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行业——竞争“性价比”时代来临

空调行业——竞争“性价比”时代来临

一、空调业——“性能价格比”的竞争时代即将到来(论文文献综述)

沈鲸[1](2012)在《中国国际化企业双元组织能力培育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国际化发展是中国企业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已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中游”位置,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着特殊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然而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理论秉承“权衡取舍”的观点,忽视了对矛盾战略目标的同时满足,理论的演进和实践的发展呼吁运用新的思想和采取新的方法对中国企业国际化问题进行研究。以动态环境为背景产生的双元组织能力理论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了新视角。对此,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本文主要回答和解释中国国际化企业双元组织能力培育及其绩效影响的相互关联而又层次递进的五大问题:(1)双元组织能力理论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实践是否能够契合?(2)中国国际化企业的双元组织能力具有怎样的维度结构?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企业的双元组织能力会发生怎样的动态演变?(3)影响中国国际化企业双元组织能力形成的因素有哪些?(4)我们能否构建中国国际化企业双元组织能力培育及其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这个模型又能否通过中国国际化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5)我国国际化企业如何培育双元组织能力?围绕上述问题,本文通过理论演绎、案例分析、统计检验等方法,明晰了中国国际化企业双元组织能力的前因后果,构建了以双元组织能力为核心的中国国际化企业绩效改进的分析框架:1、双元组织能力理论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适用性。一方面通过对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基础、动因、行为的多样性的分析,发现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与组织双元观的适用情境相吻合;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也具有强烈愿望和独特条件以实现和运用双元能力,表现在:以后发大国为背景的企业国际化经营特定优势;以和合思想和阴阳哲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内向国际化”经验为基础的吸收能力和全球市场中的“后来者优势”。2、中国国际化企业双元组织能力的结构维度及其动态演变。以双元学习模式和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管理过程为二维,本研究得到中国国际化企业双元组织能力的四个内容维度:动机双元性、进入模式双元性、战略双元性、竞合双元性,其中每个维度都含有探索性学习元素和利用性学习元素。这四个维度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彼此加强,整合为一体。通过多案例的比较研究,本研究发现双元组织能力的各内容维度水平是动态变化的,它受企业所处的国际化阶段、企业的战略意图以及东道国的市场条件影响。3、中国国际化企业双元组织能力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发现双元组织能力受多层次因素影响,在组织层次,二元结构、兼具绩效管理特征和社会支持特征的组织情境、高管团队的知识异质性、理念一致性、行为整合程度是影响双元组织能力的关键变量,他们与双元能力都是正向影响关系。在网络层次,网络位置中心度、网络规模对国际化企业的双元组织能力具有促进作用。4、“前件—双元组织能力—企业国际化绩效”概念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本研究引入环境不确定性为关键调节变量,构建中国国际化企业双元组织能力培育及其绩效效果的理论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国际化企业的相关数据,主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多元回归和阶层多元回归等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前件—双元组织能力—企业国际化绩效”理论模型及其假设基本得到实证数据支持,文章进而对实证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5、中国国际化企业双元组织能力的培育路径。本研究从双元组织能力的构建过程入手,建立了双元能力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然后分别从组织层面和网络层面探讨双元组织能力的培育路径:在组织层面,国际化企业可以从建立双网络结构、实施二元管理制度、确立清晰明确的文化价值观和规则、培养高层管理团队的悖论认知能力来实现双元组织能力;在网络层面,网络能力具有天然改善企业所处外部网络组态的功能,国际化企业可通过提升网络能力实现双元能力。最后运用海尔集团的案例论述了中国国际化企业双元组织能力的培育与发展,研究发现海尔案例能较好地嵌入本文提出的理论中,海尔的成功与不足展现了中国国际化企业在构建双元组织能力方面的真实情景。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实践和政府作用发挥提供了相应政策建议,最后分析了本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边明伟[2](2010)在《我国家电生产企业分销渠道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一、本文的研究目的我国家用电器行业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基本同步,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引入,快速成长,在经历了长期的品牌竞争和价格竞争后,在上个世纪末,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已经步入家电行业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产生了像长虹、海尔、创维、TCL、格力等家电航母。当前,我国家电行业面临生产产能急剧扩大和产品相对过剩,生产企业经济效益逐渐下降和出口能力日益衰减等现状,而且我国经济发展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三级市场、四级市场的市场状况也很不相同。本文旨在研究我国主要家电生产企业分销渠道建设中的现状及其对策,将营销渠道理论应用于家电营销实践,期望对我国各家电生产厂家在掌控渠道成员、提高分销能力、降低渠道成本、提升市场观察的敏锐度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与此同时,三星、西门子、LG、松下等洋品牌以“本土化”战略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积极抢占中国家电市场的分销渠道资源。与国外家电企业比较,我国家电生产企业在分销通路设计、营销渠道管理和终端控制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我国家电生产企业根据自身特点,优化渠道策略,提高渠道管理水平和营销执行力。二、本文的基本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是以长虹、海尔、TCL、创维、格力等主要的家电生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我国大部分家电生产企业的分销渠道系统仍沿袭传统的“金字塔”式的“代理制”销售模式,存在着渠道环节臃肿、市场敏锐度低和渠道管理无力等诸多问题。如何从“性价比”这一消费者购物亘古不变的原理出发来构建现代家电企业科学合理的营销渠道模式是本文研究的方向。本文在分析我国主要家电生产企业营销渠道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家电行业分销渠道构建中的成功之处和尚需改进之处,在解决问题部分,以“性价比”为轴心,以让渡顾客价值最大化为目的来构建现代家电企业具有良性竞争优势的营销渠道新模式。在渠道的构建之路上着眼于实现一、二、三、四级市场的渠道创新,在一、二级市场上,力争与大型的家电专业连锁之间保持长期和谐的战略伙伴关系,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在三、四级市场上,采用自建与遴选优秀经销商相结合的渠道思路来构建扁平化、多元化的渠道之路,提升整个价值链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文末重点探讨了家电生产企业在构建自身专卖体系中有效平衡与大型家电卖场之间的渠道关系,以及提升家电生产企业自建专卖体系效率的问题。三、本文的主要贡献本文的主要贡献及其创新点着眼于研究的角度、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法三个层面。在研究的角度上,众多的研究家电行业分销渠道的专家、学者都是从生产者的角度或者经销商的角度研究渠道的构建策略。本文将研究的视线从厂商角度转为研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性价比及其让渡顾客价值最大化理论入手来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及其变化,探讨了我国家电市场中一、二、三、四级市场的渠道创新之路,采用差异化的营销手段来应对不同市场上消费群体的个性需求。