神经功能缺损;血管再通率
急性脑梗塞属于神经系统疾病类型,该疾病临床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且起病较急,以头痛、眩晕、吞咽困难、恶心等为临床症状,若病情较重还伴有昏迷状态,对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有显著影响。临床结果显示,急性脑梗塞多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发病后24-48内便可达到病情高峰期,临床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故此入院后需及早实施治疗。临床发现早期介入溶栓治疗对改善患者病情有一定价值,为提高临床治疗价值配合进行护理,本次随机选择82例急性脑梗塞早期介入溶栓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其实施后血管再通率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进行研究,现将课题研究结果汇总、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7年06月-2018年06月)接收的急性脑梗塞早期介入溶栓患者(n=82)进行研究,分为2组(随机抽签法),即每组41例样本数。
实验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34-70(平均:52.0±18.0)岁;高血压患者20例,糖尿病患者11例,高血脂患者10例;发病至入院时间:1-12(平均:6.5±5.5)h;
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36-72(平均:54.0±17.5)岁;高血压患者19例,糖尿病患者14例,高血脂患者8例;发病至入院时间:1-10(平均:5.5±4.5)h。细致分析、对比2组(n=82)基础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课题已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审批,且患者、家属在知情、自愿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1)严重肾功能障碍患者;(2)贫血患者;(3)肾功能衰竭患者。
纳入:(1)临床资料齐全患者。
1.2方法
实验组:围术期护理,(1)治疗前:护理人员在术前需对患者及其家属情绪进行安抚,告知患者具体病情及临床实施治疗方案,并向患者、家属简要讲解疾病产生、治疗、相关注意事项及预后效果,通过提供其对疾病认知,缓解其紧张、恐惧等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需配合医生做好临床手术器械、仪器准备[1]。(2)治疗中: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病情变化、临床症状的观察,若治疗中出现异常情况需即刻告知医师,并配合其进行处理,确保手术可顺利进行。(3)治疗后:术后完毕为患者取去枕平卧体位,并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需及时对呼吸道分泌物实施清理,避免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2]。待患者机体状态恢复,护理人员可对其肢体进行适度按摩,在缓解其酸麻感同时,有效预防压疮发生。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需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按摩,术后8h可指导其进食低脂类营养液,避免进食大豆、牛奶、辣椒、大蒜等刺激类食物,待其胃肠功能逐渐恢复后指导其进食高维生素、易消化类饮食,有效预防避免[3]。(4)出院:告知患者出院带药各药物具体用量,叮嘱其加强自我饮食、生活管理,若发现不适需即刻联系医师或在家属陪同下入院治疗。
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时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若发现异常需及时汇报医师,术后指导其合理饮食、生活。
1.3分析指标
1.3.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参考NIHSS量表评价,分值:0-45分。
1.3.2护理满意度评估:参考医院统一下发量表评价,分值:0-60分。
1.3.3血管再通率评估:对82例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计量资料(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护理满意度)用t进行检验、平方差[()]进行表示,计数资料(血管再通率)以卡方()进行检验、百分数(%)进行表示,2组数据资料,以P值区间(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82例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详见表一。结果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2.2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52.36±2.42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41.26±2.08分,两组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t=22.2731,P=0.0000。
2.3血管再通率
实验组:血管再通37例,占比92.24%;对照组:血管再通29例,占比70.73%;两组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4.9697,P=0.0258。
3.讨论
急性脑梗塞发病前多无征兆,且起病较急、病情发展较快,若未于发病后及时得到科学、有效治疗,不仅会引起机体功能障碍,还会诱发死亡。临床对急性脑梗塞多实施溶栓治疗,常见阿替普敏等溶栓类药物,其与发病早期实施治疗,对控制病情发展,提高血管再通率有显著价值。
围术期护理从治疗前、中、后三个环节进行护理,治疗前通过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的实施,提高患者对急性脑梗塞发病原因及临床治疗、护理方法了解,根据其发病后心理状态,进行适度心理安抚及疏导,提高其配合程度及满意度,避免影响麻醉及手术效果。治疗中加强对患者病情及临床体征的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征兆需即刻告知医师,并配合进行急救处理[4]。治疗后为患者选择合适体位,并加强对其饮食、呼吸道的管理,在降低窒息发生率同时,保证机体营养需求,促进机体功能尽早恢复,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后48h、72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52.36±2.42分高于对照组,且血管再通率为92.24%高于对照组,该研究结果与杨晶[5]等有极高相似性,故围手术期护理临床价值得以证实。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塞早期介入溶栓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显著,对提高血管再通率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极高价值,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景彩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早期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4):286-287.?
[2]郭亚楠.护理干预对应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1):97.?
[3]赵秋红.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应用改进急救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12):1544-1546.?
[4]巴哈尔古丽,阿米娜·阿卜拉.改进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6):74-75.?
[5]杨晶,姜旭红,娄桂娟.急性脑梗塞溶栓患者治疗中改进急救护理路径的价值探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03):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