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畿辅地区义学研究

清代畿辅地区义学研究

论文摘要

义学,也称义塾,是一种免费招收本族或本乡里家境贫寒的子弟入学的公益性质的学校,在教育程度上相当于现在的小学,属于古代的蒙学教育范畴。清代的义学与社学、私塾共同构成了那个历史时期的蒙学教育。封建社会的义学教育最早兴起于宋代,元明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至清代达到了鼎盛时期。畿辅地区(清代的直隶省)为清朝中央政府所在地,为全国政治中心,义学教育颇受朝廷重视,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本文以清代畿辅地区地方志为最基本之史料,综合运用历史学与教育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来对本专题进行探究。文章具体分四部分来论述这一问题: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当前学术界关于清代义学的研究情况,目前学者们主要集中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学发展状况,探究了清政府在西南地区广建义学对民族地区文教事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而有关清代畿辅地区义学研究极少涉略,这便为本文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在该部分简要回顾了清代以前义学的发展概况。义学最早出现在宋朝,宋仁宗时期,范仲淹建义塾于苏州太平山,之后义学缓慢发展。宋亡元兴,义学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局面。明朝建立后,义学在全国各地广泛兴建,义学分布的范围及建设规模扩大。第二部分“清代畿辅地区义学的发展情况”。时至清代,畿辅地区义学建设进入了黄金时期。该部分内容从义学分布的时空特征、义学建设的背景、义学教师的选聘与管理、学生的招收与管理、经费的筹措与管理、义学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义学的办学规模、义学的管理制度建设、义学的定性及义学与地方府州县学之比较等几个方面来对清代畿辅地区义学发展详情做了探究,并归纳了义学这一特殊教育组织形式的特点。第三部分“从畿辅地区义学教育看其社会功用”。畿辅地区义学教育的广泛开展,改善了当地的社会风俗,稳定该了地区的统治。教育权利的下移,使更多处在社会底层、家境贫寒的子弟入学接受教育,提升了其个人和社会整体文化素质。清代官学基本不承担启蒙教育,它所承担的是中等及以上的教育,这一任务主要落在私塾和义学的肩上,因此义学的广泛兴建进一步弥补了官学教育的缺位,完善了教育体系。第四部分“畿辅地区义学发展面临的问题”。清代畿辅地区义学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无法克服的困难。第一,经费不稳定,义学在建成后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费经常出现短缺的情况,缺乏连续性供给,导致了义学的时兴时废。第二,清代畿辅地区水灾频发,淹毁学田和校舍及该地区发生的战乱都阻碍了义学正常发展。第三,义学因缺乏专业管理而发展受阻。第四,义学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下降影响了义学的教学水平。第五,畿辅地区底层民众艰难的生活现状导致了他们对子女教育的不重视。第六,清朝末年,清政府有关文教方面的改革,加速了义学的衰败。研究与总结清代畿辅地区的义学教育,有助于充实河北教育史的内容,对当前河北教育的发展也有诸多可资借鉴之处:如地方政府应该积极支持该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民办教育发展,在政策上和财力上尽可能多的提供援助;重视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素质的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当代河北文化从中汲取营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现状
  • 二、清代畿辅地区义学的发展情况
  • (一) 清代畿辅地区义学建设概况
  • 1、清代畿辅地区的行政简介
  • 2、清代畿辅地区义学建设的阶段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
  • 3、清代畿辅地区义学兴建的背景
  • (二) 清代畿辅地区义学的管理
  • 1、畿辅地区义学教师的选聘与管理
  • 2、畿辅地区义学学生的招收与管理
  • 3、畿辅地区义学经费的筹措与管理
  • 4、畿辅地区义学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 5、畿辅地区义学管理制度建设
  • (三) 畿辅地区义学的办学规模
  • (四) 畿辅地区义学的性质
  • (五) 畿辅地区义学与府州县学的比较
  • 1、义学与地方官学之区别
  • 2、义学与地方官学之联系
  • 三、从畿辅地区义学教育看其社会功用
  • (一) 改善当地社会风俗,稳定区域统治
  • (二) 提升个人和社会整体文化素质
  • (三) 完善畿辅地区教育体系
  • 四、畿辅地区义学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 经费不稳定
  • (二) 天灾人祸的影响
  • 1、水灾的影响
  • 2 、战争的影响
  • (三) 管理缺位的影响
  • (四) 义学教师的影响
  • (五) 畿辅地区下层民众的艰苦生活导致了对子女读书的普遍不重视
  • (六) 清政府文教政策的变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逛二闸[J]. 海内与海外 2017(08)
    • [2].云在堂识小(十)[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4(11)
    • [3].京城水源白浮泉[J]. 工会博览(社会版) 2008(12)
    • [4].略论缪荃孙的方志思想及修志实践[J]. 新疆地方志 2015(01)
    • [5].论清朝地域文化的发展状况[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3)
    • [6].拒马河何时再拒马[J]. 前线 2010(07)
    • [7].北京地方志医学资料挖掘浅析[J]. 中医文献杂志 2020(02)
    • [8].《光绪顺天府志》医学资料探微[J]. 北京中医药 2013(05)

    标签:;  ;  ;  

    清代畿辅地区义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