本文在研究家电行业的渠道创新之路的视角是投向整体的供应链系统,从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消费者的整个价值链传递系统的角度来探讨提升整体的价值链竞争优势,力争打造中国家电行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中国家电行业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优势。在研究的内容上,众多的研究家电行业分销渠道的专家、学者都是从微观层面来研究研究渠道的构建策略。本文从战略的高度来探讨我国家电生产企业在一、二、三、四级市场的渠道构建之路。在一、二级市场上,我国家电品牌制造商需要与大型家电专业连锁企业之间构建和谐的营销渠道新模式,这种和谐营销渠道新模式的目标是长期的战略合作,基础是长期的战略契约,方式是长期的共享机制。以“性价比”思想和“让渡顾客价值最大化”理论为行动指引,切实提升整个家电行业的供应链竞争优势。在三、四级市场上,应该以契约或资产作为纽带与三、四级市场上的优秀经销商构建长期战略性的伙伴关系,共同着眼于三、四级家电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战略性的高度来切实加强厂商之间的互信和互动支持,共同着眼于提升整个价值链的竞争优势,以扁平化、多元化和服务网络建设等手段来切实为终端消费者节约交易成本,提升产品性价比,为培育渠道经销商和终端顾客的品牌忠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研究的方法上,众多的专家学者都是从具体的个案分析来探讨家电生产企业的分销渠道现状及其对策。本文主要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在论述我国主要家电企业营销渠道现状时还用到了比较的分析方法,同时图表的应用使论述更加直观易懂。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叙述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横向比较法等。本文以长虹、海尔、TCL、创维、格力等主要的家电生产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探讨了他们在营销渠道构建中的个性通路,继而又提炼出了他们在营销渠道构建中的共性问题,这既包括大型生产企业的成功渠道模式,又指出了他们在渠道构建之中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国家电生产企业分销渠道的创新之路的理论根基在于性价比思想、让渡顾客价值最大化理论以及价值链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我国家电市场中的一、二级市场和三、四级市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为了提升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本论文以大型家电专业连锁卖场是否覆盖市场为分界点,从一、二级和三、四级市场角度来提出我国家电生产企业分销渠道的创新之路。在“性价比”和“让渡顾客价值最大化”理念的指引下,努力构建以扁平化、多元化、复合化为主的家电企业四级分销渠道新模式。

初守恒[3](2009)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创新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企业是产品创新的主体,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产品创新——是企业自主创新的主战场。论文根据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高速发展,多是在缺乏创新型人才和完整价值链支撑基础上发生的现状,以及企业普遍存在的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产品创新能力弱、技术水平低,创新成功率不高,发展后劲不足情况下提出的。综合运用了产品创新理论、品牌理论、消费者心理学、一般系统论、分岔与突变理论、自组织理论和经济学原理。并例举了国际、国内大量成功和失败的事例,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走出去)的创新策略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了开放系统模型、分岔与突变模型、自组织理论模型进行论证。力争体现理论和实证、定性和定量、具体和抽象相结合。阐述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出去)的产品创新策略。

王德全[4](2008)在《我国企业的技术标准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市场竞争发展的历程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步由产品、技术和品牌上的竞争发展到技术标准的竞争。参与技术标准竞争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一个新特征,也是企业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一条重要途径。国外众多领先企业已将技术标准竞争作为一种基本的竞争战略,并通过技术标准竞争建立其它方式难以获取的核心竞争力。而我国企业由于技术标准管理和战略的落后,使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技术标准成为一种制约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和国家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本论文首先介绍了技术竞争的背景,指出了技术标准竞争战略研究对我国企业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接着从基础理论入手,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标准、技术标准的定义、性质、功能和分类,突出分析了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的作用关系,并简要回顾了竞争理论。接着提出企业技术标准竞争的一般过程模式、企业参与技术标准竞争的关键点以及企业参与技术标准竞争的重要意义。在对技术标准竞争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文章进入到应用环节,在分析了我国企业技术标准竞争的现状后,将我国企业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提出适用于他们的技术标准竞争战略。

李朝明[5](2007)在《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第一章首先提出研究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问题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经过了20多年的“引进来”——引进外国企业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现正在“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竞争。21世纪企业国际化经营将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在理论界也将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实践证明,中国民营企业充分发挥专业化、网络化、集团化、集群化、规模化优势,培育出鞋类、服装、袜业、电器、打火机、眼镜、烟花等出口产业,并且在国际市场上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中国打火机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在80%左右,微波炉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了40%。相当一批企业已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拥有自己的产品、品牌、技术和营销网络,并出现了一批资产和国外销售额均超过亿元的大中型民营企业,具备了国际化经营的条件,但缺乏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经营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道路。一个国家拥有国际化经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代表着该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地位。研究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进而培养中国的跨国公司,是中国面临的迫切任务。在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影响下,中国民营企业即使在国内也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所以,能否提高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关系到21世纪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而中国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必须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因此,研究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次,提出应建立和完善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理论。关于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研究必然会提出两个基本问题:(1)为什么要开展国际化经营?(2)怎样进行国际化经营?本项研究试图从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角度对这两个基本问题给出一种尝试性的回答。