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根据许厂煤矿4302轨道平巷围岩自身的地质条件,从岩石长期强度的衰减特征和岩石的应变能的守恒原则出发,建立了非弹性、塑性、黏性元件组合的巷道围岩非线性流变模型,进行了围岩蠕变变形预计。计算结果表明,依据该模型计算的围岩深部位移的变形规律与现场实测规律相似,开始的时候变形速率较快,后来变形速率变得缓慢,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依据预计的围岩变形特点,提出了及时支护和采用锚网索主动支护的支护原则。针对4302轨道平巷顶煤裂隙发育、松软破碎、不稳定层厚度大,掘进过程中极易冒落等特点,提出“减小空顶距离+减小空顶时间+提高临时支护初撑力+预应力锚索支护”的支护对策;并据此制定了减小循环进尺,强有力的临时支护,左旋高性能预应力螺纹钢锚杆,以及小孔径短锚索加强支护控制顶板的支护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比较了新旧支护方案的围岩控制情况。数值模拟表明,巷道表面位移量以回采阶段下沉量为主;巷道周围的应力分布形状是基本相同的,巷道周围的应力分布也是差不多的,应力集中系数基本没有变化,但是围岩应力影响范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巷道周围的塑性区范围在掘进时和回采时都是逐渐减小的,因此巷道围岩的稳定性逐步加强;随着支护强度的增加,巷道围岩应力状态改善,塑性区范围减小,巷道表面位移得到有效控制,据此确定了最优支护方案应用于现场施工。现场实测结果表明:改进的支护设计方案增大了巷道支护强度,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提高围岩稳定性,取得了良好的巷道围岩控制效果。
论文目录
致谢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2 岩石流变力学研究综述1.2.1 岩石流变实验研究综述1.2.2 岩石流变本构模型研究综述1.3 锚杆技术发展概况1.3.1 锚杆支护技术研究综述1.3.2 锚索支护技术研究综述1.4 简要评述1.5 研究内容及技术线路1.5.1 研究内容1.5.2 研究方法和技术线路2 巷道围岩非线性流变模型的建立和初步应用2.1 岩石流变的基本概念2.2 岩石蠕变性能2.3 岩石蠕变性的影响因素2.3.1 岩性及构造因素2.3.2 应力量级因素2.3.3 围压的影响2.3.4 温度、湿度的影响2.4 岩石蠕变的微观机制2.5 巷道围岩非线性流变模型的初步应用2.6 本章小结3 4302 轨道平巷围岩控制的数值模拟3.1 4302 轨道巷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的测定3.1.1 岩样的制取3.1.2 岩石力学性质的实验研究3.2 4302 轨道平巷原有支护设计方案简介3.2.1 巷道断面3.2.2 支护方式3.3 数值模拟方法3.3.1 模拟模型的建立3.3.2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选取3.3.3 模拟方案及内容3.4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3.4.1 数值计算结果3.4.2 计算结果分析3.5 本章小结4 4302 轨道平巷围岩控制工业性试验4.1 4302 轨道平巷地质条件4.1.1 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工作面开采情况4.1.2 煤(岩)层赋存特征4.2 4302 轨道平巷蠕变破坏机理和施工工艺4.3 4302 轨道巷围岩控制效果实测研究内容4.4 实测方法4.5 观测结果与分析4.5.1 表面位移4.5.2 深孔位移4.5.3 锚杆(索)托锚力4.5.4 顶板离层4.5.5 支护效果实照4.6 技术和经济比较4.7 本章小结5 结论与展望5.1 本文主要结论5.2 展望参考文献作者简历学位论文数据集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松软破碎围岩论文; 流变论文; 非线性流变模型论文; 及时支护论文; 锚网索支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