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公司收购浪潮风起云涌,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趋势。敌意收购作为公司扩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由于敌意收购涉及到诸多主体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目标公司董事又处于各方利益冲突的中心,在敌意收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而规范其行为就成为平衡和协调各方利益冲突的关键。而义务作为法律的强制规范,以法律责任为保障,无疑是公司法对敌意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行为进行调控的最根本手段。因此,目标公司董事义务的设定,已经成为解决敌意收购中众多问题的关键环节。鉴于以上原因,本文对敌意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的义务展开研究。全文分为引言、正文、结束语,其中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敌意收购的一般理论。主要是对敌意收购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进行阐明,并对敌意收购进行了价值分析,认为敌意收购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一种中性的市场行为,不能简单地断定其价值是好还是坏,潜在的利益和弊端只能在与具体的交易情形相联系时才能做出评价。我们必须全面、客观地理解敌意收购的本质及其相关问题,发挥敌意收购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第二部分对敌意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的法律地位与义务类型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从一般意义上概述公司董事的法律地位,在对有关“董事与公司关系”四种不同学说的梳理后认为,不论主张董事与公司的关系如何,有关董事对公司都负有信义义务,具体包括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其次,分析了敌意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法律地位的特殊性,阐明了由于敌意收购存在多方面的利益冲突,故而使得目标公司董事在敌意收购中处于利益冲突的中心,其能否在忠实于公司和股东利益的前提下,勤勉尽责地履行其职责,这成为能否平衡各种利益冲突的关键;最后,探讨了敌意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义务的基本类型,阐述了在敌意收购这一特定背景下,目标公司董事义务的特殊性。第三部分为国外关于敌意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义务的立法与实践。关于敌意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义务的立法与实践,主要见于英美国家。两国尽管同属英美法系,但它们之间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的差别,导致了两种立法模式的产生。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中,目标公司董事会被赋予采取反收购措施的相对广泛的权力,目标公司董事依赖“商业判断规则”的保护,在公司法“注意义务”的约束下可以较为自由地实施反收购措施;而英国的立法者对目标公司董事的反收购措施基本上持否定态度,对目标公司董事课以“中立”义务。在介绍了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对敌意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义务规制的具体情况后,本部分对这两种规制模式进行了比较评析。这两种义务模式最大的差异,在于美国模式主要以注意义务来约束董事的行为;而英国模式主要以忠实义务来约束董事行为。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产生这样差别的原因,在于反收购决策权的归属不同。第四部分涉及的是关于我国敌意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义务的完善。笔者认为,我国敌意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义务立法模式的选择应当是:以美国董事会决定模式为基本构想点,并合理采纳英国董事会中立模式中能够被我国的司法实践予以实现的规则,在相关的立法和司法解释中明确目标公司董事义务的内容,建立健全目标公司董事义务规制体系对目标公司董事义务进行调控,最终达到平衡和协调我国敌意收购中多方主体利益冲突的目的。其后,在我国敌意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义务具体制度的完善中提出了三方面建议:完善敌意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义务的规定;规范目标公司董事的信息披露义务;严格落实目标公司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在“结束语”中,笔者提出:目标公司董事义务规制是敌意收购中公司治理法律规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现阶段的资本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起敌意收购事件,随着国有股的减持和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强调,敌意收购作为一种争夺公司控制权的手段和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必将获得很大的发展。但我国《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对此尚缺乏明确、系统的规定。这应当引起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高度重视,完善敌意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义务的法律规制体系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对完善我国敌意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义务的问题略抒浅见,希望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董事网络与公司治理研究述评及展望[J]. 管理现代化 2019(06)
- [2].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的边界与追责标准——基于15件独立董事未尽勤勉义务行政处罚案的分析[J]. 法律适用 2020(02)
- [3].“退而不休”的独立董事发挥余热了吗?——审计委员会中退休独立董事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J].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20(01)
- [4].独立董事最佳任期研究——基于神经网络模型[J]. 商业会计 2020(03)
- [5].独立董事“标签特征”抑制了大股东掏空吗?——基于区域研究[J]. 财会通讯 2020(06)
- [6].独立董事履职优势特征识别及其评价研究[J]. 运筹与管理 2020(02)
- [7].我国独立董事监督职能相关法律制度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14)
- [8].对可靠数据的需求将与日俱增——专访路孚特中国董事总经理陈芳[J]. 中国投资(中英文) 2020(Z3)
- [9].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提名权制度的思考[J]. 经济师 2020(05)
- [10].独立董事网络与企业创新[J]. 武汉金融 2020(05)
- [11].国外独立董事履职经验对我国农村中小银行的借鉴与启示[J]. 中国农村金融 2019(15)
- [12].中国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的法律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01)
- [13].独立董事背景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研究综述[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9(08)
- [14].海外董事、制度环境与公司过度投资[J]. 财会月刊 2019(23)
- [15].专职董事的那些事[J]. 董事会 2019(10)
- [16].技术独立董事能有效提高企业价值吗?[J]. 财会通讯 2018(03)
- [17].论公司治理中董事的职权履行问题[J]. 经贸实践 2018(07)
- [18].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用手投票”行为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18(05)
- [19].中国产权协会董事分会挂牌成立[J]. 产权导刊 2018(06)
- [20].政府董事: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重建的切入点[J]. 政法论坛 2017(01)
- [21].学者董事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12)
- [22].董事异质性对大股东隧道效应抑制效果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02)
- [23].董事辞任未果怎么办[J]. 董事会 2017(01)
- [24].信息披露真实性的价值——来自官员独立董事辞职原因披露的证据[J].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6(04)
- [25].独立董事特征对资本成本的影响[J].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7(01)
- [26].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发挥怎样的作用?——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市场感知的视角[J]. 财经论丛 2017(04)
- [27].独立董事之独立性保障机制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7(13)
- [28].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义务[J]. 许昌学院学报 2017(01)
- [29].女性董事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J]. 科技和产业 2017(05)
- [30].女性董事与企业绩效:综述与展望[J]. 金融发展研究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