为了对这两个基本问题进行较深入和较全面的研究,本文拟分析或解决以下五个问题:一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二是中国民营企业是否遵循全球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渐进发展规律;三是论证合作、学习、创新一体化是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因素;四是如何测量企业国际化经营程度;五是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策略。第二章是对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相关理论作综述,以揭示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现状、存在的不足,为本研究找到理论的创新点。一是综述了绝对成本学说、比较成本学说和要素禀赋学说。二是综述了企业国际化的渐进主义、网络方法和学习主义。三是综述了内外向国际化模型。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企业发展成为跨国公司的过程。不同国家的企业,由于所面临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差别,导致企业国际化的速度、方式、程度上的不同。对于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过程,作者在学习研究北欧、美国、中国学派有关国际化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地国际化阶段”假说。第三章首先简述了衡量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国际化指数模型、苏利文五要素模型、威尔什和罗斯坦瑞尼六要素模型和鲁桐国际化六要素蛛网模型。作者认为,衡量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程度,仅仅用个别综合性指标或者少数几个指标是不够的,应该对国际化程度进行数量化的结构性分析,这样才能找出企业国际化的优势和劣势,及时纠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偏差,为企业今后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要进行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横向比较,预测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因此,作者根据调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情况,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化n因素蛛网模型和数学模型”。从理论上看,它们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对于不同产业、不同投资动机的国际化经营活动,都可以进行测量,展示其国际化经营的特征,进而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基本的分析工具。并且为计算n因素的企业国际化程度提供了数学方法,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成为跨国公司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章首先对468家中国民营企业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在所调查的企业中,涉及轻工、纺织、机电和五金等行业。有73%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有22%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只有5%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有33%的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61%企业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468家企业平均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在30%至85%之间。其次,对所调查企业所处的企业海外经营阶段、海外经营方式、海外目标市场选择、国际化经营动机、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障碍、企业合作的主要动因、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企业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企业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方法、企业的管理职能、国际化经营企业的资源与管理资源、企业今后五年国际化经营发展趋势等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纵观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过程,它们的国际化比较优势建立在三个支点上,一是根据不同目标市场需求确定产品质量档次,二是低成本扩张,三是营销能力。第三,实证研究结论:(1)企业具有类似的国际化经营动机;(2)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依然遵循渐进的发展规律;(3)合作、学习、创新一体化是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因素;(4)间接出口、直接出口和设立国外子公司是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5)企业正在积极培育竞争优势,不断提高占领海外市场的能力;(6)本地化经营是实现企业资源集聚的最佳途径;(7)出现遍布全球的多元化格局;(8)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政策性的支持力度仍需加强。这些结论为今后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第五章首先全面分析了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东艺鞋业有限公司、康奈集团有限公司、温州泰马鞋业有限公司、奥康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好孩子集团6家有代表性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过程。其次,运用国际化n因素蛛网模型和数学模型分别对6家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国际化经营方式、国际化经营阶段、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组织结构、人事管理、无形资产管理和国际化指数8个方面进行横向比较,归纳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特征,分析优势和不足,从而指出影响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因素。第六章是为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策略。首先提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成功条件;其次,建立“企业国际化经营方式模型”;第三,建立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学习型组织;第四,建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文化;第五,培养中国跨国公司的初步思考。实践经验表明,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包括市场、品牌、产品、技术、人才、机制和观念的国际化。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应该走渐进发展的道路,这种渐进性不仅表现在企业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上,也表现在企业国际化经营方式的演变上。在企业国际化渐进发展过程中,内向国际化与外向国际化以及本地国际化的有机结合,将对中国民营企业成长为成功的跨国公司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最后,本文第七章在归纳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给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设想。本论文的主要创造性工作:(1)通过调查分析和实证研究,为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经验和策略,为学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实践依据。据不完全统计,在作者已公开发表的4篇论文中,先后被摘抄、引用、参考、转载、收录等60多篇次;同时,获中国第十二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三等奖和国家行政学院优秀理论成果奖;(2)找出了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依然遵循渐进的发展规律;(3)在前人划分国际化过程的阶段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本地国际化阶段”假说,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4)在前人研究国际化程度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国际化n因素蛛网模型和数学模型”,进一步深化了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测量方法;(5)提出了“合作、学习、创新一体化”是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因素。

张迪[6](2007)在《事件营销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加入WTO使得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市场化经济浪潮已经席卷整个中国经济各个行业的今天,事件营销作为一种崭新的获取倍增效应的市场营销战略方式,正越来越多的被关注和应用。与广告及其他媒体活动相比,在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诸多方面,事件营销的优势突现出来。事件营销可以将企业的信息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大最优传播效果,甚至能让企业或产品一夜成名,为企业节约大量的宣传成本,并能避开由于媒体多元化而形成的信息干扰,提升企业品牌的注目率。事件营销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关传播与市场推广手段,集新闻效应、广告效应、公共关系、形象传播、客户关系于一体,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企业新产品推介、品牌展示、建立品牌识别和品牌定位的营销手段。本文将从分析事件营销的涵义及特征入手,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事件营销理论的查阅和研究,以及大量有关中英文资料的参考,同时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中外企业事件营销案例评述理论观点,指导企业实践。以事件营销为对象,通过对我国企业事件营销的现状和不足的研究,获得成功事件营销的方式和方法,找寻出一条适合我国企业面对不同事件时的营销规律,并对影响企业事件营销的因素、事件营销的一般模式及运作过程、事件营销实施的步骤等方面作综合性的评述。最后对蒙牛集团成功的事件营销案例加以研究,以求对中国企业如何有效实施事件营销作进一步探讨,从而使事件营销为企业新产品推介、品牌展示、建立品牌识别和品牌定位发挥长久的作用。

王琳[7](2005)在《民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性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战略成本管理已逐渐成为企业战略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特殊阶段的产物,其成本管理有着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特点。如何在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经验上与我国的民营企业实际相结合,是本文研究的核心。 论文首先探讨了交易成本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战略成本管理的关系。然后,通过将影响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环境的对比实证分析,得出了民营企业存在着交易成本过高的现状以及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接着,针对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战略成本管理系统,并从战略成本的制定、控制、核算、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民营企业的“本土化”改造。最后,本文结合正泰集团的案例,从实践角度对民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系统进行深入分析,说明通过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可以降低民营企业的交易成本并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翟平[8](2005)在《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多品牌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家电业的竞争已经从原来的数量竞争、服务竞争、终端竞争转为今天的品牌竞争,目前,中国的家电企业从行业宏观来讲,正向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而无论是全球化还是多元化进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品牌管理和品牌提升以及品牌的未来发展方向问题。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制冷家电企业集团之一。由于历史等原因,品牌管理和品牌发展问题一直困扰着科龙。因此,本文对科龙实施多品牌战略的研究将为中国家电业的品牌管理和品牌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本论文运用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从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发展的历程入手,分析了科龙在品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多品牌战略与统一品牌战略的比较,对科龙多品牌战略的制定过程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并重点研究了科龙多品牌战略的实施过程,对科龙实施多品牌战略的成果进行了评价,同时对科龙今后实施多品牌战略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彭大军[9](2005)在《家电制造商伙伴式营销渠道的建设》文中指出目前,家电行业已经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家电制造商面临着同行的挑战、供应商的挑战、经销商的挑战等。家电制造商在面临着市场的挑战的时候,采取了各种方法,力求赢得竞争优势。企业的营销系统执行着如何把本企业的产品,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重要功能,而营销渠道又是这一环节的重中之重。市场的变化,渠道变得越来越复杂了。本论文就是研究在当前市场条件下如何应对这些渠道上的挑战,而本文研究的伙伴式营销渠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选择。撰写本论文的过程中,我深入家电生产企业的营销系统进行了实际操作性的考察,对家电制造商的渠道,建立、管理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我结合相关理论,对其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我的改进建议。伙伴式营销渠道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企业的战略的支持,在产品、价格、促销、人员管理、战术上进行配套,协同作战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伙伴式营销渠道的理想状态是通过营造和谐的渠道关系,是制造商作为主体促成一个“品牌阵营”参与市场竞争。

周红[10](2005)在《风机盘管中央空调末端智能控制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调器目前在国内已普遍使用。传统空调器的温度控制是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温度变化,控制压缩机的开、停,这种控制方式有一定的滞后,造成室内温度波动性较大,影响空调的温度控制精度和空调环境的舒适性;同时传统空调对温度的调节是一种断续变化过程,不能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及时调整空调器工作状态,因此不能实现完全自动控制、耗电量大。在今天人们追求舒适环境同时能源紧张的情况下研究新型空调控制器,解决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以风机盘管中央空调末端控制器为对象,在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单片微型计算机对风机盘管空调器进行控制,研究一种风机盘管智能控制器可替代国外相关产品,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传统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实现风机速度和冷媒流量无级调节,减小能耗。 论文首先阐述了风机盘管中央空调末端控制器控制原理,先通过离线计算,取得一个模糊控制表,然后将其控制表作为数据存放到计算机中,在控制过程中控制器只需直接根据温度采样结果和设定值通过模糊化、模糊推理计算和反模糊化得到控制器输出量,作用到控制对象以达到预期控制目的。 论文提出了智能控制器模糊控制算法,主要包括确定控制器输入、输出变量;输入、输出变量的模糊化;模糊规则确定;输出模糊量到精确量的变换。模糊推理采用Mamdani算法,反模糊化采用重心法。 论文设计了智能控制器硬件和软件,硬件设计主要包括输入电路,单片机系统和接口电路,输出电路三部分,特别是温度检测采用基于1-WIRE协议的DS18B20温度传感器,最大的特点是硬件连接非常简单、检测精度高。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温度采样,模糊算法的实现,控制量的输出,这些是控制器控制功能的核心部分。 论文最后利用Matlab提供的Simulink模块对模糊控制器进行仿真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风机盘管中央空调末端控制器模糊控制算法和设计的控制器是可行的,进一步完善后可以在工程实践中推广应用。

二、空调业——“性能价格比”的竞争时代即将到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调业——“性能价格比”的竞争时代即将到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国际化企业双元组织能力培育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中国企业国际化现状及其理论挑战
        1.1.2 环境动态性与双元组织能力研究的兴起
    1.2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的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篇章结构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述评
        2.1.1 企业国际化与国际化经营
        2.1.2 企业国际化研究的主要理论学说
    2.2 双元组织能力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2.2.1 双元组织能力的含义和内部维度
        2.2.2 对双元组织能力前件的研究
        2.2.3 双元组织能力的分析层面
        2.2.4 双元组织能力的绩效效果
        2.2.5 国内的研究情况及评析
    2.3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双元组织能力理论
        2.3.1 组织双元观的适用情境分析
        2.3.2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2.3.3 中国国际化企业发展双元组织能力的条件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国际化企业双元组织能力的内容维度及其演变
    3.1 中国国际化企业的内在特质和环境特点
        3.1.1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背景
        3.1.2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行为特征
        3.1.3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优劣势分析
        3.1.4 未来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2 中国国际化企业双元组织能力内容维度分析
        3.2.1 双元能力二维框架构建
        3.2.2 双元能力的内容维度分析
        3.2.3 双元能力内容维度的整合模型
    3.3 双元能力内容维度的表现与演变:基于中国国际化企业的多案例研究
        3.3.1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取
        3.3.2 案例分析
        3.3.3 案例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国际化企业双元组织能力培育及其绩效影响:研究模型与理论假设
    4.1 国际化企业双元组织能力的多层次影响因素
    4.2 组织层次影响因素探析
        4.2.1 二元结构
        4.2.2 高绩效的组织情境
        4.2.3 高层管理团队特征
    4.3 网络层次因素对双元组织能力的影响
        4.3.1 企业国际化行为的网络嵌入性
        4.3.2 企业网络对双元组织能力形成的作用机理分析
        4.3.3 网络层次因素的影响作用
    4.4 双元组织能力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影响
        4.4.1 双元组织能力的绩效影响
        4.4.2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4.5 研究模型构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5.1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问卷设计
        5.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5.1.2 问卷设计
    5.2 数据的收集
    5.3 变量测量
        5.3.1 解释变量
        5.3.2 中介变量
        5.3.3 调节变量
        5.3.4 被解释变量
        5.3.5 控制变量
    5.4 研究方法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2 信度分析
        5.4.3 效度分析
        5.4.4 探索性因子分析
        5.4.5 验证性因子分析
        5.4.6 阶层多元回归法(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国际化企业双元组织能力培育及其绩效影响:假设检验与结果讨论
    6.1 问卷数据整理与描述性统计
        6.1.1 样本描述
    6.2 信度与效度分析
        6.2.1 影响因素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6.2.2 双元组织能力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6.2.3 环境不确定性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6.2.4 企业国际化绩效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6.3 假设检验
        6.3.1 相关分析
        6.3.2 模型检验
    6.4 结果讨论
        6.4.1 组织内因素对双元组织能力的影响作用分析
        6.4.2 组织间因素对双元组织能力的影响作用分析
        6.4.3 双元组织能力的绩效效果分析
        6.4.4 双元组织能力的中介效应分析
        6.4.5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国际化企业双元组织能力的培育路径
    7.1 双元组织能力的构建过程
        7.1.1 双元组织能力构建的两阶段模型
        7.1.2 双元组织能力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
    7.2 组织层面的中国国际化企业双元组织能力培育路径选择
        7.2.1 组织结构的选择——双网络结构
        7.2.2 正式的制度和系统
        7.2.3 文化价值观和规则
        7.2.4 领导者和高层管理团队
    7.3 基于网络能力的双元组织能力构建分析
        7.3.1 网络能力、外部网络组态与双元组织能力
        7.3.2 网络能力的提升策略
    7.4 国际化企业双元组织能力的培育与发展:以海尔集团为例
        7.4.1 组织结构的调整
        7.4.2 正式的管理体系与企业文化
        7.4.3 海尔的外部网络活动
        7.4.4 高层管理团队的思维与建设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8.2.1 理论价值
        8.2.2 实践意义
    8.3 本文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议题
        8.3.1 研究局限
        8.3.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我国家电生产企业分销渠道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1.2.1 选题背景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1.2.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1.2.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2.5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6 本文的创新点与结论
2. 分销渠道及其相关理论
    2.1 分销渠道的基础理论
        2.1.1 分销渠道的概念
        2.1.2 分销渠道的功能
        2.1.3 分销渠道的类型
        2.1.4 消费品分销渠道结构
        2.1.5 渠道成员的选择
    2.2 性价比思想
        2.2.1 性价比思想的基本内涵
        2.2.2 性价比思想的意义
    2.3 顾客让渡价值
        2.3.1 顾客让渡价值的基本内涵
        2.3.2 顾客让渡价值的意义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主要家电生产企业营销渠道概况
    3.1 我国家电行业营销渠道的发展演变历程
        3.1.1 制造商生产导向阶段
        3.1.2 批发商销售导向阶段
        3.1.3 制造商控制渠道阶段
        3.1.4 家电专业连锁崛起阶段
        3.1.5 制造商与家电专业连锁战略联盟阶段
    3.2 长虹公司营销渠道概况
        3.2.1 长虹公司概况
        3.2.2 长虹公司渠道概况
        3.2.3 长虹公司渠道模式
    3.3 海尔公司营销渠道概况
        3.3.1 海尔公司概况
        3.3.2 海尔公司渠道概况
        3.3.3 海尔公司渠道模式
    3.4 创维公司营销渠道概况
        3.4.1 创维公司概况
        3.4.2 创维公司渠道概况
        3.4.3 创维公司渠道模式
    3.5 TCL公司营销渠道概况
        3.5.1 TCL公司概况
        3.5.2 TCL公司渠道概况
        3.5.3 TCL公司渠道模式
    3.6 格力公司营销渠道概况
        3.6.1 格力公司概况
        3.6.2 格力公司渠道概况
        3.6.3 格力公司渠道模式
    3.7 本章小结
4. 我国家电生产企业分销渠道的共性特征及还需改进之处
    4.1 我国家电生产企业渠道构建中的共性特征
        4.1.1 区域销售代理模式
        4.1.2 终端卖场直营零售模式
        4.1.3 直供大型家电专业连锁模式
    4.2 我国家电生产企业渠道建设中还需改进之处
        4.2.1 渠道环节多,分销成本高
        4.2.2 渠道的"权变管理"理念差
        4.2.3 营销渠道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下
        4.2.4 行业资源的整合及其配置低下
    4.3 本章小结
5. 我国家电生产企业分销渠道的创新之路
    5.1 一、二级市场分销渠道的创新
        5.1.1 一、二级市场分销渠道的现状
        5.1.2 一、二级市场和谐分销渠道的构建
    5.2 三、四级市场分销渠道的创新
        5.2.1 三、四级市场分销渠道的现状
        5.2.2 基于"家电下乡"的三、四级市场分销渠道的创新
    5.3 家电生产企业构建自身专卖体系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5.3.1 保证专卖店商品供应的多样性
        5.3.2 提高专卖店商品销售的毛利润
        5.3.3 提升专卖店的价格竞争优势
        5.3.4 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专卖店利益
        5.3.5 提升专卖店价值传递的效率和质量
        5.3.6 提升厂家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5.3.7 提升专卖店经营者的自身素质
        5.3.8 打破区域市场的零售格局
        5.3.9 提升厂家对渠道的管理能力
        5.3.10 降低厂家的销售管理成本
        5.3.11 谋求家电行业厂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5.3.12 平衡自建渠道与借助大型家电卖场二者关系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3)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创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 产品创新的基础理论分析
    2.1 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
        2.1.1 技术创新的定义
        2.1.2 技术创新概念范畴
        2.1.3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
        2.1.4 企业技术创新原则
        2.1.5 企业技术创新类型
    2.2 品牌商品的基本理论
        2.2.1 构成品牌商品的4个元素
        2.2.2 商品属性等级
        2.2.3 内在属性和外在属性关系
    2.3 一般系统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创新风险分析与模型研究
    3.1 技术创新与市场关系
        3.1.1 技术推动创新模式
        3.1.2 需求拉动创新模式
        3.1.3 耦合创新模式
    3.2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3.2.1 选择的世界与选择困难
        3.2.2 消费者选购模型
        3.2.3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因素
        3.2.4 价格与购买行为
        3.2.5 产品功能与购买行为
        3.2.6 品牌因素与购买行为
    3.3 我国企业创新现状分析
    3.4 产品创新策略组合优化
        3.4.1 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3.4.2 创新能力的系统自组织模型
        3.4.3 产品创新策略优化
        3.4.4 成功的产品创新定义
    3.5 创新的风险管理与评价
        3.5.1 创新风险辨识
        3.5.2 创新产品功能属性确定
        3.5.3 创新产品风险评价模型
    3.6 本章小结
4 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与模型研究
    4.1 个体知识结构与类型
        4.1.1 个体知识结构类型
        4.1.2 "开"字型知识结构
    4.2 个体知识结构的轨道效应
    4.3 个体知识结构的扩展模式
        4.3.1 定向扩展模式
        4.3.2 多向扩展模式
    4.4 企业知识结构优化
        4.4.1 优化原则
        4.4.2 知识结构的层级性
    4.5 知识创新模型
        4.5.1 寻金模型
        4.5.2 交叉"突变"模型
        4.5.3 "开放系统"模型
    4.6 "开"字型结构的内涵和评价标准
        4.6.1 "开"字型结构的内涵
        4.6.2 "开"字型结构的评价标准
    4.7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措施
        4.7.1 企业要有个好"领导"
        4.7.2 立足培养,规划先行
        4.7.3 借助外力,快速构建"开"字型结构
        4.7.4 内部培养、完善"开"字型结构
    4.8 本章小结
5 创新方向选择与模型研究
    5.1 "模仿"的含义
    5.2 品牌、品类、品类度定义
        5.2.1 品牌的定义
        5.2.2 品类的定义
        5.2.3 品类度的定义
    5.3 品类"分异、对立"创新策略
        5.3.1 市场竞争的系统自组织模型
        5.3.2 产品创新的方向选择模型
    5.4 实现"分异、对立"共生的措施
        5.4.1 找准对手,开创分异、对立的新品类
        5.4.2 通过六大要素使消费者的选择成本降低
    5.5 本章小结
6 成功企业案例分析
    6.1 成功企业的启示
        6.1.1 "企业家"的贡献
        6.1.2 和谐的团队,强大的创新
        6.1.3 走了一条分异的路线
    6.2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结论
    7.2 论文创新
    7.3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我国企业的技术标准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主要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标准
    2.2 技术标准
    2.3 竞争战略
3 技术标准竞争及其对企业竞争的影响
    3.1 技术标准竞争的内涵与特征
    3.2 技术标准竞争过程模型
    3.3 技术标准竞争的关键点
    3.4 技术标准竞争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4 我国企业面临的技术标准竞争形势
    4.1 国际技术标准竞争的现状与趋势
    4.2 我国企业参与技术标准竞争存在的问题
    4.3 我国企业面临的技术标准形势
5 我国企业技术标准竞争战略的选择
    5.1 技术标准战略的内涵与意义
    5.2 企业技术标准竞争战略的制定
    5.3 我国企业技术标准竞争战略的选择
6 我国企业技术标准竞争战略的实施对策
    6.1 市场优势的有效利用
    6.2 技术标准战略与专利战略的捆绑及介入时机
    6.3 标准竞争所需内部资源的培育
    6.4 企业的管理能力
    6.5 政治资源和政府扶持的合理利用
    6.6 标准制胜的内在要求
7 案例分析—TD-SCDMA产业联盟
    7.1 产业背景介绍
    7.2 TD-SCDMA产业联盟发展历程
    7.3 TD-SCDMA产业联盟竞争战略研究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问题的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本文拟分析解决的问题
    1.3 本论文的研究框架
    1.4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创新与不足
    1.5 本论文研究的方法
        1.5.1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1.5.2 文献阅读与调查访问相结合
        1.5.3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和理论创新
    2.1 企业国际化基础理论
        2.1.1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2.1.2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2.1.3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
    2.2 企业国际化理论
        2.2.1 企业国际化的渐进主义
        2.2.2 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方法
        2.2.3 企业国际化的学习主义
        2.2.4 企业国际化经营追赶模型
    2.3 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创新发展
        2.3.1 “本地国际化阶段”假说
        2.3.2 “合作、学习、创新一体化”是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测量方法
    3.1 企业国际化指数模型
    3.2 苏利文五因素模型
    3.3 威尔什和罗斯坦瑞尼六因素模型
    3.4 鲁桐国际化六因素蛛网模型
    3.5 企业国际化蛛网模型的创新发展
        3.5.1 企业国际化n因素蛛网模型
        3.5.2 企业国际化n因素蛛网数学模型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实证研究结果
    4.1 实证结果分析
        4.1.1 468家中国民营企业的基本情况
        4.1.2 企业所处的海外经营阶段
        4.1.3 企业海外经营方式
        4.1.4 企业海外目标市场选择
        4.1.5 企业海外经营的动机
        4.1.6 企业在海外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障碍
        4.1.7 企业合作的主要动因
        4.1.8 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
        4.1.9 企业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
        4.1.10 企业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方法
        4.1.11 企业的管理职能
        4.1.12 国际化经营企业的资源与管理资源
        4.1.13 企业今后五年国际化经营发展趋势
    4.2 实证结果结论
        4.2.1 企业国际化经营动机
        4.2.2 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依然遵循渐进的发展规律
        4.2.3 “合作、学习、创新一体化”是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因素
        4.2.4 间接出口、直接出口和设立国外子公司是目前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
        4.2.5 企业正在积极培育竞争优势,不断提高占领海外市场的能力
        4.2.6 企业在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关系中,建立国际化社会经济网络
        4.2.7 本地国际化经营是实现企业资源聚集的最佳途径
        4.2.8 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出现遍布全球的多元化格局
        4.2.9 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政策性的支持力度仍需加强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案例分析
    5.1 六家案例企业分析
        5.1.1 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
        5.1.2 东艺鞋业有限公司
        5.1.3 康奈集团有限公司
        5.1.4 温州泰马鞋业有限公司
        5.1.5 奥康集团有限公司
        5.1.6 江苏好孩子集团
    5.2 利用国际化n因素蛛网数学模型测量
    5.3 六家案例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比较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策略
    6.1 企业国际化的成功条件
    6.2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方式模型
    6.3 建立国际化经营的学习型组织
    6.4 建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文化
    6.5 培养中国跨国公司的初步思考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6)事件营销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前言
    1.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1.2.1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1.2.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第二章 事件营销理论研究
    2.1 事件营销的内涵
        2.1.1 事件营销的定义
        2.1.2 事件营销的产生与发展
        2.1.3 事件和事件营销的主要类别
        2.1.4 事件营销的理论支撑
        2.1.5 事件营销在营销中的地位
        2.1.6 事件营销的特征
    2.2 事件营销相关理论评述
        2.2.1 项链理论
        2.2.2 有关传媒通路的重要性理论
        2.2.3 有关危机事件营销的理论
        2.2.4 有关注意力经济理论与事件营销理论关系的论述
第三章 事件营销应用状况分析
    3.1 国外事件营销应用概况
    3.2 事件营销在中国的应用状况
        3.2.1 我国企业运用事件营销的概况
        3.2.2 实施事件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事件营销的实施流程和内容研究
    4.1 确定营销目标
        4.1.1 信息传递
        4.1.2 公众认知度
        4.1.3 品牌强化
    4.2 进行市场定位
        4.2.1 事件定位
        4.2.2 产品诉求点定位
        4.2.3 消费者定位
        4.2.4 市场推广定位
    4.3 选择营销策略
        4.3.1 概念炒作策略
        4.3.2 公益活动策略
        4.3.3 文化传播策略
        4.3.4 新闻舆论策略
        4.3.5 宣传活动策略
    4.4 把握最佳切入点
    4.5 强化品牌形象
        4.5.1 品牌战略定位的一致性的保持
        4.5.2 品牌资产基础的保护
        4.5.3 品牌延伸策略的恰当使用
        4.5.4 有效市场支持活动的规划
    4.6 进行营销过程控制
        4.6.1 营销战略控制
        4.6.2 定位控制
        4.6.3 策略控制
    4.7 实施营销效果反馈
        4.7.1 营销绩效反馈
        4.7.2 竞争市场反馈
        4.7.3 客户评价反馈
第五章 蒙牛集团事件营销实证研究
    5.1 蒙牛集团简介
    5.2 蒙牛主要事件营销索引
    5.3 蒙牛三次最成功的事件营销
    5.4 蒙牛事件营销的成功因素
    5.5 蒙牛事件营销给我们的启示
        5.5.1 事件营销非短期行为
        5.5.2 事件营销要有好的创意
        5.5.3 企业要合理定位
        5.5.4 要加大公众的参与度
        5.5.5 成功的事件营销有赖于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
        5.5.6 事件营销应遵守法律和道德约束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7)民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回顾
        1.2.2 我国民营企业成本管理研究现状的统计分析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特色
第二章 对战略成本管理理论的诠释
    2.1 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分析与现实思考
        2.1.1 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分析
        2.1.2 战略成本管理的现实思考
    2.2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战略成本管理
        2.2.1 企业核心竞争力
        2.2.2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战略成本管理的关系
    2.3 交易成本与战略成本管理
        2.3.1 交易成本理论浅析
        2.3.2 交易成本理论对成本管理理论的影响
        2.3.3 关于交易成本理论与战略成本管理关系的新认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营企业成本管理环境及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3.1 民营企业成本管理与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外部环境的比较分析
        3.1.1 政策环境
        3.1.2 市场环境
        3.1.3 服务环境
        3.1.4 法律环境
    3.2 民营企业成本管理与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内部环境的比较分析
        3.2.1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成本效益及规模经济比较
        3.2.2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比较
        3.2.3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比较
    3.3 民营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3.3.1 战略成本管理是实现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证
        3.3.2 战略成本管理是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途径
        3.3.3 战略成本管理使成本计算更加符合实际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系统的设计
    4.1 系统设计的理论框架及基本思路
        4.1.1 设计因素
        4.1.2 设计目标
        4.1.3 设计原则
    4.2 战略成本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
        4.2.1 确定战略成本管理方针
        4.2.2 选择战略成本控制方法
        4.2.3 选择战略成本计算方法
        4.2.4 确定战略成本管理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4.3 战略成本管理系统运行的保障措施
        4.3.1 战略成本管理的制度保障体系
        4.3.2 战略成本管理的组织保障体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
    5.1 正泰公司的经营情况分析
    5.2 正泰低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价值链分析
    5.3 正泰公司2004年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控制的内容及效果
    5.4 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项目开发成本的核算
    5.5 正泰公司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制度保障措施
    5.6 实施效果分析
    5.7 本章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8)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多品牌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品牌的相关概念
        1.3.2 多品牌战略与统一品牌战略的优劣势分析
        1.3.3 国内外关于多品牌战略的理论研究
        1.3.4 国内外实施多品牌战略的现状分析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架构
        1.4.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2章 科龙的品牌发展与品牌管理现状分析
    2.1 科龙简介
    2.2 科龙集团品牌发展的历程
        2.2.1 租用“容声”品牌,借势成长
        2.2.2 创立“科龙”品牌,提升企业形象
        2.2.3 收购华宝空调,难舍“华宝”品牌
    2.3 科龙品牌管理存在的问题
    2.4 科龙品牌发展面临的困境
第3章 科龙多品牌战略的制定过程研究
    3.1 科龙实施多品牌战略的SWOT分析
        3.1.1 科龙实施多品牌战略面临的外部机会分析
        3.1.2 科龙实施多品牌战略面临的外部威胁分析
        3.1.3 科龙实施多品牌战略的内部优势分析
        3.1.4 科龙实施多品牌战略的内部劣势分析
    3.2 科龙多品牌战略的最终制定
    3.3 科龙多品牌战略的品牌定位策略分析
        3.3.1 品牌构架
        3.3.2 科龙各品牌发展目标
        3.3.3 科龙各品牌的核心信息
        3.3.4 科龙各品牌的差异化表现
第4章 科龙多品牌战略的实施过程研究
    4.1 科龙多品牌战略实施策略分析
        4.1.1 技术领先,打造品牌核心价值
        4.1.2 举高打低,全面出击
        4.1.3 分品牌分渠道操作
        4.1.4 卖点促销,宣传差异化
        4.1.5 品牌管理,实施整合营销
    4.2 科龙实施多品牌战略的成果分析
        4.2.1 产业整合,迅速提升盈利能力
        4.2.2 品牌拓展,收购知名品牌
    4.3 科龙多品牌战略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4.3.1 不断更新品牌管理理念
        4.3.2 品牌维护和创新:精细化运作
        4.3.3 建立动态的品牌管理模式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家电制造商伙伴式营销渠道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伙伴式营销渠道的理论及实践
    第一节 伙伴式营销渠道的概念
    第二节 伙伴式营销渠道的类型
    第三节 伙伴式营销渠道的实践
第二章 家电行业营销渠道的特点和状况分析
    第一节 家电行业分析
    第二节 家电行业零售市场格局变化分析
    第三节 家电制造商营销渠道的发展现状分析
第三章 家电制造商渠道关系分析
    第一节 渠道关系模型
    第二节 厂商与顾客关系的五种水平
    第三节 家电制造商建立营销关系网络的主要途径
第四章 家电制造商伙伴式营销渠道的建设
    第一节 科龙公司简介及发展战略
    第二节 科龙公司伙伴式营销渠道概述
    第三节 产品管理
    第四节 促销管理
    第五节 市场管理
    第六节 经销商管理
    第七节 销售政策管理
    第八节 与新兴业态的合作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10)风机盘管中央空调末端智能控制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风机盘管中央空调系统
    1.3 风机盘管空调器模糊控制技术
    1.4 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在空调控制中的应用
        1.4.1 模糊控制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1.4.2 模糊控制是模仿人的控制
        1.4.3 模糊控制研究的数学工具
        1.4.4 模糊控制的发展和应用概况
        1.4.5 国内外空调模糊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1.5 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背景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中央空调末端智能控制器原理
    2.1 几种控制技术比较
        2.1.1 PID控制技术
        2.1.2 自适应控制技术
        2.1.3 鲁棒控制技术
        2.1.4 预测控制技术
        2.1.5 最优控制技术
    2.2 温度模糊控制器的原理及特点
    2.3 模糊控制算法
        2.3.1 模糊化的过程
        2.3.2 模糊控制规则及其生成
        2.3.3 反模糊化
        2.3.4 模糊推理
    2.4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第3章 模糊控制器控制算法研究
    3.1 模糊控制器变量论域
    3.2 语言赋值表与控制规则表
    3.3 模糊推理和反模糊化算法
    3.4 模糊控制算法实现
第4章 中央空调智能控制器硬件设计
    4.1 CPU的选择
    4.2 信号输入电路
        4.2.1 温度检测电路
        4.2.2 湿度检测电路
        4.2.3 按键输入电路
        4.2.4 遥控器电路
    4.3 输出电路
        4.3.1 输出显示电路
        4.3.2 PWM输出
        4.3.3 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
        4.3.4 数字电路设计的抗干扰
第5章 中央空调末端模糊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5.1 软件的功能
    5.2 软件设计
        5.2.1 主程序
        5.2.2 中断服务程序
第6章 空调模糊控制器仿真
    6.1 仿真系统简介
    6.2 房间仿真建模
        6.2.1 建模参数
        6.2.2 Simulink创建的房间模型
    6.3 模糊逻辑控制器的建立
        6.3.1 模糊逻辑工具
        6.3.2 GUI系统建立
    6.4 模糊控制器仿真模型
    6.5 仿真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空调业——“性能价格比”的竞争时代即将到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国际化企业双元组织能力培育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D]. 沈鲸. 中南大学, 2012(03)
  • [2]我国家电生产企业分销渠道现状及对策研究[D]. 边明伟.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 [3]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创新策略研究[D]. 初守恒.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09(03)
  • [4]我国企业的技术标准竞争战略研究[D]. 王德全. 中国海洋大学, 2008(11)
  • [5]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D]. 李朝明. 浙江大学, 2007(07)
  • [6]事件营销理论与实证研究[D]. 张迪. 吉林大学, 2007(03)
  • [7]民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D]. 王琳. 中南大学, 2005(05)
  • [8]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多品牌战略研究[D]. 翟平. 中南大学, 2005(05)
  • [9]家电制造商伙伴式营销渠道的建设[D]. 彭大军. 吉林大学, 2005(06)
  • [10]风机盘管中央空调末端智能控制器研究[D]. 周红. 湖南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空调行业——竞争“性价比”时代来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